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博士教您自配藥酒
- 魏陵博
- 779字
- 2020-12-14 17:01:00
第3節 酒的藥用價值
《漢書》中稱酒為“百藥之長”,繁體“”字從“酉”, “酉”即指酒。《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
”字:“治病工也。
惡姿也;
之性然。得酒而使,從酉。”也就是說,“
”字是由患者的呻吟聲和有治病作用的酒組成的會意字。可見,我國古人很早就用酒來治療疾病了。元朝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這樣寫酒的作用:“主行藥勢,殺百邪,去惡氣,通血脈,濃腸胃,潤肌膚,消憂愁。”用現代的研究結果來說,酒有擴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而且酒是一種有機溶劑,能夠將藥材中的許多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增強藥效。所以,藥酒能起到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
配制藥酒多選用白酒,白酒屬于蒸餾酒,酒精度數高,能夠更好地提取出藥材中的有效成分。但配制藥酒并非一定要選用蒸餾酒,有時也會根據情況選用黃酒。果酒和啤酒的酒精度數太低,不適合配制藥酒。
白酒,味辛、甘,性熱。《本草綱目》中認為白酒能消冷積寒氣,燥濕痰,開郁結,止水泄,治霍亂、瘧疾、噎膈、心腹冷痛、陰毒欲死,還能殺蟲辟瘴,利小便,堅大便,洗赤目腫痛。
用酒炮制藥材可以改變藥性,如黃連、黃檗、大黃等苦寒清熱藥,酒制后可以緩和其寒性、引藥下行;又如川、當歸、牛膝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藥,酒制后可借酒辛散走竄之功增強療效;再如常山,性寒、味苦、有毒,為治療瘧疾的常用藥,酒制后可減弱其寒性,并減輕惡心嘔吐的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會與某些西藥發生反應,引起中毒,或者加重某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服用或注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同時飲酒,會引發“雙硫侖樣反應”,嚴重的會導致猝死;服用鎮靜催眠類藥物的同時飲酒,會嚴重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的同時飲酒,會加重胃黏膜的損傷,引起胃炎、胃潰瘍等;服用降壓藥的同時飲酒,會引起低血壓;服用降糖藥的同時飲酒,會引起低血糖;服用抗抑郁藥的同時飲酒,會加重病情。因此,在服用上述藥物期間禁止飲用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