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有邰古國(二)

周人的這一說源于兩個事件,一是伏羲之母華胥氏踐巨人足跡而受孕,二是殷商統治者為了統治的需要,將自己的祖先契的母親簡狄說成了帝嚳的妃子,周代統治者也加以效仿。

周人的祖先棄,因發展農業有功,舜便將有斄氏的地盤封給他,將其地易名為有邰,給棄賜封號為后稷,別姓為姬,從而有了有邰氏國,成為整個姬姓王朝的祖業。

1200多年以后,有邰氏國成了當時最為富饒的方國,這時的首領,便是周文王姬昌的爺爺,姬亶(dān)父,后人尊稱古公。而在這時,整個家族的命運發生了逆轉。

而這個逆轉,與一次乞討行為有關。

當時農歷三月左右,正是給地里的莊稼除草的時候,在有邰氏國的北邊,來了一支500多人的隊伍。他們中有的扶著老人,有的抱著小孩,有的小孩用嘴含著指頭,冒著鼻涕泡泡來了,他們不是來要飯的,他們是來打劫的,是的,來打劫的,已經走了近300里地了。

這一族人,為北狄中的一支,當時的中國的各族群,如果以秦川為中心,順時針來說,正北方為北狄,東北方向為黎民,正東方向為東夷,東南方向為百越,正南方向為南蠻,西南方向為三苗,正西方向為西羌,西北方向為西戎。中部為華夏。北狄中的這一支,后來便是白狄的祖先,即傳說中的中山國的祖先。

每年的二月底,是他們最艱難的時節,外少野獸,內缺存糧,他們舉族外遷,舉國搶劫為生。

在地邊干活的古公他們抬頭看時,發現有數百人衣衫殘破,垢面亂發,立于面前。古公言道:“速備飯食。”

對方中有一頭領模樣的人說道:“我們不要吃一頓的飯食,我要你們的糧食。”

古公道:“先安排吃飯。”便命人做飯,讓眾人填飽肚子。等眾人吃飽后。他站在高臺之上與大家朗聲說道:“經查有糧食18?000余步(當時的糧食計量單位,一步為現在的400斤左右),其中,我族人一年的口糧為9000余步,留來年糧種100步,進貢1500步,還余7400步,取出其中700步,贈與該族,作為一年口糧及糧種。”

白狄人歡呼不已,邰國人不言。

古公道:“天下糧食,養天下萬民,如今我族已富足有余,取小頭而馀他族,勝過堆倉翻曬。”

第三年春,他們又來了,不過,這次來了有1500余人,多了好多青壯年。

古公像往常一樣招待,但沒有提送糧食的事。

飯后,白狄首領道:“我覺得這塊地方挺好,人也挺好,我們留下來。

要知道,這是有邰氏國的封地,另一個國的國民留下來,無異于侵略。

古公笑問道:“如何留下來?

“你退下來,我做主。”

“為什么?”

“因為我們想留在這個地方吃飯。”

古公不言,笑著走出去,命人將各部族長老召集起來,告訴他們,白狄人想留在這兒,與我們一起種地,從此安居,我退位,他們來做主。

族長們義憤填膺,準備召集人開戰,滅了白狄。

古公道:“我族人有青壯年4000眾,對方青壯者1000人,此戰必我勝,然勝之后,我族人必定有數百人死傷,對方有近千人死傷,到底是為了什么?為了糧食么?不是,我們不缺糧食。為了土地么?不,這兒的土地多處荒廢,有的是容人之處。那么為的是什么?”

眾人不言。

古公又道:“如果說,抵抗白狄,是為了我族人活得更好,可我族人死傷大半,勝之后,有何功業可言?如果說為了保護糧食與土地,土地與人的性命相比,到底哪個更重要?

“既然這些都不值,我們為什么要開戰?為了我的野心,我的地位?只有開戰,才能保住我的地位,因為白狄人的條件便是,要我退位。

族中有長老道:“我們信得過你,信不過狄人。

古公笑了笑,接著言說道:因為你們信得過我,我便鼓動眾人與白狄人為戰,以數百人的性命,來換取我的地位與權力,我今后還有什么臉面,如同圣人一般,站在族人面前?我退下來,照樣可以為族人出謀劃策,只是首領不是我而已。”

不等古公說完,族中多人站起,大聲說道:“反正我信不過白狄人,情愿一戰。”

晚上,古公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叫在一起,說:“觀今日之事,利害皆在我一人,我唯有一法,方可消此族難。”

第二天晚上,他帶著三個兒子和家人隨從,備好必用之物,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有邰氏國。

第三天早上,人們發現古公一家人悄悄地離開了,為了化解那場即將因他而生的戰爭。

整個有邰氏國的人開始尋訪古公一家人的下落。

后有人說,見他們一家人渡過渭水、漆水、沮水,一路北上,到達了豳地(今天的陜西彬縣、旬邑、正寧一帶),豳地也為姬姓家族的勢力范圍,古公到了這里,名正言順地成為這里的首領。這豳地原本不是有邰氏國的封地,而是300年前,后稷的后代公劉,因為夏朝的衰亡,不得不離開有邰氏國,便帶人來到涇水流域的豳地,建立豳國,成為臨時避難之地,直到商代穩定之時大部遷回有邰氏國,只留一小部,仍留守豳地。

得知古公到了豳地,有邰氏國民相互商量,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搬國。

你可以想象八九千人同時舉國搬遷,會是何等壯觀的場面。一路上,碰上疑惑的路人,他們便將古公的故事講給他們聽,甚至有的路人回家,帶著一家人,投奔豳地而來,在他們的心中,古公才是真正合格的管家,而不是欺壓百姓的君王。

世界上第一批大規模移民潮爆發了,沒有人愿意離開自己的祖居之地,除非那里已不適合生活。

白狄人占有了整個有邰氏國,但有邰氏的人都離開了,過了沒幾個月,白狄人撤走了,留下了一個空空的有邰氏國。

沒得到國民支持的政權是無法長時間存在的。

但古公卻因禍得福,當地平線上多出一個個小黑點,那一個個小黑點慢慢移近,再一看,是自己的鄉親國民,他們攜幼扶老而來。古公一家人唯有回頭拭淚。

二十年后,豳國國民達到十多萬,這其中包括附近很多方國居民的移民前來。

當古公的孫子姬昌出生后的第二年,古公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舉國回遷,遷回有邰氏國。

他們再次從漆水和沮水匯合的地方渡過,然后人分兩路,一少部分人遷回有邰氏國,另一部分人遷到岐山下,建成岐山城邑。并且將分手地方的水名,改為姬水,以此感謝豳地周邊的漆水和沮水對姬姓家族的養育之恩。

再次回到有邰氏故國的居民,再也不用擔心狄人的侵占。重新修葺故地,當時的有邰氏國的地方,包括今天陜西武功、楊陵、扶風、眉縣的成片區域,此后經過四十年休養,這里庭院相接,院外繁花隱約,院內多有繁華更勝他處。

當時家家戶戶院子內外,多種有核桃果樹,殼極薄,多為從終南山中移植而來(很多書上說核桃是漢代張騫通西域時傳入中國,實屬于有誤,3000年前的終南山中,便有核桃樹存在)。唯有一戶人家,院前院后卻無核桃樹,往往是種出來長幾年,不等結果便死。這二十年中,家家戶戶綠蔭果香,唯有此家院中無其他雜樹,主人只得在院內種其他果樹,亦不見好。

后來有天早上起來,見院門口坐一老者,身邊放一小筐,筐內放鮮桃七顆,手中拿一顆,邊吃邊看遠處。見主人開門,便問能否借口水喝。夫妻二人好生奇怪,這人有桃子吃,還要要水喝。心里雖這么想,卻仍是跑去舀了水來,遞與老者,老者用左手接過,一飲而盡,笑言道:“這杯水喝過,就該上路了。”

說著,還了木勺轉身便走。二人轉身放了木勺,眼睛無意間掃了一眼,發現那筐子還放在原處,便急呼老者,想告訴他忘記桃子了,誰知那老者竟然已沒了蹤跡。

筐里有7個桃子,外面還有大半個老者吃余下的,奇怪的是那大半個桃子的中間桃核位置是空的,不知道是被那老者拿走了,還是這桃子本來就沒有核,而且這桃子,粉粉白白,是當地從未看到過的。

第二天,二人好奇之下,將七個桃子全部吃掉,發現每個都是有桃核的。他們便將那桃核種在院內。

第二年,他們生下一個女嬰,而那桃樹也長出嫩芽來,從第五年開始結果,一年繁花勝似一年,從未間斷。這一過,便是十多年。

有邰古國

繁花折了樹枝 雨滴濺腳涼

夜夢連連 幾番張望

窗紗如飄裳

床頭空落

捻裘近肩 肩更長

一聲輕嘆

執燈照書

不見 舊時模樣

古鐘聲落 磬難應

誰知平仄揚

千年一覺 繁花散盡 背影空環廊

芭蕉葉翠惹紅妝

近前無語語天涼

淺笑眸轉啟唇不語眼相望

卻言芭蕉遇雨聲茫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唐河县| 浙江省| 绵竹市| 怀宁县| 阜宁县| 田阳县| 蒙阴县| 墨江| 周宁县| 昭通市| 洛阳市| 土默特右旗| 乌苏市| 汾阳市| 自治县| 新疆| 广宗县| 荆门市| 汝南县| 盐亭县| 广河县| 扎囊县| 甘泉县| 红河县| 霍邱县| 无棣县| 安远县| 鄂尔多斯市| 大姚县| 湘潭市| 霍邱县| 高雄市| 贺州市| 马关县| 青阳县| 赞皇县| 武胜县| 即墨市| 敖汉旗|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