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4 效價事件與跨期決策

首先要明確,效價事件對于跨期決策來說,屬于一種外部因素,更具體地說,是決策時的一種背景因素。本研究發現,在涉及事件與跨期決策關系的已有研究中,事件可以按照發生的時間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發生在決策以前的事件。決策者讓被試者依靠回憶喚起對事件的感知,再去進行跨期決策。例如,Jin Zhen(2011)發現汶川地震會影響跨期決策。DeSteno(2014)等通過讓被試回憶過去經歷來誘發其中性、高興或感恩情緒,而后完成跨期選擇任務。結果發現誘發感恩的情緒可以讓個體變得更有耐心,更多地作出有利于未來的決策。

第二類是決策時正在發生的事件。例如,Laibson(2001)發現當社會經濟呈現嚴重通貨膨脹,人們的跨期選擇行為表現為更高的延遲折扣率。

第三類便是發生在未來的事件。如周冰心(2012)、李愛梅(2016)、Frank May(2017)、吳冶嘉(2016)、Liu和Feng(2013)等都將未來事件納入了對跨期決策的研究中去。但他們研究的未來事件在性質上依然有所不同。周冰心(2012)認為事件可以作為時間的填充物,設置了“現在的180元”與“一星期后的200元”兩個選項,當在small-sooner的近期選項及larger-longer的遠期選項(以下簡稱“LL選項”)時間間隔內安排效價事件時,填充了消極事件的被試更傾向于選擇近期選項。李愛梅(2016)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事件過多,會造成個人的“時間貧窮”,引發注意力資源不足及行為控制力的減弱,在跨期決策中會更加偏向于近期選項。Frank May(2017)設置了“2.75美元14天普通配送”與“11.75美元2天加速配送”的選擇,發現當14天內填充了更多的事件時,理性決策的消費者會將事件當作時間的線索從而有更長的時間感知,更多地選擇加速配送,而感性消費者會被事件轉移注意力從而更有耐心,更多地選擇普通配送。吳冶嘉(2016)讓被試者想象獲得獎學金、無法正常畢業來喚起被試者的預期情緒,再進行“今天d元還是N天后d'元”的選擇,發現積極預期情緒下個體更愿意等待,從而更傾向于選擇延遲的大獎賞。Liu和Feng(2013)的研究也指出,對未來事件的預期想象通過影響個體的預期情緒進而影響時間折扣。具體表現為,積極預期想象誘發的積極預期情緒會降低時間折扣率,而消極預期想象誘發的消極預期情緒反而會升高個體的時間折扣率。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發現,事件是跨期決策的一種影響因素。其中,對未來事件的已有研究主要從兩個角度切入,一個將事件作為未來時間的填充,探討消費者對這段具體數字指代下時間的感知以及對相應的跨期決策的偏好;另一個將事件作為情緒的喚起材料或想象材料,事件在時間上與跨期決策并不存在直接聯系,對跨期決策的影響通過情緒傳遞并實現。而事實上,事件還可以存在于LL選項附近,并充當時間的指代詞。如“現在結算工資100元”與“緊張的期末考試之后結算工資120元”。面對此類跨期決策,事件發生的時間會成為決策框架內時間感知的重要參考,而不同效價的事件則會對消費者時間感知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跨期決策。這種決策框架在現實中屢屢出現,但研究此間關系的文獻卻不多。事實上,由于事件與決策間時間聯系的存在,其對跨期決策的影響與前兩個角度可能會截然不同。例如,與預期想象及預期情緒相比,事件與決策間的時間聯系可能會加強消費者對時間的感知,從而影響跨期決策,弱化其中情緒對跨期決策的影響。而本研究與填充類的事件研究的區別將在下一小節中詳細敘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爱县| 东源县| 酒泉市| 和静县| 东宁县| 南康市| 南华县| 昌吉市| 黄龙县| 疏勒县| 台南市| 广灵县| 靖宇县| 呼玛县| 黄浦区| 邯郸县| 铜梁县| 右玉县| 西盟| 万安县| 嘉鱼县| 西峡县| 绥芬河市| 广东省| 连山| 岗巴县| 合水县| 扬中市| 禄劝| 谷城县| 开原市| 麟游县| 峨眉山市| 山东省| 酒泉市| 阳新县| 嘉定区| 什邡市| 上虞市| 老河口市|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