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鳳 驕傲、美麗又能興風的神鳥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 ——司馬相如

A

B

C

D

E

F

G

司馬相如挑逗卓文君的琴曲名為《鳳求凰》,其中有“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的名句。今人都統稱鳳凰,但是在古代,“鳳”和“凰”是有區別的,雄的叫鳳,雌的稱凰,所以司馬相如自稱“鳳”,而求其“凰”卓文君。“凰”又和“皇”通假,《尚書》中有“鳳皇來儀”之句,《詩經》中也有“鳳皇于飛”“鳳皇鳴矣,于彼高岡”之句。

古人把麟、鳳、龜、龍稱作天地間的四靈,鳳則為百鳥之長,《大戴禮記·易本命》:“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皇為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

鳳,甲骨文字形A,這是一個象形字,像頭上有叢毛的一只鳥兒,而且是多么驕傲又美麗的一只鳥兒啊!甲骨文字形B和C,第一個字形的右邊和第二個字形的右上角,學者們都說是用來表聲的“凡”,那么這就是一個象形兼形聲的字。小篆字形D,“凡”移到了上面,“鳥”部移到下面,真的變成了上聲下形的形聲字了。楷書繁體字形E,“凡”移到整個字形的外面。簡體字完全看不出鳥兒的樣子了。

《說文解字》引用更古老的說法,詳細解釋了“鳳”的形象:“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麟后,蛇頸魚尾,鸛顙(s2ng,額頭)鴛思,龍文虎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許慎引用的“天老”是黃帝的大臣。《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這是說鳳凰身上有德、義、禮、仁、信的紋飾,顯然在鳳凰身上寄予了非常美好的理想。

有趣的是,“鳳”還是“風”的古字。風,小篆字形F,楷書繁體字形G。葉玉森先生認為鳳凰的長尾巴奮翼一飛,則風就呈現了出來。白川靜先生則認為,其繁體字“風”里面之所以有個“蟲”字,是指包括龍在內的爬蟲類,“神靈變形為龍,興風起飚”,因此從“鳳”字中取來表聲的“凡”,加上“蟲”,造出“風”字。由此他更進一步認為,“‘風’之本義并非基于空氣的拂動,而是由呈現為神鳥之姿或神龍之姿的靈獸體現出來。古時,風被認為是鳥形神,即風神”。

《列仙傳》中記載了一段美好的傳說,詳細說明了什么叫“鳳凰來儀”。“簫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隨鳳凰飛去。”

《乘鳳而飛的女子》(鳳凰に乗って空を飛ぶ女)

鈴木春信繪,1765年

這是一幅“春信式”繪歷。江戶時期的日本使用太陰歷,月份區分為大月和小月,每年大小月的排列組合都不同,記載大小月份變化的年歷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明和二年(1765),江戶的俳諧詩人之間開始流行交換一種精致的圖畫日歷(木刻“繪歷”),鈴木春信適逢其會,領導了大幅彩色木版“繪歷”的創制,從此“錦繪”開始大行其道。這幅繪歷將標記月份的假名巧妙隱藏在畫中人物衣服的花紋里,是“春信式”繪歷的一貫做法。

同時,這又是一幅“見立繪”。“見立”是江戶時期浮世繪畫家廣泛采用的一種構圖方式,參照或戲擬前人畫意或圖式來進行新的創作。鈴木春信是“見立繪”的代表繪師。這幅畫描繪的是春秋時期秦穆公之女弄玉和夫君簫史乘鳳仙去的故事。一位游女扮作弄玉,正在乘鳳飛升。弄玉善吹笙,女子手中持笙,回頭下望,似乎對人間尚有戀戀不舍之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和顺县| 岳阳市| 遂川县| 凉城县| 财经| 东乡| 中江县| 小金县| 平潭县| 布尔津县| 房山区| 台北市| 奉节县| 丰顺县| 泰来县| 托里县| 东安县| 图木舒克市| 彰化市| 南木林县| 天长市| 卓尼县| 融水| 神农架林区| 三都| 深州市| 泌阳县| 富宁县| 盐山县| 法库县| 龙江县| 喀什市| 巩留县| 佳木斯市| 池州市| 崇明县| 安吉县| 东至县| 淮南市|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