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元宵和湯圓只是名字不同罷了?
- 看看吧,你知道的那些都是錯誤的:告訴你生活中的錯誤常識
- 紀小云
- 635字
- 2020-10-22 17:47:16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這天除了看花燈、猜燈謎,還要合家團聚吃元宵,寓意新年團圓甜蜜。是故,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這是漢民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一個以食物命名的節日。元宵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說到元宵,不少小伙伴都以為元宵就是湯圓,只不過是南北方居民的稱呼不同罷了。實際上,這兩種食物雖然在原料和外形上差別不大,但卻是兩種東西。
元宵所使用的糯米粉非常講究,必須將糯米泡后再用石碾子磨制、過籮方可使用。由于用的是濕粉,所以“過籮”時篩子最多只能80目,比較粗。然后放好餡料,手工搖制。餡料必須是硬的,可以加入各種果料,所以吃起來有“咬勁”,果香和米香濃郁。一句話,元宵是“滾”出來的。
而湯圓則是包出來的,做法有點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放置幾小時“醒”透。然后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里備用。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餡料也更為豐富,這是兩者的重要區別。
濕糯米粉黏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即可做成湯圓。做得好的湯圓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
說到這里,小伙伴們應該大致明白了。元宵和湯圓的原料、外形雖然差不多,但制作工藝差距大了去了。所以說,這是兩種食物。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這兩食物的主要成分都是糯米,而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餡料無論甜咸都屬高熱量、高油脂的東西,患有胃腸道疾病、腎病、慢性胰腺炎、消化能力較差的老年人和兒童、體重超重者,應少吃或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