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很多困難會讓人們感到無比“頭疼”,很多時候人們會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解決困難的方法。
《塔木德》中說:“上帝每制造1個困難,也會同時制造3個解決困難的方法。辦法總比困難多,凡事都有解決的竅門。”世界上只要有困難,就會有解決困難的方法。而要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往往要有活躍的思維,要善于打破常規。有人曾這樣高度評價猶太人的聰明才智:“3個猶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決定整個世界!”這話雖然有些偏頗,但卻說明了猶太人的聰明才智表現在他們善于運用智慧去尋找解決困難的“竅門”,所以他們更容易獲得成功。
有一段時間,猶太商人杰恩作為日本凌志汽車在美國南加州的銷售代理,遇到了困難。人們因為海灣戰爭和社會穩定問題,拒絕日產汽車,杰恩面臨著失去工作的危機。
杰恩放棄了銷售人員慣用的做法—繼續在報紙和廣播上投放大量的廣告,等著人們來下訂單。杰恩經過一番思考,在分析了解決當時問題的關鍵之后,列出了若干種可以實施的辦法,最后確定了其中的一種,作為改變銷售形勢的策略。
杰恩是如此分析的:假設你開過一輛新車,然后再開自己的舊車,你會發現舊車突然之間有了很多讓你不滿意的地方。或許之前你還可以繼續忍受舊車的諸多缺點,但是當你知道了還有更好的車,你會不會決定去買輛新車呢?
于是,杰恩吩咐若干銷售人員各自開一輛凌志新車到富人常出沒的地方—鄉村俱樂部、碼頭、馬球場、比佛利山莊和韋斯特萊克的聚會地等,邀請那些富人坐到嶄新的凌志車里兜風。這些富人嘗過了新車的美妙體驗以后,再坐到自己的舊車里的時候,果然有了很多抱怨,于是陸陸續續來購買或租用新的凌志車,杰恩的生意恢復了正常。
杰恩的方法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他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給消費者一個切身體驗的機會,讓他們親身體驗新車的優勢。這樣自然會達到更好的廣告效應。由此可見,無論做什么事情,只有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善于打破常規思維,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猶太人經常運用自身的智慧,找出一些“竅門”,從而巧妙地獲得成功。有這樣一個故事:
1956年,以色列與埃及交戰。以色列軍隊企圖奪取西奈半島,其首要目標是埃及軍隊的核心要塞—米特拉山口。埃及駐西奈半島的守軍將領當然也十分明白,一旦米特拉山口失守,那么西奈半島也就難以掌控了。因此,埃及守軍將領除了派重兵鎮守山口外,還在旁側地帶安排駐軍策應,以備不測?!耙晕覀兡壳暗氖貍淞α縼砜矗滋乩娇趹撌侨f無一失了?!辨偸厣娇诘陌\姼鞑筷犑最I信心滿滿。
10月的一天,米特拉山口的埃軍陣地上空突然出現了4架以色列野馬式戰斗機。“不好,敵人要來偷襲我們。全體進入陣地,準備戰斗!”指揮員下達了作戰命令。埃軍士兵紛紛進入掩體,舉起自動步槍,架起高射機槍,準備射擊。可是,以色列戰斗機并沒有對埃軍陣地進行機槍掃射,也沒有投下炸彈,它們轟鳴著,一會兒猛地掠地俯沖,一會兒又直插云霄。低飛時距地面不過4米高,而升起時又高到不見飛機的蹤影。埃軍官兵目瞪口呆,不明白以色列戰斗機到底要干什么?!皠e傻看著了,快打電話向上級報告吧!”不知是誰提醒了一句,于是埃及官兵慌忙搖起電話,準備向上級報告??墒菗u了半天,電話機就是聽不到聲音?!疤炷?,那幾架該死的飛機把我們的電話線給割斷了。這可怎么辦呢?”
原來,以軍用飛機的螺旋槳和機翼將埃軍的電話通信線切斷了。埃軍官兵一下子陷入極大的驚慌之中。這時,一場大戰開始了……
在埃及整個部隊處于高度戒備狀態準備奮力迎戰時,以色列軍隊只運用4架戰斗機就巧妙地切斷了埃軍的電話線,使其失去外援,以方獲勝的概率就大了很多。很簡單的一個故事,卻具有非凡的意義。短兵相接、真槍實戰可能無法取勝時,就需要開動腦筋找一些“竅門”了。
在猶太人看來,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地魯莽行事是最不可取的。因此,猶太人每遇到難題或“瓶頸”時,常常有以下三種方法:
(1)轉換問題的定義
遇到問題不要太過沮喪,更不要太快放棄。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不如用來專注地思考問題的性質。觀察問題的視角不同,答案及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了。所以,遇到問題時換個立場想一想,轉個角度看一看,就能幫助人們走出“盲點”。
(2)尋求他人的協助
必須打破“不有求于人”的心理障礙,善于求助才是智慧。多向人求助,自然會多一些出路。
(3)不“鉆牛角尖”
遇到問題不“鉆牛角尖”,暫時冷靜一下,讓自己有思考的時間也讓自己能有機會聽到他人的建議。
有困難就必定有克服困難的辦法。常言道,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論什么樣的困難,總有辦法解決。生活就是解難題,解開一個難題,就向前推進一步;一時解不開,或許要停頓一下,但這正是為了整理思路,從而更好地解決難題。
人需要有迎難而上的精神;需要有著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的決心;需要有勤于學習、了解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努力提高自己運用新方法的能力的恒心;還需要有在困難面前永不言敗的信心。要相信,人的智慧是無窮的,辦法肯定會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