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世界語在法國的發展
世界語運動第二個時期就是法國時期或者叫宣傳時期。這個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具有傳奇色彩的波弗朗,波弗朗是一名私人教師,神學博士,于1888年學習世界語,成為法國第一名世界語者。他編寫過《世界語教材》和《世界語語法》,對世界語在法國的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發表了很多世界語的宣傳文章,他引進綠星作為世界語活動的標志,創辦了世界語宣傳會和《世界語者》雜志,在組織上推進了世界語運動的發展,他把一些知識分子引進到世界語運動中來。
波弗朗去世以后,他神秘的面紗被揭穿。他的名字路易斯·德·波弗朗、侯爵爵位、身份都是假的。他的真名叫路斯·尤金·艾伯特,出生于貧困家庭。有人說,這位出生于寒門、自學成才的人,長期隱瞞自己真實身份的目地是為了給世界語早期宣傳贏得更有利的地位。
1898年1月,波弗朗成立了世界語宣傳會,其宗旨是在法國、法語國家和地區推廣世界語。在它的《年鑒》中也提到了法國以外及法語國家世界語者的聯系地址,但都是個人會員,與各國世界語組織聯系不多。會刊《世界語者》主要是用法語編輯出版,帶有少量的世界語。為了開展對外宣傳,1903年7月,這個宣傳會更名為“法國世界語宣傳會”,可以說這個法國世界語宣傳會是法國第一個國家級世界語組織。
波弗朗通過這個宣傳會為世界語運動引進了很多優秀人才、社會名人和各種社會團體支持世界語,也為《世界語運動百科全書》編輯出版做出了貢獻。
這些優秀知識分子和知名人士是1898年接觸世界語的,1904年加入到世界語隊伍來的三個法國人。一是巴黎世界語小組的主席數學家、機械學教授卡洛·布爾萊先生,他于1906年開始出版《雜志》刊物,并且積極主動、終生不渝宣傳世界語。二是語言學家泰奧菲爾·卡爾
教授,他動員阿謝特出版社出版了一批世界語圖書,他創辦了世界語印刷社并且于1907年接管了《國際語》雜志。三是世界著名的彈道專家,法國科學院院士、伊波利特·塞伯爾將軍
,他于1905年在巴黎設立了世界語者中央事務局。塞伯爾、卡爾、布爾萊和波弗朗成為巴黎四名著名世界語者,他們都有自己所從事的世界語事業。波弗朗成為第一個目標明確的世界語宣傳家,他采用現代宣傳的手法,逐步把在資本主義時代在國際關系中關注世界語應用的人吸引到世界語運動中來,有人把他稱為法國世界語者之父。后來,他把世界語改為伊多語,成為伊多語運動的主要領導人。
法國知識分子和托爾斯泰的革命者有所不同,對斯拉夫和東歐的猶太人來說,法國人不喜歡談論世界語者的“情義”,也不愿把世界語當作民族解放和拯救社會的工具。在世界語里,他們只是重新審視人類文明進程中語言發展的成就。基于這個思想,他們提高了世界語的社會地位,使世界語在西歐上層社會贏得了尊重。
俄國人和法國人之間的差別就是理想主義和實用主義之間的差別。柴門霍夫提供了這個人類理想主義的思想基礎,法國人踐行了世界語的實際應用。
法國世界語者注重實踐應用,但他們中也有理想主義者,他們的認識一致,如果不堅守“中立”的思想,弱小的世界語運動也許就要衰亡。但東歐世界語者反對這種思想,1905年,他們開始討論成立“全世界世界語者聯盟”。為了世界語發展,柴門霍夫也提請辭去世界語運動領袖職務。兩種不同的觀點開始對立,一種觀點來自法國人,一種來自斯拉夫人。波弗朗指出民族太多、傳統繁雜,他反對成立國際組織,以免引起政府的疑心,因為民族利益問題政府已經把世界語者視為危險人物。
1905年夏季,在法國布倫召開的首屆國際世界語大會上,成立國際世界語組織的提案沒有被通過。部分原因是法國世界語運動領導人個人之間的嫉妒,他們都想掌控法國世界語運動,而不想用駕馭在國家之上的世界語組織給法國政府帶來負擔。
法國人遵循語言發展規律是明智之舉,那就是把世界語者從幻想中解放出來,以免世界語成為弱勢群體;在歐洲實用主義的小資產階級中推廣世界語;不給政府留下迫害世界語的借口。他們不排除不同世界觀的人們對世界語所帶有的經商、旅游、科研等個人目的,這個觀點得到了積極的響應。世界語在法國影響擴大,但也引起了法國民族主義者的注意。
當時賀德勒在《世界語》雜志上發表的一系列關于戰后未來世界秩序的文章受到指責,1916年,法國禁止國際世界語協會機關刊《世界語》進入法國。
后來,法國世界語運動的先驅們避免把世界語與和平主義混淆在一起,避免談論柴門霍夫的猶太裔身份,他們特別提出不要激發民族主義和德雷福斯事件后法國資產階級反猶太勢力。另外,與俄國不同的是,法國世界語者有能力讓社會聽到他們的聲音并擴大世界語的影響。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原定于1914年8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十屆國際世界語大會被迫停止,大會報名人數為3700多人。有些參會人員已經在途中,不得不中途返回,有的因為戰爭封鎖,難以回國,就被送進了難民營或集中營。集中營里的各國世界語者互相通婚,因此也出現了一批世界語母語者。遠東日本戰俘營也開設了世界語班,匈牙利作家尤里·巴基的小說《綠心》
就描寫了集中營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