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大路朝天

  • 漢宮案
  • 隨清風去
  • 2142字
  • 2020-11-04 20:47:08

第三章 大路朝天

只是吳慎很快想起一個問題,這身上衣服太過扎眼,吳慎既然不打算招搖撞騙,只想低調做人,留之無用,便與樵夫商量,能不能換套舊衣服穿。

“此天衣也,小老兒怎敢受之?”老樵夫還是覺得吳慎是有幾分本事的,至少這衣服氣度便不同尋常。聽說他要將衣服贈送給自己,換身短打,佩服他高風亮節之余,也是誠惶誠恐。

不過嘴上說著推辭,心里可不舍得,他看吳慎身高九尺,自己的衣服他肯定穿不上,略一思忖便有了主意:“我有一子,身量雖不如汝,但也八尺有余,去歲做了新衣,還未穿過幾次。便以此衣相贈,汝也能穿得,這天衣還是萬萬不敢受。”

吳慎看穿他心思。漢朝與漢時相似,布帛價高,直接可當錢使。他們萍水相逢,人家憑什么直接送他錢?吳慎也不想欠這個人情,再三表示交換,才終于將舊衣服送了出去,到樵夫家中取了他兒子到舊衣換上,再出門在水塘邊自照,自覺除了頭發短了些,與本地之人也無多大差別。

“幸好漢朝早就廢了髡刑,否則老丈一瞧見我就以為是逃犯,哪會當是修士?”吳慎暗自慶幸,幸好是到了這個規矩略有變化的漢朝,要是漢朝,一看就是刑余之人,人家才不會和顏悅色與他攀談。

這時代雖然還是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毀傷的道理,但修行人剪發似乎也沒有受到太大的抵制。吳慎覺得可能是與佛教傳入提前有關,至少老樵夫已經提過寺廟和尚之類,這比歷史上似乎又早了一點。

只是如今時間對應不上,吳慎的歷史水平本來也就是半瓶子晃蕩,并不能確定。

吳慎別過老樵夫,知道這時代山中有虎狼出沒,折了根木棍作為拐杖兼武器,又借了兩個胡餅作干糧,輕裝上陣。沿著山路向南前往巨隆鄉,目標——不當黑戶,搞定身份。

穿越時空,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吳慎倒沒覺得有什么不適應。他在現實的生活中早就失去了目標,日后的人生大概也就是當幾年教練,然后進入體制混到退休,一眼看得到頭。他本身就喜歡冒險與嘗試,所以才熱愛背包游和野營,如今的大漢朝之旅,讓人覺得新鮮感十足,更像是一場未知的自由旅行,充滿了刺激與樂趣。他心情還挺興奮。

吳慎腳下松快,安步當車,不知不覺便出了山,踏上官修的馳道。馳道筆直整潔,雖然還是泥土路面,但都細心地鋪上了碎石子,車行其上固然有點顛簸,但至少不會遇到大坑,下雨天也不至于有車輪陷入泥中的尷尬。

這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他一邊贊嘆,一邊前行,觀賞兩面原生態的風景。走不多遠,漸有人煙,商賈、農人,還有帶著頭巾的讀書人,沿著路兩邊避道低頭匆匆穿行。

吳慎大模大樣走在道路中間,心中著實詫異,大家走路怎么都在道路兩旁?

山陰亭長公孫武的心情不太好。世道最近不太平,鄉里彌漫著一股令人不安的氣息。他作為負責治安的亭長,最能嗅到這種風吹草動的氣息。大漢朝立國七十年,終結了亂世,但也不能說就風平浪靜。早些年有匈奴入寇、異姓王的叛亂,后來又有太后專權、外戚之爭,地方上紛紛擾擾,必受影響。

好不容易今上繼位,勵精圖治,海晏河清,但也不過就十幾年功夫。如今皇帝年老,朝政未免荒疏,諸藩勢大,國本又有動搖,這稀奇古怪的事兒就未免多了起來。

隔壁堰城鄉聽聞有雙頭蛇現世,引出不少無頭案件,無從破獲,弄得當地游徼與下屬亭長都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巨隆鄉倒是最近還沒什么大案,但也怪事頻傳,公孫武未雨綢繆心焦得很。當地治安關系到他到考績,自然要多放心思,今日鄉中書呆孟慶巖忽來報案,說是家中丟了三升三合粟米,本來案值極小,根本不值得公孫武來操心,但他又覺得事情蹊蹺,便親自帶了求盜、亭卒三數人,在道旁巡邏,查看可疑人物。

他之所以這般擔心,也是聽到了這飛賊傳言。孟呆子家不過一戶一室,米缸就在廚房側旁。這書呆子徹夜讀書,警覺得很,怎么會被人偷了米而渾然不覺?米缸中有斗米,那盜賊又只取三升三合,又是何意?這些疑團不破,就像是貓爪在他心里亂撓一般。

要真是厲害飛賊來了此地,那他這個亭長屁股下面,恐怕也要像是燒紅了火吧。這還不好對外講,要是民間傳謠起來,亂了鄉事,他更要吃不了兜著走。

當然對公孫武來說,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王太子出行巡視,所以作為亭長又得負責提前清凈本鄉道路。今年王太子頻頻巡視鄉里,以觀民風,大約是為了之后繼位執政做準備了。上位者勤政愛民善體民心本來是好事,可為了安全問題,各處亭長的工作量增加了許多,頗有腹誹,只不敢宣之于口。

巨隆鄉不至于有亂賊,可到底這些鄉下愚民們不懂規矩,要是有個什么人沖撞了王太子,那公孫武一樣得吃不了兜著走。

求盜瞧見公孫武一臉夾生的表情,寬慰道:“亭長不必擔心,王太子路過巨隆鄉也有好幾次了,這些刁民們狠狠吃過教訓,如今知道敬畏。你看道路之上,連一個敢走中間的都沒有。”

百姓是需要馴服的羔羊,一方官員若能安定鄉里,確定規矩便是能吏。公孫武放眼望去,果然見百姓們都戰戰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禁滿意地點點頭。

王太子出巡,黎民百姓避道而行,不可爭路,這是鄉里最基本的規則。不過饒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公孫武都宣講了好幾個月,又抓又打了幾個刺頭兒,才算樹立了典范。

“總算也不枉費我一番辛苦。”這也算是治民的政績,他為此而驕傲,正想要謙虛幾句,忽然見道路盡頭有一個人轉過來,大喇喇走在道路正中,毫無避忌敬畏之意。

求盜原本也準備繼續阿諛奉承,不想話沒出口,就來了個不懂規矩的,登時啞口。公孫武面色一沉,氣急敗壞遠遠喊道:“汝是何人,還不趕緊下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金平| 昭觉县| 大竹县| 于田县| 容城县| 林口县| 朔州市| 山西省| 焉耆| 调兵山市| 玉环县| 肃南| 灌云县| 六枝特区| 沅陵县| 左云县| 通许县| 曲松县| 建昌县| 瑞昌市| 长寿区| 兰州市| 江山市| 宁明县| 汉源县| 绵阳市| 安庆市| 察隅县| 焦作市| 仪征市| 五台县| 兴安盟| 海口市| 大港区| 仙游县| 靖远县| 蚌埠市| 长寿区| 宝兴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