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是關于耳朵聽到的情況,反饋給大腦的一種身體的自然反應。耳朵需要把所有的語言聽清楚,還要根據所聽到的聲音的輕重變化,緩急變化,來分辨所說的內容,內容只是聽的聲音的具體的事物,聲音有音量的大小,有輕柔的聲音,有細膩的言語,這些關于聲音與內容的變化關系,都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各種體現。
古代有些練習武術的人,也會練習聽聲辨位的能力,當然現在一般也沒有這么直接的練習了,現在只能是聽聲音而知道聲音氣息的強弱,聲音的背后的邏輯是關于清楚表達的邏輯,是準確表達關于具體內容的事實狀態,還是由個人的主觀的狀態去表達語言的,這些都是影響著聽者的各種現實因素。
要從表達者所說的話里找到關鍵的內容,以此理解關于表達者所涵蓋著的意思表示,以及理解表達者直接的意思表示和隱藏著的意思表示,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表達同樣的內容,以怎么樣的的語言邏輯和先后順序表達出來的內容也會有不同的含義。
傾聽就是要聽出來具體的真實的情況,當然許多語言表達者表達的內容不是那么清楚和明確的原因是關于利害關系的掩蓋和隱藏,不想直接表達出清楚的直接的意思就是為了話語的圓滑而設計的,所有圓滑狀態的語言就是為了獲取對自己有利的方面而設計的,涉及到關于利益的損益狀態的話都是需要用圓滑的方式來修飾,這是為了避免不利的直接確定的言語的狀態的直接出現。
傾訴者與傾聽者還是有許多區別的,傾訴者是關于訴說的話語,訴說的內容,所有的訴說都是帶著傾訴者的主觀意識形態的言語。
分辨傾訴者的主觀意識和客觀意識的狀態是需要以事實為依據作為比較的。傾訴者的主觀意識是關于態度的和關于情緒與情感的,越客觀的意思表示就越接近真實的情況,越是帶著個人的喜好而評判的這個也是根據個人的興趣而有所不同。主觀的意識就是把關于個人的思想狀態的主觀的意思通過需要的方式表達的狀態。當然有時候可以提現主觀意識的不僅僅是通過語言的表達,還有通過行為的表達。行為是表達意識的一種最為直接的體現。
關于討厭的表達方式,關于喜歡的表達方式,都是可以從行為中體現的。語言與行為都是需要統一的,很少人能夠把語言與行為分別開來表示,相對理性的人還是可以做到的。
其實現實也是很清晰的,保持距離,回避現實,不多說話,躲避更多的交際與交流,減少互動過程等等外在的行為舉止的距離感是很容易形成的。
但是內心是否能夠有相互的共同理解的感知,共同的理性的認知,共通的智慧的處理方式,恰當的言辭,合適的言語,很多時候都是無法完全表達內心的真實意思,因為有時候內心也是混亂的狀態的。
內心會因為感到恐懼,感到不安,感到害怕,感到無助,感到絕望,感到失落,感到悲哀,感到難過,感到傷心,感到傷感,感到孤獨,感到寂寞,感到失望!這些都是一些相對于不利的情感因素,相對的比較明顯的不利的情緒狀態!
相反的內心也會有另一種感覺也會因此感到陽光、正氣,善良,勇敢,正義,公平,公正,正直,歡喜,喜悅,開心,快樂,幸福,美滿,信任,支持等等,比較有利的情感因素,有利的情緒!
慢慢的也會內心平靜,內心的心緒處于穩定的狀態,沒有情緒的起伏,沒有情感的變化波動。這種接近理性的狀態,接近智慧的狀態的恰當與和諧的平靜如水的內心,與寧靜的思緒。
當然也有直接的感性的狀態,執著的力量,純粹的能量,深沉穩重的力量,直接更為渾厚的內心情感的交流,真摯誠摯的情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