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宗室糾葛
米家除米芾高祖米信先后為太祖、太宗效力,與皇權有微妙關系外,米信后人亦與趙宋宗室有瓜葛。這方面少見有人提及,試更發掘材料闡明之。宋太宗為太祖之弟,其非正常繼位,其中隱情早為史家關注。米信本無堅定政治理想,又目不識丁,只是打江山需用之武夫,因在揚州有救駕之功,故在太祖建國之初頗受重用,為多州節度使,但在太宗繼位后他逐漸失勢,數遭彈劾,幾被治罪。故是否其與開國二君兄弟別有恩怨,尤其是在太宗繼位問題上的立場相異等,史傳缺載,不得而詳。但也可找到蛛絲馬跡。因米家與宗室關系還不僅米信一代。歐陽修曾于嘉祐五年(1060年)作《東萊侯夫人平原郡夫人米氏墓志銘》云:
皇從侄故萊州防御使、東萊侯從恪之夫人,曰平原郡夫人米氏,贈太子太師承德之曾孫,橫海軍節度使信之孫,內殿崇班、閣門祗候繼豐之女。夫人年十七選配東萊侯,累封平陽郡君。……皇祐元年二月癸酉,以病卒,享年五十有一,追封平原郡夫人。[33]
此文暫未見有人引用。參照馬端臨《文獻通考》云:“魏王德昭,太祖子,乾德二年出閣授貴州防御使,遷同平章事。太平興國元年,封武功郡王,四年以譴自殺,贈中書令,追封魏王;惟忠,德昭子,早卒;從恪,惟忠子,贈磁州刺史東萊侯。”[34]兩相對照,知道東萊侯夫人米氏為太祖趙匡胤曾孫趙從恪之夫人。太宗趙光義繼位后,對太祖一門多有忌憚,逼太祖之子趙德昭自殺,趙從恪即德昭孫。米信受寵于太祖,其后代又與太祖一門聯姻,而太宗以皇弟身份承繼大統,還誅殺本可能繼承皇位的趙德昭,米信孫女就嫁趙德昭孫,怎能不起糾葛!只是隨著米信臨罪而卒,太宗亦作罷,這些本不甚顯明的恩怨也就湮沒無聞了。太宗后之北宋皇帝皆其后代,南宋自高宗后皇權才“還”太祖后代,即孝宗。米芾生活時代距離太宗朝雖已歷兩代,但他仍諱言其為米信之后,可見心里不無疑慮。這位東萊侯夫人米氏卒于皇祐元年(1049),時五十一歲,則其生于咸平元年(998),既言其為米繼豐之女,則繼豐年齡又似與《友會談叢》所載的那位米供奉相近,繼豐至少不是那位約生于淳化二年(991)的米供奉之幼弟可明。從歐陽修此文中還知道米信之父名米承德,其所獲封贈太子太師的官銜應是其死后因米信之功而獲太祖追贈,可見太祖對米家于恩甚隆。米芾大觀元年(1107)曾書鄭居中撰的《崇國公墓志銘》,墓主趙世恬之父名從謹,與從恪為親兄弟,可見米芾乃為祖姑之侄子而書,全篇長達兩千馀字,元袁桷評云:“襄陽此卷,龍跳虎臥,不盡贊述。”[35]因有親情,米芾暮年書此,仍十分端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