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小企業績效量化考核設計實務作者名: 弗布克管理咨詢中心編著本章字數: 1484字更新時間: 2020-11-14 17:33:00
2.4 績效考核方法設計
2.4.1 量表法
(1)方法界定
量表法是最簡單、最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之一,量表法是指采用標準化的考核量表對員工進行考核的方法。通常情況下,績效考核量表可以分為特征導向的量表、行為導向的量表和結果導向的量表三種。
(2)方法操作步驟
量表法操作簡單、迅速,能夠使考核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對員工的考核工作。通常情況下,企業運用量表法對員工進行考核需要做好以下3個環節的工作,其具體內容如圖2-5所示。

圖2-5 量表法操作步驟
2.4.2 分級法
(1)方法界定
分級法,也稱為排序法,即按照所有被考核者績效相對的優劣程度,通過比較,確定每人的相對等級或名次。按照分級程序的不同,分級法又可分為5種類型,具體內容如表2-7所示。
表2-7 分級法類型劃分

(2)方法操作步驟
通常情況下,企業運用分級法對員工進行考核主要包括3個工作環節,如圖2-6所示。

圖2-6 分級法操作步驟
2.4.3 行為錨定法
(1)方法界定
行為錨定法,也稱為行為錨定等級評價法,是用一些特定關鍵事件加以說明的行為對員工工作績效加以定位的績效評價方法。行為錨定法為每一個績效考核指標都設計出一個等級評價表,其中每一等級的績效均通過對工作中某一關鍵事件的客觀描述性說明詞來加以界定。
(2)方法操作步驟
行為錨定法主要包括考核要素選擇、關鍵事件獲取、關鍵事件排序和關鍵事件評定4個操作步驟,具體如圖2-7所示。

圖2-7 行為錨定法操作步驟
2.4.4 目標管理法
(1)方法界定
目標管理法是由員工與考核者共同協商制定個人目標并進行控制的雙向互動的過程。個人目標制定的依據是企業的戰略目標及相應的部門目標,從而使員工個人努力目標與組織目標保持一致。該方法用可觀察、可測量的工作結果作為衡量員工工作績效的標準,減少了管理者將精力放到與組織目標無關的工作上的可能性。
制定目標時,應注意把目標的具體性和客觀性相結合,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并做到目標的數量適中、可量化、可測量,以及確認目標的同時,也制定達到目標的詳細步驟和時間框架。
(2)方法操作步驟
目標管理法的操作是一個循環系統,其具體操作步驟主要包括確定目標、分解目標和制定績效標準、評價和調整目標3個方面,具體如圖2-8所示。

圖2-8 目標管理法操作步驟
2.4.5 平衡計分卡
(1)方法界定
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BSC),是由哈佛商學院羅伯特·卡普蘭和戴維·諾頓于1992年發明的一種績效考核工具。平衡計分卡把企業績效的評價劃分為財務管理、內部運營管理、客戶管理以及員工學習與發展4個方面,它不僅是一個指標評價系統,也是一個戰略管理系統。對平衡計分卡4個方面的具體說明如表2-8所示。
表2-8 平衡計分卡的4方面

(2)方法操作步驟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設計和實施平衡計分卡,具體操作步驟如圖2-9所示。

圖2-9 平衡計分卡操作步驟
2.4.6 關鍵績效指標法
(1)方法界定
關鍵績效指標法,簡稱為KPI考核法,它是通過對工作績效特征的分析,提煉出最能代表績效的若干關鍵指標,并以此為評價基礎進行績效考核的一種模式。常見的關鍵績效指標主要有三種類型,具體如表2-9所示。
表2-9 關鍵績效指標常見類型

(2)方法操作步驟
企業實施關鍵績效指標(KPI)法在于流程性、計劃性和系統性,具體操作步驟如圖2-10所示。

圖2-10 關鍵績效指標(KPI)法操作步驟
2.4.7 360度績效考核法
(1)方法界定
360度績效考核法,又稱為全方位績效考核法,是指從與被考核者發生工作關系的多方位主體獲得被考核者的信息,并以此對被考核者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績效考核的過程。360度績效考核方式主要可以分為上級考核、同級考核、下級考核、自我考核以及客戶或供應商考核等。
(2)方法操作步驟
360度績效考核法的實施包括準備階段、評估階段、反饋和輔導階段,如圖2-11所示。

圖2-11 360度績效考核法操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