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俄國早期的世界語運動
由于紐倫堡事件,柴門霍夫失去了世界語改進派人物羅貝爾的資助,1895年,因列夫·托爾斯泰
的《理智與信仰》稿件被《世界語者》雜志采用,雜志被禁止進入俄國,《世界語者》被迫停刊。1905年底,烏普薩拉創辦了《國際語》雜志,雜志很快就被發行到匈牙利和法國。《世界語者》和《國際語》這兩本雜志在當時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幾乎是世界語草創時期聯系世界語者的紐帶。
托爾斯泰作品被翻譯成世界語后,引起了俄國政府對世界語活動的密切關注,他們擔心,世界語是極端危險思想的載體。《世界語者》的停刊致使俄國世界語運動停滯了10年之久。1909年,一些關押政治犯的監獄里出現了世界語組織。特別是在州府層面上,刁難世界語者的事經常發生。1911年,彼得柯夫警長下令,鏟除街上的世界語廣告。
世界語在俄國的發展盡管是困難重重,但也吸引了一些知識分子和工人加入到世界語運動隊伍中來。隨著俄國革命的開展,警方也將注意力轉移到世界語運動上來。奧廖爾州府發現,俄國社會民主工人黨地方支部成員籌建世界語小組。1912年,沙皇保衛公安部頒布特別法令,要抵制巴黎革命世界語者的行動,特派員調查報告了俄國世界語支持者和巴黎革命世界語“解放之星”情況,他們說這個組織是革命世界語運動的搖籃。為了進一步收集情報,俄國警備部動用了俄國使館的力量。1912年檔案記載,潛伏在“解放之星”組織內的巴黎特派員匯報說,俄國很多人對世界語感興趣。
沙皇俄國和其他專制國家把世界語視為危險的語言,因此他們反對世界語的傳播,迫害其語言學習者。
盡管俄國政府懷疑世界語,但是還是有人成立世界語組織,1889年,莫斯科首先成立了世界語組織。1892年,經內務部批準“希望”世界語社在圣彼得堡成立,1908年,圣彼得堡成立了全國性組織―俄國世界語者聯盟(RLE)。聯盟的主席是日俄戰爭的戰斗英雄,亞歷山大·波斯特尼柯夫
上尉,1911年,他因涉嫌間諜事件被捕。后來證實,波斯特尼柯夫的間諜活動沒有牽扯到俄國世界語者,但這個擁有900名會員的協會還是被解散了。在這個事件的影響下,1912年初,莫斯科世界語者舉辦世界語大會的申請沒有獲準。但是當年,國際世界語協會代表普里瓦收到了俄國總理令人欣慰的消息,他說俄國政府看到了世界語的科學性,世界語與波斯特尼柯夫上尉事件無關。
1911~1912年間,俄國商務部批準世界語者代表俄國參加國際世界語大會。1913年,俄國政府每年向圣彼得堡世界語小組資助1000盧布。1914年與1915年交替之間,俄國世界語聯盟復會。
1915年春,德國軍隊進入俄國,國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使沙皇在1917年初失去了統治地位。3月8日俄國解放,《波浪》雜志最后兩期以巨大篇幅詳細報道評論了這場革命。1917年4~5月份,俄國的《波浪》受二月革命的影響而停刊。在最后一期雜志里,看到了莫斯科成立全俄世界語者協會或者聯合會的計劃。同時還看到了來自圣彼得堡和彼得格勒有關世界語活動的報道,說革命運動助推了世界語運動的發展。在《波浪》雜志里還看到了世界語者與社會主義者的報道。
戰爭結束以后,講多種語言的戰俘和外國士兵被世界語所吸引。“全世界無產者團結起來”口號使每個工人都學習國際語成為必要。
拉脫維亞工程師、首次世界大戰的陸軍少尉德雷仁成為蘇聯世界語運動的領袖,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他參加了社會革命黨左翼,當年就成為一名布爾什維克。
據說列寧在年輕時在國外也學習過世界語,并將世界語稱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拉丁語”,1914年6月18日,列寧還在第二國際的布魯塞爾大會上,用法語和世界語宣讀了自己的報告。
“十月革命”后,列寧曾在自己的官邸接見過列寧格勒世界語團體“希望”世界語社的社長與秘書,對蘇聯的世界語運動作出過重要指示,并授意召開全蘇聯世界語者大會。
隨著列寧熱愛支持世界語的說法越傳越廣,不少世界語者對蘇聯趨之若鶩,蘇聯境內的世界語者人數也大量增加。1926年,蘇聯發行了慶祝第六屆國際無產階級世界語大會的郵票。
蘇聯的高級領導人里,除了列寧以外,紅軍的締造者托洛茨基以及列寧的“最親密的戰友,最忠實的學生,和最得意的接班人”斯大林也都學習過世界語,尤其是作為“非專業的語言學家”并“對語言問題深有研究”的斯大林同志,在1914年被流放期間,就開始很認真地學習了世界語,但后來蘇聯世界語運動遭到了打擊,直到1956年解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