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品讀李白
  • 安旗 閻琦
  • 4171字
  • 2020-10-22 15:48:12

含蓄賾幽與比興傳統

比興言志,源于《詩》《騷》,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優良傳統,歷代詩人或多或少有所繼承和發揚,而在李白詩歌中尤其具有重要意義。了解和掌握李詩善于比興言志這一點,將有助于掌握李詩的命脈。

前文說過,李詩富于氣勢的表現之一是感情抒發的透徹、淋漓盡致,這是一部分李詩的特點。李詩也有感情表達十分含蓄、隱蔽的時候,他將真情實意很深地包藏起來,并不急于裸露無遺地坦然公布,讀者應在做一番探賾訪幽之后,始能完全理解。含蓄、隱蔽并不等于含糊、隱晦,它既是李白對古典詩歌比興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也是在特定情況下表達特殊情緒的需要。

對于李詩富于比興這一特點,前人早已指出過。譬如李陽冰《草堂集序》謂李白“凡所著述,言多諷興”。胡震亨《李詩通》謂李白樂府“連類引義,尤多諷興,為近古所未有”。王夫之《唐詩評選》對李詩特以“深”字標出,“深”就是深于興寄之意。魏源為陳沆《詩比興箋》所作《序》中也說:“阮籍、傅休奕、陶淵明、鮑明遠、江文通、陳子昂、李太白、韓昌黎,皆以比興為樂府琴操。”對李詩的比興之作,前人也有所闡發。譬如蕭士赟在《分類補注李太白集》中的箋釋就頗有一些真知灼見。唐汝詢在《唐詩解》中對李白某些篇目的苦心孤詣也有所發明。陳沆《詩比興箋》收李詩五十七首,雖然對個別作品的分析失之牽強附會,有“泛政治化”傾向,但對多數作品的秘旨深意都做了有益的探討。雖然如此,前人對李詩深于“諷興”這一特點還未予以更充分的注意,不少重要作品中的比興之旨尚未發現,或有所發現而揭示得不夠準確、不夠深透。更重要的是還沒有把這一特點同李白的創作思想聯系起來加以闡發,從而說明這一特點的重要意義。

李白的詩論雖然很少,但稍加整理即可約略窺知其基本創作思想。

孟棨《本事詩》云:“白才逸氣高,與陳拾遺齊名,先后合德。其論詩云: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其三十五(“丑女來效顰”)也是他的重要詩論,其基本觀點是標舉《風》《雅》正聲,復以古道,反對梁、陳頹風及其在當時的余波。

李白為其好友崔成甫詩集《澤畔吟》撰《序》,《序》中對《澤畔吟》作了高度評價,云:“觀其逸氣頓挫,英風激揚,橫波遺流,騰薄萬古。至于微而彰、婉而麗,悲不自我,興成他人,豈不云怨者之流乎?”“微而彰、婉而麗”云云,實際上正是李白創作方法的“夫子自道”。

李陽冰《草堂集序》對李白詩歌做出“凡所著述,言多諷興”的評價之后,接著說:“盧黃門云:陳拾遺橫制頹波,天下質文,翕然一變。至今朝詩體,尚有梁、陳宮掖之風,至公大變,掃地并盡。”這就是孟棨所說的“(白)與陳拾遺齊名,先后合德”的由來。“先后合德”的意思就是陳子昂與李白的詩歌主張一致,有共同的反對和倡導的對象,其詩歌的摧陷廓清作用也是一致的。陳子昂的詩歌理論,集中反映在其《與東方左使虬修竹篇序》中的一段話,序云:“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詠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

把以上幾條資料聯系起來加以體味和思考就可以發現,陳子昂與李白共同的詩歌主張是:要以《風》《雅》正傳廓清梁、陳頹風。其所以有此必要,是因為梁、陳頹風“彩麗競繁,興寄都絕”,“艷薄斯極”。既然梁、陳頹風之“頹”關鍵在于“興寄都絕”,那么所謂《風》《雅》正傳之“正”即在于比興言志,使詩歌具有褒貶美刺的作用。陳子昂和李白高舉的都是“復古”的旗號,所復之古即使詩歌恢復比興言志的傳統,其實質是革新的。

由此可知,李白詩歌的富于比興不是偶然的,不是無意識的,也不僅僅是一個表現手法的問題,它是李白創作思想的體現,是他有意識的追求。

掌握了李詩比興言志的特點,特別是領會了李白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的重大意義,我們就會發現:李白寫高山大川、風花雪月、奇禽異獸、醇酒美人、神仙幻境以及其他一些似乎遠離社會、遠離現實、遠離政治的事物,常常不是他真正的創作目的,而是他的比興手段。他或借大鵬展翅抒發他的壯志凌云,或借行路艱難形容世途坎坷,或借仙山幻境象征人生經歷,或借生離死別寄托遠竄之苦,或借日月之蝕預言國運。大量的歷史題材是他借古諷今的手段,屢見不鮮的男女之情往往是他孤臣孽子之心的反映。正是在這些表面上遠離政治的事物中,李白寄寓著他強烈的政治熱情。正是由于豐富多彩的比興手段的運用,李白寫了一大批政治抒情詩。例如《長相思三首》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雖然李白寫過不少的愛情詩,而優秀的愛情詩也可以傳之不朽,但《長相思》這一首卻不是愛情詩。深刻地理解這首詩的含義,必須和李白開元間一入長安聯系起來,必須和李白此期其他詩聯系起來,必須和屈原《離騷》中求女的傳統寫法聯系起來。《長相思》所表述的,是他徘徊于魏闕之下而報國無路的心情,這種心情如此強烈,令他為之“摧心肝”,唯有用男女相思才能寫透、寫足。

試讀下面一首寫草木的詩:

嘉谷隱豐草,草深苗且稀。農夫既不異,孤穗將安歸?常恐委疇隴,忽與秋蓬飛。烏得薦宗廟,為君生光輝?(《感興八首》其八)

這當然不是在寫草木。詩中的“嘉谷”,以寓在野的賢良之士,“豐草”則是蕓蕓眾生,“農夫”則是簡拔人才的皇帝和左右輔佐之臣。蕭士赟評云:“嗟乎!士懷才而不遇,千載讀之,猶有感激。”(《分類補注李太白集》)

下面是一首寫禽鳥的詩:

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玉樓珠閣不獨棲,金窗繡戶長相見。柏梁失火去,因入吳王宮。吳宮又焚蕩,雛盡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憶故雄。雙飛難再得,傷我寸心中。(《雙燕離》)

詩中的“柏梁”“吳宮”就暗示此詩不是一般的禽鳥詩。只要了解李白的生平,就會想到詩中所寫指永王璘事件以后,自己遭冤枉、坐監獄、被流放,和妻子兒女生離死別、天各一方的事。永王璘事件是皇帝與其弟爭奪權位殘酷斗爭的結果,“吳宮”焚蕩,禍及無辜的燕巢,這在當時是人人盡知而又不能明言的事,在特定的環境下,李白只好借雙燕以比興言志,婉曲地表達他血淚一般的控訴。

下面是三首寫女性的詩:

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皓齒終不發,芳心空自持。由來紫宮女,共妒青蛾眉。歸去瀟湘沚,沉吟何足悲?(《古風五十九首》其四十九)

燕趙有秀色,綺樓青云端。眉目艷皎月,一笑傾城歡。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風寒。纖手怨玉琴,清晨起長嘆。焉得偶君子,共乘雙飛鸞?(《古風五十九首》其二十七)

綠蘿紛葳蕤,繚繞松柏枝。草木有所托,歲寒尚不移。奈何夭桃色,坐嘆葑菲詩。玉顏艷紅彩,云發非素絲。君子恩已畢,賤妾將何為?(《古風五十九首》其四十四)

從字面上看,第一首寫因色美而遭妒,第二首寫女性盛年未嫁,第三首寫盛年被棄,實際上并非如此。蕭士赟評第一首:“此太白遭讒擯逐之詩也。去就之際,曾無留難,然自后人而觀之,其志亦可悲矣!”評第二首:“懷才抱藝之士,惟恐未能見用,而老之將至。”(《分類補注李太白詩》)王琦評第三首:“古稱色衰愛弛,此詩則色未衰而愛已弛。有感而發,其寄諷之意深矣!”(《李太白全集》)都可以稱得上是獨具慧眼。陳藻《讀李翰林詩》云:“莫怪篇篇吟婦女,別無人物與形容。”這就是李白屢屢借婦女以寄意的苦心所在。李白集中有《幽澗泉》詩一首,是李白自制的琴曲歌辭,詩云:“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客有哀時失志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澗泉,鳴深林。”詩寫琴聲,實喻詩心,也即是說,詩中寫的雖是幽澗、流泉、松風、愁猿,但傳達的主旨是“哀時失志”,讀者對詩人苦心所在的領會,賴于對詩人“寫聲發情”的“妙指”的感受。“妙指”,在這里應指其比興的手法。

按這樣的方法去理解《蜀道難》,《蜀道難》就不是簡單的山水詩所能概括。與李白此期的《行路難》等詩聯系起來,它應是李白一入長安尋求政治出路失敗以后“哀時失志”心理的反映,是李白出蜀以來艱辛經歷的寫照,是他凌云壯志初受重創而發出的悲憤交加的呼號。詩中跋涉在畏途巉巖間的旅人就是詩人自己。《夢游天姥吟留別》也不是簡單的游仙詩或山水詩所能概括。這首詩作于李白待詔翰林去朝之后,將它與我國詩歌中借游仙以抒懷寄意的傳統聯系起來看,就可以體會出詩中從入夢到夢醒的過程,那種種可欣可羨亦復可驚可怖的幻境,實際上就是李白從奉詔入朝、待詔翰林到終于被放還的經歷。詩中可驚可怖的場面,正是當時來自楊貴妃、高力士、張垍等權貴人物讒言中傷后在詩人心中留下深刻創傷的反映。陳沆《詩比興箋》評此詩云:“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萊宮殿,有若夢游,故托天姥以寄意。”正因為此詩是寄意之作,所以詩末出現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一篇之警策。這兩句的出現,不是天外飛來,而是從心中涌出,直抒胸臆。

又如《梁園吟》《襄陽歌》《將進酒》等,雖非純用比興,也是兼用比興或暗用比興。《梁園吟》借訪古抒發一入長安后失敗的悲哀。《襄陽歌》借及時行樂、放蕩不羈,揮斥干謁韓荊州后的憤懣。《將進酒》借置酒高會暢寫心曲。這些詩表面上都多有及時行樂的句子,所以常常被誤解為糟粕或含有糟粕成分。如《南軒松》《空城雀》《天馬歌》等大批詠物之作,如《妾薄命》《夜坐吟》《秦女卷衣》等閨怨、宮怨詩,如《越中覽古》《蘇臺覽古》《古風五十九首》其三(“秦王掃六合”)等一批詠史之作,都不是單純的詠物、閨怨和詠史之作,都是李白比興言志手段的反映。“微子悲殷,實興懷于黍離;屈平哀郢,亦假助于江山”(黃侃《文心雕龍札記》);“天地間形形色色,無非詩也”(魏源《詩比興箋序》);“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這就是比興言志的詩歌傳統。李白是這個傳統的優秀繼承者和發揚者。李《集》中,以比興而言志的政治抒情詩很多,可以說,掌握了比興言志這一特點,就基本上掌握了李白;而忽視了這一點,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李白。過去對李白評價不夠,甚至誤解他、歪曲他,一個重要原因即在于忽視了他在繼承和發揚比興言志這一傳統方面的苦心和實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土默特左旗| 图片| 盐城市| 大宁县| 桂林市| 临安市| 清苑县| 南康市| 青海省| 都昌县| 麦盖提县| 泰宁县| 天峨县| 巴楚县| 柳河县| 上杭县| 巨鹿县| 安丘市| 七台河市| 伊金霍洛旗| 长治县| 金溪县| 宜黄县| 穆棱市| 西乌珠穆沁旗| 巩义市| 巫山县| 张掖市| 积石山| 乌鲁木齐市| 公主岭市| 金塔县| 瑞安市| 华坪县| 巫山县| 沂源县| 湘西| 思茅市| 溧阳市|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