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陣中奇陣更無雙 中
- 仙路接天
- 唐經風
- 1884字
- 2020-09-14 10:31:29
“子矜?亂命?”左沛洵遠遠聽見了二人對話,充滿著之前他毫不知情的秘聞。
其實并非只有他能聽見,其余幾位師弟更有遠勝他的耳力,只是師兄指令已發,眾師弟儼然呈五方合圍之勢,無暇旁顧而已。
下山之時,師尊交代的明白,要自己跟隨元倬師兄下山歷練,雖然知道是尋一件要緊物事,但其中關節玄妙卻從無提及。原以為只要清微門人招牌一亮,便百無禁忌萬事大吉,如今看來卻遠不是那么回事。
師兄至今未和鎖匠談及正題,觀其眼色手勢,分明已對眾師弟下了布陣之令。左沛洵雖看不出鎖匠的深淺,但從城西的破壞程度也可大略看出端倪,若今日事不是善罷之局,何以師尊會派自己這個半吊子的徒弟前來呢,先不論其他三殿,就是大師兄、三師弟教出的徒侄,勝過自己的也是車載斗量。
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悟不透其中關竅之際,一雙眼,清如幽潭的碧水,凈如蒼穹的極云,帶著赤誠一片悄然的望來。那一瞬間,左沛洵甚至來不及分辨目光的源頭,心中便升起一種奇異的錯覺,那目光竟是如此熟悉,像極了少時立于鏡前,默然注視自己時的目光。
霍殤首先從緬懷慨嘆的情緒中擺脫出來,言辭緩慢的道:“看在清心的份上,今日我不想找你等麻煩,回去告訴少微,不用再枉費心機,有些東西是碰不得的。”
霍殤的話雖然輕緩,卻似在左沛洵耳邊打響一道炸雷,將他從鏡內自視的錯覺中驚醒,這時他才發現那目光主人,竟是霍殤手中拉著的少年。
霍殤沒有察覺少年望向左沛洵時的異樣,元倬則更不會留意,他的全部精力已完全放在霍殤最后的那句話上。不到萬不得已,他都不愿意與可能已至重魂之境的霍殤動手。
天下修真者,若拋開門戶、無論正邪,僅依實力劃分,可分為辨識、納精、返虛、入微、煉神、重魂、聚合七層境界,每層又分九品。其中辨識六品前的入門新丁,被喚做道童;辨識七品至返虛三品,被稱為道者;而只有從返虛四品直至入微頂端的修真者,方有資格尊為道人。至于少微、霍殤這等涵概煉神、重魂,上人水準的超卓高手,放眼天下也是雄極一域,驚懼一方的顯赫人物。當然,重魂之上,更有仰之彌高,望之彌遠,聚合至境的真人存在,可即使當今天下第一修真大派,清微道派的掌門祖舒上人,也始終停滯在重魂頂層,難做寸進。千百年來,丹霞灌頂、水火不浸的聚合至境,已成為了天下修真者不可逾越的重巒疊障,同樣也是這個道理,重魂之境幾乎可算是這一界罕見的頂端。
如果沒有三百年前清心師祖,入真人境、上接天、登仙路的驚艷飛升,修真界甚至已經習慣性的忽略了真人這個稱謂。但更沒有人知道,清心師祖在遇到那個女子之前,僅僅是入微中段的道人修為。元倬并不懂男女之情,但從師尊每每提及那女子時的不勝唏噓,也能感覺出一絲異樣。清心師祖棄掌門、上登仙路之前,曾頒下最后一道的法旨:關令一脈自少微起,不可出家為道士。
這道奇異的法旨,與清微道派一貫的修行理念不符,若非師祖登天后的聲望無兩,涉及又僅僅是清心一脈關令殿的道統,祖舒上人才沒有將其廢止。但元倬隱隱覺得,這法旨其實是師祖有意無意間透露出的某種隱秘信息,或許師尊知道,但他不說,自己便永遠參悟不透。師尊只是講,清心師祖之所以能夠突破真人水準的聚合至境,除了驚世艷羨天縱其才外,更因修習了一種靈力運轉的奇異法門——鎖元訣,而這法訣正是由那女子所贈。
清心登天后,鎖元訣便不知所蹤,少微探尋多年,始終不得要領。直到最近才通過一個隱秘渠道,得知鎖元訣正落在東海郡的醉鄉城內。而霍殤最后這句殊含警告意味的對話,也同樣在驗證著師尊的推斷,鎖元訣應該就在他的手中。
元倬固然是忌憚霍殤不假,卻也未至懼怕的地步,盡管霍殤反客為主,一言堵絕他其后的意圖,可理智告訴自己,無論怎樣都要再做一次努力:“君子不奪人所好,家師明言只求錄副本一觀,若先生應允,清微上下典藏秘籍、靈陣法器,前輩但有上眼,可任意取走三件。”
霍殤冷眼掃了掃列于五方的清微弟子,心知自己念于故人香火情份的告誡,已成了枉費心機多余之舉,本就殺伐果決、心冷似冰的他,不再有半點矯情做作:“你這不知進退、死纏爛打的性子,竟和少微一般。也罷,就讓霍某破一破這聞名天下的清微仙陣,也好斷了你師傅的念想。”
“那就恕晚輩以多欺少了。”
話已至此,已無話可說。其實在五位師弟分列五方時起,便已經注定了這個結局,左沛洵即使滿心無奈,縱然實力不濟,也只好硬著頭皮守住他的方位,畢竟師門的榮辱禍福是高于一切的。
眼見八人身化清風、遁入微流,四野八荒的景象開始折疊搖晃,雖一時分割出無數道的重影迷障,卻終究是跌落萬丈深淵的琉璃,頃刻間分崩離析成微末細毫,進而幻化虛無。霍殤只是牢牢抓住少年的左手,足下半步不移,靜看有中無、無生有,默觀丹霞起、云霧動。清微玄樞元降陣,陣勢闔掩,運轉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