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報告(第11期):走進廈門
-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
- 2103字
- 2020-10-30 17:32:39
3.5 中部地區比較:整體實力偏弱,武漢鄭州競爭加劇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進入本期CFCI指數評價榜單的金融中心城市,分別是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和南昌。
表3.5.1 中部地區各城市CFCI 11評價比較

中部地區區域綜合競爭力平均得分為76.54分,稍低于全國28個區域金融中心的平均得分,5個城市整體形成兩大發展梯隊。
本期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南昌的綜合競爭力排名分別為第10位、第12位、第18位、第21位和第26位。

圖3.5.1 中部地區各區域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得分歷期變化
本期CFCI中,武漢和鄭州屬于第一梯隊,保持中部領先地位,兩者綜合競爭力得分相差在10%以內。武漢綜合排名不變,維持著全國十強和中部地區排名第一的地位,科技金融發展方面的表現較為突出;鄭州綜合競爭力得分有較大提升,總體排名不變,發展增速明顯。
專欄3.6.1 武漢奮力邁向中部金融中心,科技金融發展特色突出
金融中心發展提前突破2020年預期目標。2015年出臺的《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2014—2030年總體規劃》中提出,預計到2020年,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2018年武漢金融業增加值達1233.3億元,提前兩年實現目標。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增速位于副省級城市前3。2018年末,武漢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8270.77億元,同比增長18.05%;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6331.62億元,同比增長7.48%,存貸比達107.4%,居副省級城市第1。
科技金融創新發展成為核心亮點。武漢積極建立以科技金融為重點的全國性專業金融中心,發展成績卓然。2018年,漢口銀行聯手多家投資機構成立武漢首個“投貸聯盟”,以投貸聯動為核心,探索“股債聯動,資智結合”模式,服務好區域科技企業。3家投貸聯動試點銀行先后與30家內外部投資公司開展合作,支持科創企業129戶,投貸聯動貸款余額11.7億元,同比增長84.6%;對應投資總額41.2億元,同比增長27.4%。截至2018年底,全市23家中資銀行科技貸款(含票據融資)余額為2057.21億元,全年新增121.18億元,同比增長6.26%。
表3.5.2 中部地區各城市金融產業績效評價比較

金融產業績效增速放緩,鄭州處于領先地位。本期CFCI中,中部地區金融產業績效排名變化較大,武漢和長沙分別上升2個和3個位次,鄭州、合肥和南昌分別下降1個、1個和3個位次。
鄭州金融產業績效得分仍遠高于區域內平均水平和中部地區其他4個城市,武漢稍高于區域內平均水平,長沙、合肥和南昌低于區域內平均水平。
鄭州、武漢、合肥、長沙、南昌的金融產業績效排名分別為第7位、第13位、第24位、第25位和第30位。

圖3.5.2 中部地區各區域金融中心金融產業績效得分歷期變化
鄭州金融產業績效突出得益于金融產業體量和金融從業人員規模的快速增長。
2017年鄭州金融從業人員達到8.6萬,近3年平均增速高達22.7%,增速排名全國第1位。
2018年,鄭州保險密度為6993元/每人,大幅領先于同區域其他金融中心,排名全國第5位。

圖3.5.3 中部地區各區域金融中心金融產業績效分領域比較
表3.5.3 中部地區各城市金融機構實力評價比較

中部區域金融機構實力整體偏弱,金融機構實力平均得分為23.68分,低于全國28個區域中心的平均水平,僅武漢高于區域平均水平。
本期CFCI金融機構實力排名中,鄭州和合肥分別上升2個和1個位次,長沙下降1個位次,武漢和南昌保持不變。
武漢、合肥、長沙、鄭州、南昌的金融機構實力排名分別為第9位、第14位、第17位、第21位、第24位。

圖3.5.4 中部地區各區域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實力得分歷期變化
武漢金融機構實力優勢主要表現在地方性金融機構和保險類機構方面。

圖3.5.5 中部地區各區域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實力分領域的比較
2018年,武漢擁有2家法人保險公司,法人保險公司資產規模867億元,排名中部地區第1。小額貸款機構達114家,排名全國第5,中部地區第1。融資擔保機構達84家,排名全國第5,中部地區第1。私募基金公司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數量為743家,排名全國第10,中部地區第1。
表3.5.4 中部地區各城市金融市場規模評價比較


圖3.5.6 中部地區各區域金融中心金融市場規模分領域的比較
金融市場規模方面,鄭州在中部地區有顯著優勢。鄭州上升1個位次,排名全國第4,僅次于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
武漢、長沙、南昌、合肥的金融市場規模分別排名第9位、第11位、第14位和第16位。
一方面,鄭州是全國少數擁有全國性金融市場——鄭州商品期貨市場的城市。另一方面,鄭州在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建設方面也具備極強優勢。截至2018年底,鄭州區域股權掛牌公司達5221家,排名全國第5。
表3.5.5 中部地區各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比較


圖3.5.7 中部地區各區域金融中心金融生態環境得分歷期變化
與全國區域金融中心的平均水平相比,中部地區金融生態環境處于劣勢。
武漢金融生態環境得分遠高于中部其他城市,一直處于優勢地位,排名國內第6、區域金融中心第3、中部第1。
長沙、鄭州、合肥、南昌的金融生態環境分別排在第14位、第16位、第23位和第25位。

圖3.5.8 武漢人才環境同28區域中心平均水平的比較
武漢的教育和城市環境在中部地區有顯著優勢。擁有83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9家“雙一流”高校,在校大學生人數達到94.8萬,高校數量和學生人數均排名全國第3,遠高于同區域其他城市。
武漢金融中心的國際化程度方面,經濟外向度、機構國際化、國際影響力均排名區域首位。2018年武漢實際利用FDI總額為109.3億美元,全國排名第4、中部地區第1。

圖3.5.9 武漢金融生態國際化程度同28區域中心平均水平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