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淳”牌誕生

什么是品牌?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很專業的說法是:品牌是人們對一個組織及其產品或服務提供給的利益關系、情感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綜合體驗和獨特印象,是能為特定所有者帶來長期收益的符號化的無形資產。專業的東西往往是最晦澀難懂的,我們最容易理解的是對品牌的中國式說文解字,品是“品質、品味、品德”,牌是“口碑”,首先你自己得出眾,或者價廉物美;另一方面整個消費者群體都認為你有著那樣一些與眾不同的特質。不過,我想人們會更在意品牌的另一個重要特質,那就是精神承載,因為只有它能夠使商品與消費者之間進行心靈的溝通,給商品帶來更高的滿意度。

在進軍夢想的道路上,有這樣一道看起來堅不可摧的意識之墻橫亙在人們面前——在下游商家和消費者看來,千島湖的鰱、鳙魚與池塘、網箱人工養殖的鰱、鳙魚并沒有什么區別,千島湖的水質再好,并不能改變它們是最普通的鰱、鳙魚這個事實,盡管銷售人員磨破了嘴皮子,市場始終無法認同。擺在千島湖漁業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接受現實,要么改變規則。終于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有人提出了為千島湖魚注冊商標的想法。今天看來,注冊一個商標的念頭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意味著千島湖漁業從此由農業思維向工業思維轉變。在工業領域,商標運用廣泛,但在農業領域,由于農產品的經營規模小、經營單位分散、組織化程度低、勞動生產率低,至少在那個年代,尤其是在水產行業,注冊商標還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一般人更是無法想象,一條普普通通的鰱、鳙魚憑什么擁有商標?

一個農產品需不需要一個商標?似乎現在已不是一個問題,但十幾年前,這樣的問題還是會被一些人笑話:“活生生的東西又沒包裝,你把商標標在哪兒?掛在尾巴上嗎?”他們一般會略帶譏諷地提出這樣的質問,很少有人會深刻地思考這個問題。當時,“希望”“通威”這些品牌也是剛起步,但它們幾乎都是先從相對工業化的飼料行業起步,因而也更了解品牌的價值,而千發集團的漁業屬于純粹的第一產業。汪建敏當時的回答是,“以前沒有不等于現在不該有,更不意味著以后不能有。道理很簡單,只要是商品,就可以擁有品牌,工業品如此,農產品也不例外。如果連商標都沒有,又談何品牌?”他堅信,千島湖魚不是隨便的一條淡水魚,它有自己的血統,有自己的身價,有自己的價值主張。

經過反復討論和斟酌之后,2000年初,千島湖魚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商業名字——“淳”。當時注冊的“淳”牌商標屬于第29類活魚類商標,起初有人提出使用“千島湖”商標,已著手和“千島湖”商標的擁有者進行接觸,但沒有成功。后來也有人提出“綠”牌,綠色代表生態健康。不過,很快人們想到了淳安的“淳”,大家一致都認為“淳”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時商標資源是比較豐富的,不像現在想到100個好名字,99個已經注冊還有1個也是正在公示。于是千發集團趕緊對這個商標進行了注冊提交,“淳”牌不僅在第29類進行了注冊,還在其他5大類幾十個品種進行了保護性注冊。

“淳,不澆而沃,布帛廣幅也。”《康熙字典》中對“淳”釋義的字里行間充滿了如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般的意境。這個字首先來源于淳安,同時順著中國文字的特有魅力又可以引發很多美妙的聯想,淳安本身就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新安江漁業和漁民又有很多故事和傳說,“淳”牌能很好地與這些歷史典故結合起來,深深扎根于哺育其成長的這塊土地,隨著品牌越來越響亮,“淳”牌更是淳安人引以為豪的驕傲。“淳”代表純粹、醇厚、純天然等,既包含了區域文化底蘊,同時又凸顯了產品特質。

“淳”牌商標的LOGO造型先后經過幾次大的修改,最早注冊時是一個古篆體的“淳”字,字體筆力遒勁厚重,是公司當時的副總經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王光貴的墨寶,他負責公司的林業事業部,當時還分管著公司的淳魚銷售工作,“淳”牌的整個注冊過程都是王光貴一手操辦的。2001年后,為了突出漁業特點,廣告公司將LOGO設計為一個魚頭的形狀,突出“淳”牌有機魚的憨態可掬,主色為藍色和綠色。在2003年,經過杭州的一家策劃公司的創意,最后確定為現在這個綠葉環抱下的一個美術“淳”字作為正式商標,一直使用至今。如同運作頗為成功的神戶牛肉一樣,千島湖魚有了自己的身份標識,它不再是一個口頭上的地名,而是像一個貴族一樣有了自己的徽章,而在這個徽章上,可以連續進行大手筆的商業運作。從淳安之“淳”出發,到突出漁業的樸素表達,然后再總結提升為一種綠色生態的農產品理念,“淳”牌從無形的地域文化特色化為有形的產品,自身最后又歸于無形企業價值觀,這也是千發集團經營的一次心路歷程和螺旋式的發展和提高。

后來汪建敏談到當年注冊商標的動機時說:“當時全國淡水魚都是粗放經營,從河流、湖泊中捕撈上來后,就運到就近的農貿市場或水產市場銷售,這種模式下的魚類產品附加值低,單位成本高,且不易保存。千島湖魚雖然是非常平常的淡水魚,但因為千島湖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可以注冊商標做品牌的可能,原來價格低廉的淡水魚完全有可能轉化為‘黃金魚’。”從賣鮮魚到賣活魚,從無名無姓到注冊“淳”牌,此時的千島湖魚猶如點亮了眼睛,開始了新的征程。它并沒有停歇,在以后的幾年里,“淳”魚又先后成為浙江省著名農產品商標乃至中國馳名商標。如果說最初注冊商標是為了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那么之后就是捍衛身價的保衛戰了。

“中國馳名商標”證書

“淳”牌商標創意完成以后,千發集團接著就導入了VI系統,主要思路是在幾個產業分支中使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別。由于當年太陽神品牌的成功,國內許多企業都花大價錢聘請策劃公司進行VI設計和導入工作。實際在千發集團,對VI系統的執行并不是全盤接收,屬于“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改”。幾年后我們再翻開當年設計的那份沒有定版的VI手冊時,我們會發現除了LOGO,其他品牌視覺元素和現在大相徑庭,真正采用的很少。我曾思考過這個問題,是不是因為千發集團是一家農業企業,在執行上無法一以貫之?最后我發現,許多企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VI運用方案中許多內容當時來說就已經屬于紙上談兵,品牌宣傳的核心目標是市場需要和表達營銷意圖,而這兩項都很難事先預估,從市場出發的VI設計和貫徹,也許是最為務實的辦法。

當然,僅有一套VI才算剛剛開始。在2003年,“淳”魚又擁有了一道新的“護身符”——原產地保護。從世界范圍看,原產地保護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法國是這一制度的發源地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原產地保護產品是波爾多地區的葡萄酒。原產地保護不同于商標,具有極強的地域性。商標一旦受侵害,受損的只是一家企業,而原產地保護涉及面廣,法律保護效力更大,掌握尺度更嚴格。實際上,申請原產地保護也是一種區隔戰略,為日后千島湖魚的品牌運作埋下伏筆。

關于品牌,雀巢公司前董事長彼得·布萊貝克曾有這樣一段論述:“在技術統治一切的年代里,它——品牌帶來了溫暖、熟悉和信任。它還能創造出一種歸屬感,在一個沒有宗教的商品世界里,它為我們提供信仰。它定義出我們是誰,而且還向與我們有關的人發出“我們是誰”的信號。”應該說,這段話恰如其分地闡述了品牌的意義和價值,也是中國特色農業的必由之路。如果說美國是站在品牌上的國家,那么美國的農業品牌則同樣不容忽視。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農業出口大國和農產品品牌大國,諸如“艾達華土豆”“美國大蒜”“華盛頓蘋果”“綠巨人”“新奇士橙”等農業品牌不勝枚舉,而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了“一村一品”與精致化的戰略,將農業品牌作為國家品牌打造的一部分,幾十年來堅持不懈。

農業部首批“中國名牌農產品”證書

應該說,“淳”魚問世并不是一時的沖動當時這家公司已經意識到“千島湖”是品牌運作的前提,更重要的是,隨后佐之以一系列高超的品牌運作,千島湖魚的想象空間無限。這或許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好水出好魚,物以稀為貴,一旦重新改變產品在消費者頭腦中的認知,并建立新的識別系統后,它的差異化則將源源不斷地釋放出無窮的威力。此時的農產品本身品質并沒有多大的變化,但如果有人賦予了它嶄新的故事,那么商業的魔方將開始轉動。

基于此,后來有人將2000年稱為中國淡水魚的品牌元年,這種評價并不為過。但實際上,商標的注冊不等于品牌的打造,真正的品牌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字標簽,也不是一個抽象的“LOGO”,而是一個漫長的歷程。

到此時,“淳”魚的誕生預示著企業的經營重心終于從計劃走向市場,從生產走向顧客,圍繞著嶄新的品牌之魂,經營者將展開持之以恒的一系列運作。在這個新的舞臺上,一條更大的“魚”將浮出水面。此后,“淳”魚從未停歇過對品牌價值的追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南宁市| 阿拉善盟| 望谟县| 孙吴县| 阜平县| 苍南县| 通辽市| 苏尼特左旗| 巫溪县| 瑞金市| 莒南县| 南阳市| 高碑店市| 皮山县| 罗田县| 曲阜市| 黔南| 大渡口区| 浑源县| 辽宁省| 盐亭县| 宁津县| 湘潭市| 龙岩市| 丽江市| 吉安市| 扶沟县| 翁源县| 安阳县| 友谊县| 天峻县| 穆棱市| 嘉义市| 新邵县| 阿荣旗| 腾冲县| 疏勒县| 景洪市| 西吉县|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