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紅蓮菩薩
- 九州異錄
- 道亦有道
- 4009字
- 2020-10-23 22:43:25
只見那虛浮“卍”字越來越大,直若小岳之巨,呈泰山壓頂之勢,陰影霾霾,巍巍積壓,竟將這山谷掩蓋少許。陳道遠漠然不語,卻將手中長劍越催越急,金芒刺眼,有若實質,高達丈許,劍身晃抖劇烈,幾乎攥之不住。
與此同時,智遠三僧均額上汗出如漿,臉色蒼白,但雙手卻繚指如飛,瞬間變幻數個結印,驀地急喝:“卍!”
陳道遠登時感到一陣撲天蓋地的威壓撲將下來,立覺胸悶難受。他驀然抬頭瞇眼,只見那巨金“卍”字迎面疾馳而來,掀起狂暴罡風,將他一頭亂發吹至耳后,望之肅穆如若,恰似金身如來親臨而怒,撞翻谷穹陡壁,落石紛紛,幾有毀天滅地之威。
他搖頭苦笑道:“大千佛偈咒,窮三大羅漢之力,果然威力霸道如斯,非人力所能敵。莫非我陳道遠時運乖蹇,竟要喪命與此?”念及此處,不由心中涌起一股傲氣:“無論如何,就算陳某今日生葬此處,但玄霄教‘天罡劍’之威名卻是萬萬不能丟的?!?
他打定主意,仰天長嘯一聲,雙目陡張,離殤劍頓時止住搖動,龍吟劍鳴亦曳然而止。只見他雙手緊握劍柄,右足往前半步,左手飛快地捏著劍訣,而右手緊攥劍柄,橫豎各劈一劍。剎那之間,虛空倏地形成數萬道銀白劍芒,猶如九天流星劃過黑夜蒼穹,漂浮移動,橫沖豎直,順太極軌道化個陰陽之圈,齊齊沖向那萬金“卍”字,誓不滅不休。
陽陰兩儀劍使將出來,招式華麗絢爛,威力無窮。但論及修為,陳道遠較之智遠等人卻是頗有不如,更不用提他們三人功力相交之下,便比陳道遠高了數倍不止。故雙方壓箱底招式一出,威力高低,如若云泥。眼見這數萬道劍芒紛紛刺向巨卍,如千軍萬馬,氣勢雄壯,但一觸之下,竟是潰不成軍,如蚍蜉撼樹,瞬間便湮滅消弭,而那卍字來勢則稍稍一滯,體積也縮小少許。
張青本見陳道遠使出陽陰兩儀劍,頓覺波瀾壯觀,氣勢如虹,登時大感興奮,只盼他一鼓作氣,打敗三僧;但卻不料這萬余劍芒實乃外強中干,一瞬便全軍覆沒,驚得張口結舌,登時啞然。
便在這時,翠竹忽地蛾眉緊蹙,輕掩唇口道:“小青你看,陳大俠好像……好像受了很重的傷。”張青一眼望去,只見陳道遠撐劍強立,佝腰駝背,臉上一絲血色也無,口角鮮血長流,全身搖搖欲墜,不由又驚又懼,眼中倏地流出淚來。
卍字來勢如風,疾若閃電,霎時便至陳道遠近前。他只覺渾身劇痛,丹田氣海如若火燒火燎,竟是無法避開,待見大勢已去,便暗嘆一聲,閉目等死。張青咬緊下唇,淚水一串一串流了下來,一顆心“噗通”狂跳,幾欲破胸而出。
忽地一道人影飛搶而來,擋在陳道遠之前,這一下來得突兀之極,饒是智遠三僧修為深湛,但真元蓄足,如何收束得?。恐宦牭谩芭椤币宦暰揄?,那人身形退飛老遠,口中鮮血噴出。陳道遠大驚之下,早已搶上將她抱住,沉聲道:“翠竹,你這卻是干什么?”只見翠竹臉色雪白,流血狂流,染紅半身衣襟。她頭枕在陳道遠臂彎上,強笑道:“若非……陳大俠為了……救小女子,又豈會……身陷絕境?一切緣由……皆因小女子……而起,便讓小女子……來結束這一切?!?
陳道遠呆望她美靨,只覺一股無名業火“噌”地從內心串起,轉頭怒喝道:“若非三位上師苦苦相逼,陳某一再容忍,又怎會造成如此局面?我佛慈悲,佛門追求因果善緣,今日三位上師種此惡因,卻不怕收獲孽果嗎?”
智遠三僧內心愧疚,心神大震之下,卍字竟是脫了控制,又向陳道遠疾撞過來。然他懷抱一人,行動遲緩,轉眼抬望,只覺自己頭上遮云蔽日,那卍字近在咫尺,如泰山壓頂之勢撲來。
“善哉!”一聲低喃若天際滾雷,隆隆而至,聲雖不大,但傳入耳中卻是清晰無比,攝人心魂。只見一個白須白眉的枯槁老和尚憑空浮現陳道遠面前,身披破爛皂色袈裟,卻是慧嗔到了。他伸出一指輕輕點出,虛空中頓時流晃一絲漣漪,疾速漫延開來,匯成一圈巨大波流。
那卍字一觸這陣波光流漣,竟爾被定格在虛空之中。只得一霎之息,登時土崩瓦解,紛紛化為無數細微金字,飄在空中不住沉浮。又見慧嗔虛空一抓,無數金字流匯為一道龐大金光,如潺潺溪流,絡繹流進他乾坤袖中。大千佛偈咒威力如斯,竟被慧嗔兩下度化,頃刻之間便消弭于爾,留下一地斷壁殘石,慘烈無比。
智遠心頭暗驚,知來了強人,便連忙上前道:“善哉,老衲乃華嚴寺羅漢堂住持智遠,這兩位乃老衲不才師弟智深、智慮。敢問上師何寺出家,將來有緣亦討教一二,論佛道法。”他見慧嗔來的驚世駭俗,佛法神通驚人,連忙畢恭畢敬,籠絡關系,心卻暗自忖度慧嗔來歷。
慧嗔卻恍若未聞,只將一枚金黃丹丸塞進翠竹嘴中,默然暗運真元助她療傷。智深怒道:“喂,我師兄問你話呢,你是聾子么?”說著便倏地抓向他肩膀。智慮臉色微變,喝道:“師兄,不可……”話尚未說完,便見智深那般雷霆動作瞬間凝固在原地,如塑泥人,雙目圓睜,竟是被慧嗔封住了真元。
智遠趕忙雙手合十:“善哉,老衲師弟性情剛猛,粗魯莽撞,沖撞了上師,老衲這里代他賠個不是。然上師神通廣大,慈悲為懷,得罪之處還望海涵?!闭f著微微躬身賠禮。
慧嗔仍是不理,只顧埋頭療傷。智遠被僵在一旁,臉色難看之極。眼見翠竹面色恢復一絲血色,傷勢也穩定下來,她待掙扎起身,欲要跪拜,也不見慧嗔有何動作,翠竹只覺一股無形巨力將自己托起,怎也跪不下去,只得躬身說道:“多謝上師菩薩心腸,賜予九轉回魂丹,搭救小女子救命之恩。”忽見慧嗔眼色黯然,長嘆道:“古偈有云:人心不足蛇吞象。似你這等純質天生木靈化生的精魅,也是世人垂涎的煉器至寶,卻怎地如此大意,四處走動,徒惹他人眼紅,而引來殺身之禍?”
陳道遠始終冷眼旁觀,朝智遠三僧嘿然冷笑一聲。智遠被瞧破心思,不禁老臉一熱。張青雖不明就里,但也隱隱猜出為何嚴華寺對翠竹窮追不舍,一心將其生擒之由。
翠竹成人身未久,涉世尚淺,尚不明這險惡世道,此時明白其中緣由,登時氣結:“無怪小女子心中揣測,自己無論何處都有人追殺不窮,敢情竟是這個原因。”說罷眉眼紅紅,泫然欲泣:“難不成小女子這一生命苦,都要在截殺之中渡過么?”
慧嗔沉吟一番,道:“老衲見女施主佛緣祿澤,若是愿意,老衲倒能相告施主一套掩氣之術,可掩蓋自身精魅沼氣……”
話音未落,翠竹倒地便拜,歡喜道:“多謝師父成全?!被坂廖⑿Φ溃骸昂[,老衲乃空門中人,這個拜師之說卻是休在提起?!贝渲窬锲鹆俗?,老大不樂意,但又忖道:“現今你雖不答應,待我多服侍你幾年,到時念我乖巧,也由不得你不收徒?!蹦罴坝诖?,心中大樂,朝慧嗔盈盈一拜。
慧嗔見她天真爛漫,笑而不語,右手卻虛空一握。但見翠竹身形一擰,登時露出本相,化為一根三尺竹棒,通體碧玉,翠綠欲滴,緩緩落在慧嗔手中。
智遠瞧得心中不豫,冷笑道:“上師倒是好深心機。先是用一顆九轉回魂丹做個便宜好人,收買人心,然后借由收徒之名,將這天才地寶收入囊中,此手段不可謂不厲害,老衲卻是收教了?!?
陳道遠也是冷冷一笑:“智遠大師切莫以己度人,慧嗔禪師乃真正慈悲為懷,大智大慧之人,豈是某些面若菩薩,心如蛇蝎之人可相比擬的?”
智遠心頭一跳,忖道:“慧嗔,好熟悉的名字,莫不是慧字法號的前輩?”思索之時,卻見一旁的智慮變了臉色,“撲通”一下便跪了下來,不由大驚:“師弟,你這是在做什么?”
只聽慧嗔嘆道:“羅漢堂住持智乾神通驚人,同道中口碑極佳,不料往生后,接替之人卻是如此秉性,實令老衲好生心寒?!?
智遠尚在疑惑之間,智慮卻是顫聲說道:“師……師兄,他……他便是‘紅蓮菩薩’,慧嗔,慧師伯……”
此話一出,智遠只覺頭暈目眩,拉著智深“撲通”一聲也跟著跪下。他心知“紅蓮菩薩”實乃慧嗔的晚年綽號,但前輩同道卻更熟知他早年綽號——“紅蓮修羅”。當年的慧嗔修為通天,實力鬼神莫測。與天魔教一戰更是大顯神威,一人屠盡三萬余魔道中人,嚇得魔道中人屁滾尿流。只是傳言慧嗔二百年前坐化逝世,今日卻怎會忽然出現此處?
驚疑之間,只聽慧嗔悠悠道:“善哉,三位勿要多禮,全都起身吧。老衲二百余年前僥幸未死,心若喪灰,不愿再涉塵世,亦早不再是三位的師伯?!?
智遠三人見翠竹被慧嗔收了去,欲要搶回,但偏偏又是自己師叔,實在惹之不得,暗道晦氣,卻也無奈應了,只得諾諾起身。陳道遠攜了張青而來,拱手笑道:“三位上師,正所謂不打不相識,今日一切紛爭,盡皆誤會而起,但望三位上師多多包容,海涵晚輩今日無禮之處,晚輩在此謝過。”
三僧此時早無心滯留此地,智遠雙手合十道:“善哉,陳檀越年紀輕輕,涵養修為均在小輩之中出類拔萃,玄霄教有此良才,實令人好生羨慕,望陳檀越更進一步,早日接觸無上大道。”說罷,大袖一拂,而智深將子軒拎抱起來,幾人兀自去了。
望著幾人遠去身影,陳道遠嘆道:“此番卻又是禪師替陳某解圍,陳某又欠下禪師一個人情,慚愧的緊,實是無顏以對。”
慧嗔欲要勸慰一番,便見張青湊過小腦袋來,嘻嘻道:“原來師父那么大本事,卻比我這個便宜師兄厲害多啦,怎么青兒以前不知道嘛。師父真討厭,有本事也不跟青兒說?!?
慧嗔佯怒道:“盡會瞎說,陳施主氣度不凡,修為深湛,乃人中之龍,你有福跟著陳施主,定要多學東西,知道么?”
張青吐吐舌頭,卻對陳道遠做了個鬼臉。
陳道遠尷尬笑笑,說道:“你這憊懶小鬼,盡拿你師兄跟別人比。”
談話之間,此時已是酉戌之交,夕陽緩緩落下地平線,然夜幕漸漸降臨,一輪明月悄悄升起,流淌皎潔月光,如夢似幻,將萬物鍍上一層鉑銀,令人心靜迷離。
陳道遠抬頭望天,嘆道:“現今天色已晚,帶個小鬼趕路不甚安全,不如明早再啟程罷了。”
慧嗔雖面容古井不波,但心中卻是頗為不舍,便道:“善哉,如此甚好,今夜星繁氣爽,正好可與陳施主長談論道?!?
陳道遠哈哈大笑:“禪師字字珠璣,智慧無匹,浩若瀚海,能與禪師長談,實乃陳某之福?!?
他兩人俱為灑脫之輩,光明磊落之人,便覓地收拾出一塊干凈地方,就地坐了,笑談起來。
張青人小無識,聽了一會甚感無趣,便索性躺下望天。只見滿天繁星如剔透珍珠嵌入黑色天穹,引起他無限遐思。
“老和尚以前說過,天上每一顆星都代表著一個逝去的人,我爹爹還有娘親的星星卻又是哪一顆呢?”他呆望天穹,只見天斗無邊無際,繁星若海,浩瀚無邊,心懼天威,頓生渺小之感。胡思亂想之間,也不知過了幾時,一陣濃濃倦意涌來,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