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戰場上的第一道血
- 我的三國情懷
- 大車
- 2024字
- 2020-10-23 22:41:40
多年以后,漢中王劉備劉玄德坐北朝南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跪賀時,我總會想起他帶領我們兄弟二人第一次參加戰斗的那個遙遠的上午。
當時,張家村還是一窮二白。一條干癟的小河穿過村子,小河邊的黃色蘆葦活像公元前的狗尾巴草。三聲嘶啞的狗叫嚇走了遠投而來的難民。村長張飛說的是頗有莊田,頗有資材,可實際上,他就是一個殺豬的,除了殺豬刀,肉鉤子、通火棍和幾堆豬肉砸碎,他沒有其他的可以炫耀的東西了;說到錢嘛,也只夠弟兄們打酒喝的。這可愁壞了老大。
他兜著圈子,揮著胳膊說:“這要錢沒錢,要馬沒馬,要家伙沒家伙,如何破賊立功?!”
“大哥別急!”張飛提出自己的建議,“北邊有兩個做生意的,居無定處,年年販馬,聽說生意做得很大,大得沒法說。不如我去找找看,看他們還在不在!”
他說走就走。看他跳上一匹瘦馬,瘦馬累得直趔趄,我攔住他,要求他換上一匹壯實的馬匹。
“嗨!”他嘆口氣,“二哥,這年頭,這是我這兒最上乘的馬了!”
看他就要飛,我又攔住,我知道他的脾氣。“三弟,見了他們,你怎么說?”
“還能怎么說?不服氣我就把他們捆過來!”
“三弟一一”劉備急得直跺腳,“講點策略,好不好?有個詞兒怎么說來著?”
他看向我。我明白,幫他說道:“叫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知道啦!”他沖我們笑道,又看我一眼說,“哎,二哥,你胡子上粘上蜘蛛網了!”
兩個時辰后,突降暴雨。張飛帶領一群人馬飛回村莊。原來,他帶回了那兩名客商;從表情上來看,三人都有些興高采烈。我和劉備交換個眼色,事已定也。
兩人通報姓名,說明來意。劉備大喜,請客入室,再表志向,以示謝意。聽到為的是殺賊安民,兩位大商深感賊寇帶來的禍患,比我們還要興奮,摩拳擦掌,慷慨解囊:牽良馬一百匹;贈黃金三百兩、白銀三百兩;送鑌鐵一千斤。贈送完畢,便起身告辭。可以看出,兩位商人對時間的把握和尊重。送罷客人,劉備便召集良匠連夜擺灶,生火,支架,打造兵器。兵器譜如下:
1,盤旋雙股劍一對。長四尺,粗六寸,各重二十一斤。
2,青龍偃月刀一把。長一丈六(刀身偃月形,長一尺三寸),粗八寸,重八十二斤。
3,丈八點鋼矛一桿。長一丈八(槍頭為長蛇形,長一尺一寸),粗七寸,重八十一斤。
4,流星錘三十個。
5,鐵頭斧十二對。
6,紅纓槍四百桿。
7,獅型盾牌四百個。
第五天,拿到兵器。的確是良匠的手頭兒,無論是造型,剛度,韌度,還是顏色和光芒,都讓人交口稱贊。劉備決定,安排這位良匠以后在部隊工作,包吃住,在后勤解決個人婚姻問題。拿到兵器,我和張飛合不攏嘴,首先試用。溜著馬轉幾圈子下來,我們都得出一個詞:得心應手。我和張飛又戰了一百回合,表示對兵器對自己對對方的滿意。戰罷,劉備迎上前來也是哈哈大笑;看得出他對我們更為滿意,信任的目光里傳達著這樣一種信息:對這兩個家伙,我沒有看走眼。
趁劉備高興的空兒,張飛提議豎起大旗,招兵收將,以擴軍威,然后投軍建功。看他說起話來抑揚頓挫,劉備笑了。他看向我。我知道,我解釋。我說:“三弟的意思我們明白,只是眼前時機不在我們這邊啊。我們現在一沒有官位,二沒有名氣,誰相信我們呢?”
劉備點點頭。“二弟說的正是。我們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以義兵的身份去找劉焉,尋找恰當的時機掌握準確的策略控制進退兩便的地盤來發展我們的實力。”
“大哥,”張飛又說,“前后村的勇士都帶上嗎?”
“當然。統統帶上。這是我們在劉焉面前說話有分量的資本。”劉備把手揮向幽州城,像是心不在焉,其實是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現在就出發。”
劉備在前,我和張飛一左一右“護駕”。我們都穿著黑色盔甲,騎著黑色瘦馬,揮著黑色馬鞭,帶領五百壯士,往幽州進發。
幽州城下,煙塵滾滾。我們在護城河邊停下,派了信使車子前去通報。車子這小子瘦得像個猴子,但是速度快,嘴皮子快,是個可以培養的探子。太陽越來越高,護城河濁浪翻滾,再加上迷塵滔天,我們呼吸困難,更是心煩氣躁。車子久去不回,張飛大怒,提馬要去,被劉備攔下。
“小不忍則亂大謀,三弟!”
“問題是,小的忍住了,大的它來不來!”張飛回答道。
過了半晌,車子飛回。他手里拿著一張條子,像舉著旗子似的向我們招搖。張飛迎上去,問他詳情。車子下馬大聲回答說:“投軍的人太多,需要掛號。這是掛號條。”張飛一把奪過,撕得粉碎:“投個軍,也這么難嗎?他媽媽的,看我殺了這只鳥兒!”
“三弟一一”劉備再次攔阻,“不得造次,長的什么樣還沒見到呢!”
車子急忙回答:“都說我像個猴兒,我看他才像。”
排隊等了一個下午,我們才得以面見校尉鄒靖。確實猴模猴樣。鄒靖溝通工作做得細致,端茶遞水,噓寒問暖,幾句話下來,張飛也不生氣了,嘿嘿直笑,和鄒靖摟起了肩膀。
“鄒校尉,一看見你,我就想起我們的探子車子了!”
鄒靖也笑了,“車子那小子是我表弟!就是長得可憐點兒。”
鄒靖見我們相貌非同尋常,說話猶如板上釘釘,敬佩之情喜于言表,急忙帶我們引見劉焉。禮罷,劉備說起宗室,劉焉對照宗派,兩人一致同意兩人為近親,有些血緣關系;按資排輩,劉焉遂認劉備為大侄子,劉備認劉焉為大叔子,準備共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