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讀道經
- 大道求仙
- 妖少若葉
- 3317字
- 2020-10-24 00:21:46
伯陽頗為滿意地看了一眼葉清歡,道:“九品之后,便差不多已經離了凡塵萬丈,不問世事了。至于道階劃分,還是等你九品之后自己去探尋吧。”
葉清歡撇了撇嘴,想:你自己還都只是個四品修士而已…
伯陽笑著飲了一口酒,道:“所謂的修道,無不是吞日月精華納天地元氣而已。因為修煉的道訣有優有劣,所以也被統一劃為九個等級。一星為次,九星尊之。而至于修道一途所演化出來的那些,丹劍符獸巫卜醫,道爺我雖然萬法皆通,只可惜你小子根骨有限,道爺我就不準備教你了。”
葉清歡哼了一聲,頗有怨氣地說道:“不教就不教,你個破道士,肯定也沒什么可教的。”
伯陽哈哈一笑卻不辯解什么。他又拿起葫蘆灌了幾口美酒說教道:“天有陰陽,道分五行,就像你上午遇到那個少年,他就是一階的木系道法屬性。”
葉清歡因為當在九龍石碑的緣故,所以對陰陽五行到也有些了解。他想到當初自己施展出水系洛神訣時,便問道:“老道,是什么屬性的則只能施展某個屬性的道訣嗎?”
“一星道訣基本上所有屬性都可以施用,但二星開始,則只能施出自己屬性的道訣了。”
葉清歡遲疑了下,然后一臉期待地問道:“那,我是個什么屬性?”
伯陽老道笑了笑,卻避而不答。他只是從懷里拿出一本古樸的書卷,然后出言道:“這是我不意宗的入門經法,你倘若能在這三年里,參悟此經法,找到自己的屬性,吞元納氣直達到一品道階,則算我輸給你了。”
葉清歡見老道如此之說,便知道屬性問題需要自己去探尋了。他接過那卷經書,借著道觀里特別明亮的月色看去,只見白色的頁面上只有一個飽含龍蛇大勢的“道”字。葉清歡自幼隨叔父練字,雖年級不大對書法卻頗有研究。曾經被書圣評價之為雖筆力不足,但隱隱間已大家之氣的東坡帖,便是出十歲的葉清歡之手。因此他看著那個道字,只覺那個黑色的道字,狀若蛟龍筆力凝實,有幾欲破紙而出之姿。
葉清歡贊嘆一句好書法。他翻開白色的書頁,只見上面用楷書寫著廖廖數字:“道,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竭。”
這一十三字,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真真切切當得一字千金之稱。
葉清歡看了一會兒字,這才注意到內容。但他翻來覆去看了十幾遍后,卻到底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這些話雖凌風飄渺著隱隱有些仙氣,但所說的玄之又玄,葉清歡實在看不出來這和修煉有什么關系。他抬目看了一眼滿臉詭異笑容的老道,心里猜測:莫非這老道在誆我?
伯陽見葉清歡看過來,便止住了笑容,拿著酒葫蘆站起來,道:“啊,道爺我有些醉了,就先去休息了。”他說罷,便不管不顧怒目相向的葉清歡,徑直走到自己的屋子里去休息了。
葉清歡見老道離開本來準備詢問的話又咽了下去。他只好坐在院子子里,重新拿著那卷經書細細地拜讀起來。
叔父不是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么。
《道》經凡一千一百四十九字,深測奧秘,字字珠磯,玄妙而不可言。
月夜下,只有這一身黑衣的道童,坐在石凳上捧著一卷經書,時而抓耳撓腮,時而皺眉苦思著,沐浴了一身星光。
良久,這寂無人聲的院子里,忽而有一個悲憤的聲音嚷嚷道:“臭老道,你給的這本道經,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啊?”
一夜星光落。
第二天,伯陽老道清早起來,只看見杯盤狼籍的桌上,一身黑衣的葉清歡睡的正酣。
伯陽邊打了和哈欠邊走到他的身邊。昨晚這小子可沒少罵他,害得他也跟著熬了一夜。
不過能熬一夜的時間去看道經,這等心性,倒也讓伯陽老道頗為滿意。
清晨微微的陽光落在這道童的身上,伯陽看著眉目俊秀的他,想:沒有根骨也不打緊,只要你能一直有這般的大毅力,這修道一途,也是能走遠的。
伯陽想著,便自然而然地走到廚房里做起早飯來。
等他做到一半的時候,這才恍然想起,本來這頓飯是應該由葉清歡來做的。他在廚房搖了搖頭,嘆氣道:“唉,世風日下啊,怎么道爺我都收徒弟了還是不能享清福啊…”
老道在廚房里罵罵咧咧時,葉清歡才將將從睡夢中驚醒過來。
他揉了揉有些發痛的眼睛,然后伸了個懶腰,走到院子里東南角的一個井口處,打了點井水簡單地梳洗了下。
井水清冷刺骨,此刻雖已是初春,還是冷的葉清歡打了個激靈。但也讓他一團漿糊的腦子,稍微清醒了些許。
昨夜苦讀道經,雖只寥寥的一千一百四十九個字,卻讓向來過目不忘的葉清歡,耗費了大半個晚上才背熟。真的僅僅是背熟而已。至于其含義,葉清歡仍舊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伯陽老道這時端著兩碗米粥一碟咸菜,從廚房里走了出來。
葉清歡見狀,立時快步走到桌子旁,邊收拾昨晚自己看書時吃出來的滿桌狼籍,邊不好意思地低聲道:“啊,我忘記今天是應該我做飯了。”
他自幼和叔父在一起,對做飯收碗這些事早已爛熟。
伯陽看了看,在一旁收拾碗筷,臉色仍平常如昨的葉清歡。本來如止水的心里,忽然有著莫大的波瀾。要知道,那本艱深玄奧的《道》經,他可是用了十天的時間才從那些字句里清醒過來的,即使是當初不意宗那個驚世天才,也是用了三天的時間啊。而葉清歡只一晚便恢復如常了,怎生不讓伯陽詫異。
伯陽雖心底驚訝無比,但面色如水地點了點頭,道:“等下你把碗洗了。下次再起點早,道爺我葷俗不忌的。”
葉清歡點了點頭。
一切都收拾好后,師徒兩人便沐著晨光開始吃起早飯。
第一次離開叔父的葉清歡,不知怎么就想起陸家村的那個院子,想起那院子里的米粥,他吃著吃著,就不自覺地掉下眼淚來。
“小娃娃,想家了啊?”伯陽停下如牛飲水般的喝粥聲,皺著眉頭問道。
伯陽眉頭皺的很是滑稽,一高一低的兩不對齊,可惜葉清歡全然沒看。他只是一抹眼淚鼻涕,默不作聲地喝著白米粥。
他在陸家村的時候,常看些游俠傳記,當時最為仰慕的便是《天下群俠傳》里,白衣白馬倚長劍的劍神李劍枝。
比起修道,仗劍江湖策馬天下更讓他心馳些。當初他還曾與陸飛羽小枝一起離家出走,要學那李劍枝笑傲江湖呢。只是如今他果真已遠離叔父,遠離陸家村的人與物。本該是因遂了心愿而高興的他,卻不知為何吃著這白米粥時,不覺悲從中來不能自已。
伯陽見葉清歡眉目含淚,一時也不知該說些什么。他為難地撓了撓油膩的頭發想了想,然后才開口道:“小娃娃,道爺有一件事想問你。”
葉清歡吸了一口氣平撫下心情,略帶著點哭音道:“什么事?”
“難道你不覺得《道》經玄妙無比,讓人不忍釋卷嗎?”伯陽指了指道經。
葉清歡的注意力果然被伯陽轉到道經上,他看著桌上的道經,皺了皺眉頭“不忍釋卷是因為不知道書中的內容吧?可我已經背熟了。”
伯陽老道聞言,右手一抖,正夾著咸菜的筷子掉在了桌上。他一雙小眼睜的渾圓,直直地看著還在傷心的葉清歡,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葉清歡被老道要吃人般的眼神看的心底發毛,只能低下頭避過他的目光,老老實實地吃著早飯。
其實這也不怪伯陽老道定力太差,如果是換成他那個師父來,只怕現在早就去抱著葉清歡使勁搖晃,問到底是不是真的了。不過伯陽也是憑借著莫大的毅力,才克制住這個沖動。只見他看著低頭吃飯的葉清歡,艱難地開口,一字一頓地問道:“你是說真的?”
葉清歡哪里知道,這道經雖只有區區一千一百四十九個字,但每個字里都是蘊含著,當初不意宗寫出此書的老祖宗的莫大道意。一千年來,從來沒有一個不意宗的門人能離開書卷,還能全部記得里面蘊含了道意的字句。這點即使以伯陽現在的修為也做不到。
葉清歡不知道這些,只是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
老道見狀,似是再也克制不住了,只見他忽然起身,一把摟住了葉清歡,狂笑個不停。
葉清歡被老道摟在懷里甚是別扭,他疑惑地想:這老道,莫不是瘋了?
老道拍著葉清歡傷口還未完全痊愈的背,哈哈大笑道:“乖徒弟啊,我不意宗的復興,就靠你了啊。快說說,你領悟了道經里的多少意思?”
葉清歡被老道拍的齜牙咧嘴,他一把推開老道,邊瞪著他,邊答道:“什么領悟了多少?我一點都沒看懂,老道,你不會是隨便拿本書來騙我的吧?”
伯陽老道正欣喜若狂,猛然聽到葉清歡如此回答,當下一楞,他似是這才想起葉清歡沒了根骨,而且葉清歡身上也全無任何道意。他不由得凝聲問道:“你沒有領悟道經?”他話剛問完便又自言自語地應道:“是了,道經哪是那般就能領悟的…”
葉清歡正欲答話,又聽到伯陽問道:“不對,既然你一點都沒有領悟,那你是怎么從道經里出來了?”
葉清歡見老道面色變了數遍,當下疑惑道:“反正也看不懂,便不讀了啊。水滿則溢,過猶不及,我練字時叔父教我的就是這個理。”
伯陽細念了葉清歡的話幾遍,然后他看著萬里無云的碧空,良久,嘆聲道:“你能這么小就明白這個道理,我很是欣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