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語運動風云錄
- 孫明孝
- 1138字
- 2020-11-16 11:37:10
5.首屆國際世界語大會
隨著世界語的推廣和世界語者人數的增加,應用的機會就越來越多,特別是面對面的交流。世界語者曾舉辦過一個小聚會,這個小聚會給世界語者帶來了驚喜,世界語不僅可以用于書面交流,而且可以像民族語一樣用于口語。
1904年8月,在加萊馬尼卡麥哲倫蒸汽船上舉辦了兩天的世界語聚會活動,180名世界語者參加了活動,參加最多的是法國人和英國人。布洛涅世界語小組負責人阿爾弗雷德·米肖
律師宣布第二年舉辦國際世界語大會。
1905年8月7~12日,首屆國際世界語大會在法國濱海布洛涅舉行,來自20個國家的688位世界語者參加了大會。為了把世界語與個人理想區分開來,避免世界語被外來思想所左右,大會接受了世界語運動遵循至今的“世界語主義宣言”。這個宣言把世界語主義宗旨定義為:致力于中立語言在全世界的應用和推廣。并著重強調:世界語者與世界語主義相關的個人觀點,思想問題完全是個人的私事,世界語主義對此不負責任。
大會接受了對世界語界來說的兩個重要文獻,即《世界語基礎文選》和《世界語主義宣言》,《基礎文選》收錄了柴門霍夫原著的基本文章,目前這個文選仍然作為世界語研究院決策的依據。這個宣言后來被稱為《布倫宣言》,宣言里寫到:
世界語主義是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廣使用人類中立的世界語,不干涉各國內政,永不排斥現有的民族語;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公共場合、在因語言問題而發生沖突的人民之間作為促進和平的語言,給不同民族以相互理解的可能;為渴望語言平等的國家提供出版的可能。世界語者與世界語主義相關的個人觀點,思想問題完全是個人的私事,世界語主義對此不負責任。不論其目的如何,每個會世界語和完全平等使用世界語的人被稱為世界語者。每個世界語者積極參加世界語社團是值得推薦的,但不是必須的。
“布倫宣言”成為世界語運動的行動綱領。
在布倫國際世界語大會以前,人們就開始使用“世界語者”一詞,1889年,紐倫堡《世界語者》雜志名詞就采用的這個詞。人們當時的理解是,世界語者就是指世界語愛好者,也是指說世界語的人。布倫國際世界語大會給出了“世界語主義”定義,也賦予了世界語者理想主義的情懷。語言和信仰問題對柴門霍夫很重要,柴門霍夫和他的理想主義在世界語公眾面前獲得了成功,在布倫大會上柴門霍夫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的“綠星旗下的祈禱”詩朗誦感染了一部分人。
“布倫宣言”提到中立的語言可以在多語種的國家內使用,但是沒有涉及柴門霍夫理想主義的精神內涵。1906年,在瑞士日內瓦第二屆國際世界語大會上,柴門霍夫講到了世界語所包含的世界各族人民之間情義的重要理論。在英國劍橋第三屆國際世界語大會上,他把這種思想稱為世界語主義的“內在理想”。
首屆國際世界語大會選舉產生了語言委員會,柴門霍夫當選為首任主席,這個語言委員會后來逐步發展成現在的世界語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