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雍 在池澤邊覓食

三家者以雍徹 ——《論語》

A

B

C

D

E

F

G

H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說:“《說文》雍作雝。雍字由雝演變而成。”段玉裁也說“隸作雍”,即“雝”字隸變后寫作“雍”。那么,“雍”的本字就是“雝”。古人是怎么造出這個無比復雜的字的呢?

雝,甲骨文字形A,這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一只鳥,下面的口形符號代表什么東西呢?徐中舒先生認為這個口形本來是圓圈形,即環(huán)形,甲骨文字形B下面的兩個口形即連環(huán)形,“甲骨文雝像鳥足為繯絡所羈絆不能飛逸之形,故從雝之字皆含有阻塞、壅蔽、擁抱、旋繞之義”。左民安先生認為這個口形“像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澤”。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則認為“甲骨文從隹(鳥),從邕(環(huán)城積水),會鳥鳴婉轉(zhuǎn)和諧如流水邕邕之意”。

雝,甲骨文字形B,下面是兩個口形。甲骨文字形C,鳥兒的左邊添加了水形。金文字形D,水形更加明顯,右邊鳥兒的樣子栩栩如生。金文字形E,口形在上,水形在下。金文字形F,鳥兒站在了兩個圓圈形之上。金文字形G,造出這個字的古人生怕后人不懂得字義,又在右下角不厭其煩地添加了一只手持著棍棒敲擊之形。小篆字形H,左下角的兩個口形訛變?yōu)椤耙亍薄?/p>

《說文解字》:“雝,雝渠也。”《爾雅·釋鳥》:“鹡鸰,雝渠。”原來,“雝”這個字字形中的鳥兒叫鹡鸰或雝渠,雀屬,身體很小,常在水邊吃昆蟲和小魚,郭璞形容它“飛則鳴,行則搖”。如此一來,“雝”字的字形就會意為鹡鸰在池澤邊覓食。這一場景肯定是古人生活中常見的景象,因此才拿來造字。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說:“此鳥喜飛鳴作聲,其音邕邕而和。”與郭璞所言“飛則鳴”的特性相合,因此引申為和諧之義。《詩經(jīng)·匏有苦葉》中有“雝雝鳴雁”的詩句,就是形容大雁的叫聲和諧。

西周時期,天子設立的大學稱作“辟雍”,這個稱謂也非常符合“雝”字的本義。“辟”通“璧”,模仿圓形的璧玉,象征天,修建圓形的校址;又在周圍壅塞流水,筑成水池,象征教化如流水一樣通行無阻。可以想見,鹡鸰也會來此覓食的。

“雍”由鹡鸰的飛鳴而引申為樂章。《論語·八佾》中說:“三家者以雍徹。”三家指把持魯國國政的仲孫氏、叔孫氏、季孫氏這三大家族。雍徹,何晏解釋說:“天子祭于宗廟,歌之以徹祭。”周天子在宗廟祭祀之后,要奏樂撤去祭祀所用的器具和食物,這種專門的樂章就叫“雍”。魯三家只是魯國的國卿,卻使用周天子的禮儀,家祭之后也唱著周天子祭祀宗廟時專用的“雍”樂撤去祭品,因此孔子評價道:“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意思是:四方的諸侯都來相助天子祭祀,天子的儀容安和,這樣的情景,怎能在三家的廟堂上看到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四川省| 县级市| 宜良县| 西丰县| 日照市| 大埔县| 荔波县| 赤峰市| 楚雄市| 岳池县| 澄城县| 桑日县| 东兰县| 永清县| 东乡族自治县| 莱西市| 虎林市| 秦安县| 万盛区| 西青区| 南充市| 治县。| 霍州市| 乌兰察布市| 万载县| 东明县| 彭阳县| 开封市| 镇坪县| 高青县| 柳江县| 宜兰市| 余干县| 安西县| 文安县| 青阳县| 旬阳县| 卓尼县| 天长市|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