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轉危為安,儀陽商業
- 大煜權相傳
- 麻木的野草
- 3257字
- 2020-09-13 10:53:43
這時,還有個沒腦子的年輕言官站出來提醒建寶帝:“陛下,還不曾問這段仁敬,吳啟揚和郗成在儀陽縣施政究竟如何呢!”
建寶帝怒喝一聲:“還用問么,段仁敬這廝殊為可惡,竟然害本汗差點屈了好人。既然他是受小人協迫,說的全是謊話,那吳啟揚和郗成顯然并沒有什么問題,還問這個做什么?區區一個儀陽縣,還要本汗問個不休么?將段仁敬的家人解救出來,他本人削官奪職,押入大牢,秋后問斬!”
這言官真是沒眼力界,建寶帝險些被奸臣蒙蔽,說起來就惱火的事他還提。見建寶帝發火了,他忙一哆嗦退回自己的位置中,不過隨后偷偷看了御史大夫龐天德一眼。
也虧了這個言官,讓建寶帝當堂對吳啟揚和郗成的事定了性,雖然到底也沒弄清楚吳啟揚和郗成在儀陽縣的施政是好還是不好,但建寶帝一句話算是蓋棺定論了。
說來段仁敬的審判本應由刑部審理后再進行,但建寶帝怒火中燒,當堂就做出審判,刑部也只好隨后按照建寶帝所言走一遍流程了。
吳啟揚和郗成本當大禍臨頭,但就在朝堂上一陣風云變幻后一切災禍都消弭了。他二人遠在儀陽縣,對此一無所知,還以為段仁敬回到朝廷后據實相告。
朝堂威嚴如斯,皇帝一喜一怒,可讓五品官員一朝喪命,也可讓吳啟揚和郗成這樣的七品小官轉危為安。
仿佛一切都沒發生過,朗開明的一番安排又一次竹籃打水一場空,不過對他,這怕也只是一次小小的試探,通過丟掉兩個無關緊要的爪牙,摸清了皇帝的態度,反而算是有所得。
這一切直到近半個月后才隨著華灝的一封來信傳遞給吳啟揚和郗成,讓兩人一陣后怕。郗成暗暗下決心,要盡快成長起來,能有自己掌控局勢的能力,這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拿捏于股掌之間的感覺太不舒服了。
還好這次左相蘭思芳派系比較給力,在被動遭受攻擊的情況下能夠反敗為勝。不過說來這次也只是右相朗開明的一次試探,抓住一個小機會對蘭思芳的黨派開展碰瓷式攻擊。
不過這朗開明未免胃口太大,安排的言官憑著這么個捏造的誣告機會就想扳倒蘭思芳派系的好幾個重臣,甚至包括蘭思芳本人。這樣的事一定會引起朝野動蕩,讓建寶帝不得不慎重考慮。
如果朗開明只是想試圖攻擊一個左相派系的官員,或許還能成,但這樣大規模的攻擊除了試探建寶帝的心意外,并不能起到實質性的傷害。
但這也說明蘭思芳和朗開明,左相和右相兩派的斗爭日趨白熱化。作為皇帝,肯定是希望兩派對立而不過分爭斗,就看他有沒有能力控制現在的形勢了。
悲哀的是,經過這件事,吳啟揚和郗成兩人算是徹底打上了左相蘭思芳派系的烙印,今后在官場的派系斗爭中再也沒有回旋余地,除非兩派中任意一派徹底倒臺或是重新洗牌。
不過就算這樣,郗成也沒有什么好懊惱的,就算讓他自己選擇,他也還是偏向蘭思芳派系的官員。那個在朝會最后看似多嘴提及吳啟揚和郗成的言官就是龐天德當場臨時安排的,算是拉他們一把。皇帝一言九鼎,這么發話就算是把他倆摘出來了。這樣看來,左相派系的官員還比較有人情味,當你“大岳七俊”不是白混的。不像朗開明動不動犧牲手下,有事都是手下人出力背鍋,出事了自己片葉不沾身干干凈凈。
既然朝廷的事解決了,不會禍及吳啟揚和郗成,他兩人還是專注于儀陽縣的事務。
儀陽縣已經修得差不多了,很快就可以通到縣城城門,與外部的道路連通。
儀陽當初設縣時并非依儀河而建,因為儀河時不時會泛濫。后來有賢明的地方官員奏報朝廷,修筑了堤壩、碼頭,才讓儀河對儀陽縣產生效益,儀陽也漸漸成為朝廷漕運的一個重要中轉站和落腳點。
這樣的一條縣道,從儀陽碼頭、儀陽鐵礦直通到縣衙、度良郡府,直到縣城外,交通意義十分重大。
郗成的想法是,等縣里財政積蓄到一定量了,再籌集縣里大戶的資金,以這一條縣道為依托,建立起整個儀陽縣的交通網。不過這樣的浩大工程現在還只好想想,而且到時誰知道吳啟揚和郗成還在不在儀陽縣呢。
不過,現在的這條雨天不會積水、路面由平整石板構成,兩邊有火山灰泥筑成的明渠可排水,底部還有暗渠可排地下水,路基由大小石塊和灰漿層層疊加造的如此穩固,寬度就比之前的土路寬兩倍有余,可同時通四輛大車的大道,得到縣里百姓和大戶的一致好評,往來的游商也對此贊嘆不已。
道路是差不多了,當初修筑縣道前郗成給王家陳說過利害,等縣道修筑好了他們的貨運和朝廷漕運的水陸并行將大大便利。而童家聽從郗成的建議,將酒樓進行翻新,并按照郗成的規劃重新布置,通過層次化經營和綜合體模式,生意直接翻了一番。童家家主童駿麒每次見到郗成和吳啟揚,都說兩位是他童家的再生父母,以后縣里無論有什么事他童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說來在這儀陽縣,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政令都是出自郗成的提議。但郗成十分照顧吳啟揚這位昔日對他恩惠有加的小少爺的感情,始終對外說這些都是他和吳啟揚共同的倡議,甚至有時干脆說是吳啟揚的意思。畢竟吳啟揚只是二十來歲的小青年,與他兩世為人的豐富經歷和經驗不可同日而語,但吳啟揚是縣令,而他郗成是縣丞,吳啟揚為正而郗成為副,上下尊卑還是要有的。
同時,郗成將來想要升官,還要倚靠吳啟揚與“大岳七俊”其他六位家世不凡的青年才俊深厚的情誼,把本就才學非凡的吳啟揚捧起來對他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而吳啟揚也對郗成十分信任。他知道郗成這小子從小鬼主意多,有著超乎他這個年齡的見識,從不忌諱郗成提出他想不到的政策措施,毫無嫉妒之心。兩人一正一副搭檔十分妥帖,這也是到目前為止儀陽縣政通人和的一大原因。
說來王、童兩家都已得或者看得到好處,來家也十分認可縣道的修筑,但出了大力的林、萬兩家,郗成當初還是口頭答應的為他們排解爭執,給出經商建議。現在林、萬兩家出錢出力,毫不懈怠,他郗成也該兌現承諾了。
這天,吳啟揚和郗成將林、萬兩家的人又召集起來,在童家煥然一新的云臺樓設宴,這次是吳啟揚和郗成請客了,答謝兩家對縣道拓寬工程出的大力。
郗成和吳啟揚找了個清雅的包間,與林、萬兩家的各位推杯問盞,相言盡歡。
“兩位家主,本縣的縣道即將修筑完畢,今后大家通往縣外的人流貨運不會再像以往那樣不暢通了,這次你林、萬兩家出錢出力,林家保障工程的物料,萬家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本縣不甚感激,工程完工后將再次上報郡府、州府,為你二家請功?!眳菃P說道。
“多謝吳大人,多謝郗大人!”林、萬兩家的主要人物,林家的林平萬、林平舟、林平帆三兄弟,萬家萬天河、萬天溪、萬天潭、萬天渠四兄弟,一齊向吳啟揚和郗成敬酒。
“林老板、萬老板,今天在坐的沒有外人,有些話本縣就在這兒說了。你們兩家做茶葉這一行都已經不止三代了,因為生意的重合彼此多有積年的舊怨。不過你們這次在修筑縣道的過程中通力合作,并未互相使絆,也是看在本縣和郗大人的面子,本本縣和郗大人十分欣賞你們兩家,特想為你們出些主意,一方面化解你們的矛盾,一方面叫你兩家生意更上個階層?!本七^三巡,吳啟揚直接開門見山。
林家家主林平萬與萬家家主萬天河對視一眼,說道:“好叫兩位大人知曉。我們林、萬兩家做的都是做的茶葉生意為主,咱們儀陽縣產的茶清洌芬芳,帶著特有的怡人香氣,飲之齒頰留香。只是一直也沒有什么大名氣,只在度良郡幾個縣比較好賣,旁人都叫做儀陽茶?!?
“我們林家做茶葉有五代了,萬家做茶葉生意也傳承了四代。其實兩家一開始關系并不差,還經常相互扶持,一起請采茶工、找炒茶師傅,分享炒茶技術,甚至共用貨車?!?
“后來生意漸漸做大了,儀陽縣不大,工人、師傅就這些,運貨的道路也狹窄,儀陽茶運出去的售賣市場也就是那幾個縣,兩家爭搶資源才漸漸交惡。在上一代,林、萬兩家的矛盾到了頂點,那時真是有如世仇。”
“我和萬老板都還小的時候兩家爆發過一次大的械斗,比之前在兩位大人面前獻丑那一次嚴重得多,光兩家伙計被打死的就有七人,一直鬧到州府都知曉了,我們兩家也是挨了重罰。您看小人這名字,就是那時改的,家父那時對萬家真是恨之入骨?!?
“其實到了我和萬老板這代,反倒沒那么大仇怨了。我們都是商人,商人講求和氣生財。一直斗來斗去,那不成了上不了臺面的江湖幫派了。我和萬老板也不是沒談過,怎么化解矛盾,可是談到最后發現最大的問題存在于兩家的生意,這樣的根本性問題恕我二人愚鈍,怕是無法化解。兩位大人若有良策,我二人感佩于心?!?
萬天河聽了也點頭表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