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融資新渠道
- 康瓏 李晴
- 508字
- 2020-11-14 18:15:36
四、開發性金融與PPP的契合性
(一)結構上的契合性:組織增信
PPP是基礎設施領域產生的制度創新,并且目前已經發展到覆蓋大多數的公共產品和社會福利等社會基礎設施,而開發性金融的經營目標是集中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建設,并對所投項目在資金總量和資金結構配置上負有宏觀調控的職責,其經營原則是不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同時,開發性金融的經營基礎是國家信用,通過國家信用籌集資金,在發放貸款的同時,致力于推動市場建設和制度建設,以實現政府政策目標為己任。
(二)時間上的契合性:中長期投融資
PPP項目期限相對較長,少則3-5年,多則20-30年,一般的商業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期限較短不能與項目所需的長期借款匹配。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國家信用為基礎,從事中長期投融資業務,因而PPP項目可以通過社會資本和開發性金融的中長期信用解決基礎設施領域的資金不足以及資產負債不匹配的問題。
(三)內容上的契合性:降低市場交易成本
開發性金融通過信用建設,即國家信用、政府信用、開發性金融機構的信用為企業增信,在市場與政府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促進信息的有效傳遞,幫助政府、PPP項目、社會資本等利益相關者之間有效傳遞信息,降低市場中的交易與溝通成本,增強彼此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