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信王又出事了
- 我,朱由檢,只想躺平當王爺
- 陳道儒
- 2568字
- 2025-07-16 08:20:00
就在朱由檢一行人前往西安時,幾天的時間,陜西的奏本飛快送往京城。
乾清宮,王體乾慌慌張張跑進來,“皇爺,皇爺,陜西來報。”
一聽到陜西再看王體乾如此慌張的模樣,天啟心里咯噔一下,放下手中的奏本,下意識起身輕喝道:“什么事?”
“皇爺,陜西巡撫上奏,有妖教數百人趁信王殿下抵臨延安,意圖刺王殺駕,幸好最后成功擊退那群匪徒?!?
天啟腦袋嗡地一聲,踉蹌地跌坐在椅子上,“信王,信王如何了!”
王體乾心有余悸,連忙給皇帝順氣,“皇爺放心,奏本說信王賴錦衣衛護衛,這次有驚無險,不過袁側妃為了保護信王受了不小的傷?!?
說完將奏本遞上來,同時還有朱由檢送來的密奏。
天啟先拿起密奏看了起來,密奏上,朱由檢說得就很詳細了,包括洪承疇閻應元方正化等人的情況,公平公正,沒有一絲偏袒。
最后還說,洪承疇的奏本是自己授意的,希望皇兄不要怪罪他們,這次會發生這種事也是自己過于輕浮,沒有提前意識到危險。
也請皇兄不要擔心,他沒受什么傷。
之所以還要多此一舉,冒著得罪洪承疇他們上這個密奏,一來是朱由檢這個身份還是比較敏感,二來也是當天不僅很多錦衣衛都在,方正化也在,這件事可不小,他們一回京肯定要被盤問,自己也是先給皇帝打個預防針。
果然天啟看完朱由檢的密奏眼皮直跳,從密奏上看,要不是王承恩聽到風聲及時趕過來,指不定這個不聽話的弟弟就遇刺身亡了。
“洪承疇這個巡撫是怎么當的,竟然讓信王擔這么大的風險。”
“皇爺息怒,還好祖宗保佑,殿下沒什么事。不過這妖教潛入大明刺殺親王還是過于聳人聽聞了?!?
洪承疇的奏本是通過通政使司呈遞,王體乾自然是知道內容的,洪承疇在奏本里說得好聽,說什么這一切都是妖教太狡詐,他們也完全沒有意料,陜西和延安當地的官員自然是沒錯的,信王以及親隨也都是沒錯的,要說有錯,那都是我洪承疇的錯。
這種話王體乾當然不會全信,不過最終結果是好的,刺王殺駕沒有成功,信王沒有出事。
當然了,百官也都知道了。
王體乾說得不錯,百官嘩然,一個啥也不是的妖教,潛入兩三百人就敢刺殺親王?
這能忍?
甚至已經有不少朝臣在寫奏本了,希望皇帝讓洪承疇出兵,問問襖兒都司那邊還想不想互市了,大明確實比較困難,但湊點兵力出關揍你們一頓還是能辦到的。
一句話,國家尊嚴不容踐踏。
乾清宮,天啟看完密奏和奏本,蹙緊眉頭。
“魏忠賢呢?他不是帶了一百番役跟著去了?怎么這兩份奏本都沒看到魏忠賢的名字?”
王體乾一愣,這才想起來確實沒看到魏忠賢的名字,當即說道:“皇爺,魏忠賢每兩三日都有上密奏,老奴這就去查。”
很快,王體乾又急匆匆走回來,“皇爺,魏忠賢昨日剛到的密奏,他說他剛到蒲州,正準備去西安,之前他在宣府的時候,與殿下錯過了,殿下在張家口前往大同的時候沒有與他碰面,直接走偏頭關入陜西了。”
天啟也想起來了,當時還是他讓褚憲章帶魏忠賢過去宣府的,目的就是讓他去處理王坤這件事,畢竟是皇室家奴,參與晉商走私不太好看。
雖說辦砸被王坤跑掉了,但這件事沒多少官員和百姓知道,倒也無傷大雅。
但這件事又不是什么大事,處理完就應該盡快回到信王身邊護衛的魏忠賢居然沒跟上信王,而且看信的時間,明顯一路上走得很慢,魏忠賢想干嘛?
“王伴伴,你說信王遇刺這件事跟魏忠賢有沒有關系?”
王體乾疑惑,“皇爺,魏忠賢雖然平時跋扈了些,但要說他會刺殺信王,老奴覺得不太可能,似乎也沒有這么做的理由呀?!?
天啟冷冷道,“怎么沒有可能,要不是朕身體好轉,一旦朕駕崩,信王必會登基,信王會乖乖聽魏忠賢的?”
王體乾額頭有些冒汗,強作鎮定訕笑道:“皇爺說笑了,皇爺春秋鼎盛,奴婢們都盼著皇爺萬壽無疆呢,況且信王殿下也盼著皇爺龍體康健,他才好做個逍遙自在的藩王么呢?!?
“罷了,好在信王沒事,諒他魏忠賢也沒有這個膽子。”
天啟一樂,也大大松了口氣。
“對了,你說袁側妃受傷很重是嗎?朕看密奏只說受了傷沒說怎么樣了?!?
王體乾對這位袁側妃的行為頗為敬重,“皇爺放心,想來是沒事的,如果有事,洪巡撫不敢不報。”
天啟點點頭,想想也是,袁側妃就算是個女人,那也是身份尊貴的親王側妃,地方宗藩娶個妾室都要上報朝廷了,所以沒有人敢隱瞞。
天啟揉揉眉心,“罷了,最近山陜豫魯的奏本朕也都看了不少,旱情逐漸平穩,只要控制得當,想必沒有什么大問題了。
王伴伴,擬旨讓信王回京吧,這猴崽子在京鬧騰,出京也要鬧騰,真不讓人省心?!?
王體乾笑臉如菊花,“老奴遵旨,皇爺,殿下還是十六七歲么,少年心性,跳脫一些倒也正常。”
天啟笑了一聲,“跳脫也不能拿性命跳脫嘛,擬旨讓信王回京吧。”
“皇爺,那內閣要是問起四省總理人選,老奴該如何回復?”王體乾連忙答應,又問了一句。
“旱情得控,也不會有什么大事了,這個四省總理就讓孫師兼著吧?!?
西安府。
都任、徐光啟等官員和惴惴不安的魏忠賢出城迎接信王。
魏忠賢剛到西安還沒進城,就聽到番役來報說信王遇刺,魏忠賢人都傻了,不由在心里破口大罵。
自從被信王坑了一把離京后,這一路上風風火火不說,還啥好事都沒碰上,不是晉商資敵案,就是親王遇刺案,就連宣府的干兒子王坤逃跑,他也被田爾耕嘲諷了幾句,魏忠賢怒火中燒不能發作,又聽說信王出了偏頭關進陜西了,魏忠賢只好離開,眼不見心不煩。
本來一路上優哉游哉的欣賞風景,心情好了不少,結果到了西安,又有事,魏忠賢差點破防。
北城,還是和以往一樣,朱由檢交代官員不用鋪張,在城門口迎接即可。
與那些官員寒暄幾句后,朱由檢見到了一旁似乎很鎮定的魏忠賢,笑了笑。
魏忠賢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魏公公,宣府逃走的鎮守太監王坤你認識嗎?”
在場的官員都嗅到了瓜的味道,默默看著準備吃瓜,連都任和徐光啟都一副看戲的表情。
魏忠賢當即說道:“殿下說笑了,咱家怎么會認識王坤呢,此人怎么了?是哪里冒犯殿下了嗎?”
“說冒犯,好像有一點吧,這次在延安刺王殺駕的那伙妖教中人被抓后,經過洪巡撫審訊得知,王坤已經逃到了歸化城內所謂的妖教總壇,還說這次孤遇刺,這個王坤就曾參與謀劃過,可惜他沒有跟著一起入關?!?
此言一出,魏忠賢大腦差點宕機,終究是多年的老狐貍,很快魏忠賢苦著臉,居然還擠出了幾滴眼淚,“殿下,說起這件事,咱家還要向殿下請罪,咱家沒有及時趕到殿下身邊護衛,都是咱家的錯,有愧陛下的囑咐?!?
朱由檢依舊笑著,“這件事孤是沒什么,魏公公到時回京親自向皇兄解釋吧。”
畢竟在城門口,朱由檢不可能借著王坤的事繼續挖苦,得注意形象,笑著說了幾句便招呼大家進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