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融資新渠道
- 康瓏 李晴
- 21字
- 2020-11-14 18:15:40
第六章 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實現PPP項目的融資
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概念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指以非公開的方式向特定投資者進行資本募集,以財務投資為策略,不以取得控制權為目標,對被投資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由具有專業能力的管理人負責投資管理,并在有限存續期內適當時機退出的投資機構。[1]其中“私募(Private Placement)”一詞,由美國《1933年證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第4(2)條的私募發行注冊豁免而來,又稱非公開發行,一般理解為:采用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特定投資對象融資而成立,其募集對象為特定對象,是具有較強的商業判斷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資產信用良好的個人或機構投資者。換言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股權投資組合的投資方式。
從組織形式上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大致可分為信托制基金、合伙制基金以及公司制基金。信托制基金是指基金發起人(即受托人)通過與投資者(即委托人)訂立信托合同,通過發行基金份額(即受益憑證)募集資金而設立的股權投資基金。合伙制基金是指基金投資人通過成立有限合伙企業募集資本并開展項目投資,部分投資人擔任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 GP),執行合伙事務,承擔無限責任;部分投資人擔任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 LP),不執行合伙事務,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公司制基金是指基金投資人通過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資金籌措并進行項目投資,其實質是借用公司的外殼來組織運作股權投資基金,即由所有投資人共同出資設立基金公司,投資人即基金公司的股東,股東出資即形成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