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最新版世界五千年
  • 陳增爵 沈憲旦等
  • 1677字
  • 2020-11-22 16:18:41

80 印加帝國

在拉丁美洲安第斯山高原,有一塊叫庫斯科的谷地,海拔約有三千四百米,這里是印加文明的搖籃。從公元1000年至1534年,庫斯科一直是印加帝國的首都,十六世紀印加帝國處于鼎盛時期,它的領土面積達到一百萬平方公里,包括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以及智利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區。

庫斯科是高原城市,在印第安語中的原意就是“離太陽最近的城市”。有關庫斯科的起源,印加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創造之神比拉科查在的的喀喀湖心太陽島上創造了一對青年男女,男的叫曼科·卡帕克,女的叫瑪瑪·奧柳,兩個人互生情意,終成眷屬。創造神傳授給他們各種技藝,賜給他們神奇的金杖,并告訴他們四處尋找金杖沉沒之地,然后在那兒定居。這對年輕人遵照神的指示,帶著金杖,浪跡天涯。有一天,他們來到了庫斯科盆地,像往常一樣將金杖插入地里,頃刻之間,金杖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終于找到了神靈指引的地方,于是便在這里安居樂業,生息繁衍,建立起庫斯科城。曼科·卡帕克成了第一個印加國王。此后,歷代印加帝王不斷興建,庫斯科規模不斷擴大,名揚天下,被印加人視為神圣之地。

城內最大的宗教中心是科里坎查太陽神廟,印加人最崇拜太陽神,他們認為自己是太陽的兒女。太陽神廟是一座長七十米、寬六十米的長方形建筑物,四周建有王宮和祭司的官邸。整個廟宇用精心修整的、平坦而巨大的石板砌成,為了讓空氣流通,屋頂造得很高。大殿的四周墻壁從上到下全部鑲上厚厚的純金片,所以這座神廟得名“金宮”。在神廟正面墻壁上有太陽神像,它是個繪有男子臉形、周圍放射出光芒的用黃金制成的圓盤。它面朝東方,在受到初升的太陽光直接照射時,就放射出萬道金光。在太陽神像的左右兩側,按照古代習俗在金御椅上供奉著歷代印加王的木乃伊,遠遠望去,它們就像真人。大殿中央置有一個華麗的御椅,舉行典禮時,印加王便坐在御椅上。印加帝王在這里以太陽神的化身自居,向全國發號施令,從而把全體印第安人凝聚在一起。

太陽神廟的附近建有五座正方形的小神廟,分別供奉眾星神、雷神和閃電神等。這些神廟的墻壁也都是用金銀寶石裝飾的。

太陽神廟的西部有一座獻給太陽神的“黃金花園”,園中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全都是用黃金白銀制成,甚至有一片用金銀制成的玉米田。玉米的葉、穗、莖用白銀鑄成,而玉米穗的須則用黃金絲制成,它們被焊接在一起。一位西班牙參觀者描寫道:“黃金花園里的植物,完全按照自然大小和姿態制作,帶有葉子、花和果實,有的正在吐蕾,有的花半開,有的盛開了?;▓@中金銀制的小鳥棲于林梢鳴叫,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采蜜……各種動物形象栩栩如生,使人真假難辨?!毕鄠魑靼嘌乐趁裾哌M入花園后,信以為真,直到用手采摘花朵時才發覺全是黃金和白銀制品。

印加人除了修建宏偉的宮殿和神廟外,還以首都為中心,建設了通往全國的道路網,有兩條主要道路,一條沿太平洋由北向南而行,全長五千六百公里,另一條由西向東從太平洋岸邊通到高原地區,全長四千公里。這兩條大道貫穿了整個國境,沿途還修了不少支線。這些道路寬達五到八米,逢山筑隧道,遇水架橋梁,遇到河面較寬時,則利用“吊橋”或渡船。路面平坦堅固,還有專人負責養護路面。

為了快速傳達信息,印加王擁有一支信使兵團,信使兵團的工作是跑步快速傳遞信息。沿路每隔兩三公里便設有一個驛站。信使到達一個驛站前先用海螺鳴號告知,驛站聞訊后準備另一個信使接替跑步送信。這種傳遞信息的體系很有效,每天能傳二百五十公里。

印加人沒有創造出文字,他們發明了被稱為“基普”的結繩記事法。他們在一條主繩上系上很多小繩,以繩上打結的多少來表明數字,用顏色和長度的不同來記事。

印加是世界農業文明的創造地之一。在安第斯山上修有層層梯田,筑有長長的引水渠槽。他們使用青銅制造刀、鐮和鋤等農具,還懂得使用羊糞和鳥糞作肥料,以提高農業產量。印加農民培植了四十多種農作物,如玉米、花生、木瓜、番茄、馬鈴薯等,對世界農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

像阿茲特克一樣,印加帝國在1500年發展到鼎盛期。但是他們在殖民者的洋槍火炮攻擊下,不堪一擊,不到四十年兩大帝國都落入西班牙殖民者手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歷史的悲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阿拉善右旗| 永德县| 府谷县| 石台县| 东源县| 保亭| 崇文区| 大宁县| 婺源县| 白朗县| 德庆县| 洮南市| 揭阳市| 酒泉市| 蕲春县| 名山县| 新疆| 高碑店市| 延安市| 台北市| 大宁县| 东乡| 应城市| 进贤县| 凤阳县| 宿州市| 常山县| 广水市| 望城县| 双流县| 平谷区| 平潭县| 襄城县| 德令哈市| 温宿县| 大余县| 邢台市| 东宁县| 安仁县|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