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乾坤將定

便泣數行淚,因歌行路難。

十五役邊地,三四討樓蘭。

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

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

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

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

鄉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

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

禽獸悲不去,路旁誰忍看。

——唐.王昌齡

劉基知道時機成熟。

命軍兵將小船藏了油草,硫磺,火藥等物。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璋道:“伯溫,東風何時至?”

劉基道:“不須主公憂心,基已備好神壇,這便去作法,待狂風起,主公速速將船使入江心。”

璋道:“伯溫神機妙算,孔明在世矣!”

劉基穿上道袍,踏七星步,持了法劍,登上法壇。

壇有八角,安立樹下。八方各立八位德高望重之老者,持幡蓋,沐浴后著新衣。

中央按五行。

安青黃赤白黑五方龍王,雷公電母。

龍王面前置甕。

命屬龍五人,姓雷一人,懷揣刀兵,以水桶擔五方井水倒入甕內。

以龍骨,云母,金墨,白紙,屬龍五童男童女于龍時在龍王口邊唾沫,與諸物混合研制為墨。

以新針取白雄雞冠血混入墨內,為諸像開光電眼。

咒:“年利日德,天地開泰,吉日良時。

開光大發彩,舉手先行來點眼,點你左眼知天機,右眼識地理。日月兩眼照分明,視。

其次來點耳,左耳能聽萬人言,右耳能察萬人機,聰。

三光星斗則點鼻。戒香定香

興慧香,解脫智見開信香馨。

東西南北是四方,要點口,點口能斷人間之禍福,語。

中央口內要點舌,食茶并物能知味。感應恭敬,表誠意食。

再來點你圣頂道氣沖云霄,來點

面頭上額上光彩有靈氣,滿面光彩,光。

點心背在中間。心通精靈,背受天命,連威靈,再來點手,點你左手亦法指。

來點足,點雙腳踏風云威風騰騰。

點你三百六十骨都端正,五臟六腑齊完明,神通廣大顯威靈。庇佑民眾萬事哼,神安人安合鏡平安。”

發牘牒,咒:“弟子之性如天之平,弟子之心如水之清,上告天地,下界龍神,虛空有感急急如律令。”

再書禱文:“

乾坤搖動五池東,明底圣者左青,草不獨黑坎霞宮,火香流精處見卉見蟲,巨神七煞登云中,黑幡化懸懸,一切圣靈雨雨屯云光,向伯咸動以山人,三末宋海文,溟洞馮夷,鼓舞長呼風,蓬萊弱水都與功……”

劉基仗劍踏罡,念念有詞。

行至亥時,有東北風起于鄱陽湖。

璋擊掌大笑:“陳友諒忌日到了。”

將兵船掛上黑幡,星夜朝陳友諒大船沖去。

陳友諒在倉室尋歡。

張定邊慌忙來報:“皇上,大禍來也。”

陳友諒揮散侍女,臉色不喜。

“賢弟,慌慌張張,深更半夜來此何事?”

張定邊道:“外面突然刮起東北風,朱元璋若趁機火攻,我等當絕。”

陳友諒笑道:“賢弟,你多慮了,那朱重八又不是神,如何知今日起風,去去,好生休息,近日苦累。”

張定邊苦勸不聽,遂出了船艙,仰頭苦嘆:“死期將至,漢祚將亡。”

命兵士仔細看守。

至亥時一刻,見火光沖天,朱元璋的火船被點燃,水性好的士卒點了火,跳船逃離。

張定邊悲嚎:“快將鐵索斬斷。”

漢軍慌了神,手忙腳亂。

那火船借助風勢,眨眼便竄到。

陳友諒出船,惶恐道:“悔不聽賢弟之言。”

這火竄上大船,開始逞兇:

祝融施暴,駕火龍耍威風,騰起萬丈火紅。

這焰芒,定是老君八卦爐傾倒,這炎焱,是地獄無間業火動。

燒干長江水,燒到五岳崩。

多少兒郎去死路,無數仆從往冥酆。

倘若燒到五更后,沖天兇氣透牛宮。

這火燒到天明,陳友諒僥幸逃命。

弟弟陳友仁被活活燒死,數不盡的部將葬身魚腹。

陳友諒蓬頭垢面,掩面而泣。

諸將凄然。

陳友諒落落寡歡。

道:“今當如何?”

右金吾將軍道:“

出湖難,宜焚舟登陸,直趨湖南圖謀再舉。”

左金吾將軍道:“此示弱也,彼以步騎追我,進退無所恃據,大事去矣。”

諒不能決,默思片刻道:“右金吾將軍言是也。”

左金吾以言不用,憤然而去。

竊思:“陳友諒,反骨賊耳,詐而無謀,邪而不正,早晚為朱元璋所擒,不如率部去降。”

當夜與心腹密謀了,子夜奔逃,陳友諒知,追之不及。

憤恨:“無常小人,怎能背我投敵。”

朱元璋聞之,親率部從來迎。

執手謂曰:“公棄暗投明,璋幸甚至哉!”

右金吾熱淚盈眶:“明公風高月皎,古今少有。”

遂與其同入營帳飲筵,君臣盡歡。

右金吾知之。

暗自道:“陳友諒反復無常,兇狡匹夫,若留,遲早送命,不如早投明主。”

當晚亦率部而去,降了朱元璋。

陳友諒萬分羞憤。

朱元璋遣使者送信陳友諒,曰:“吾欲與公約從,各安一方,以俟天命。公失計,肆毒于我。我輕師間出,奄有公龍興十一郡,猶不自悔禍,復構兵端。一困于洪都,再敗于康郎,骨肉將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還,亦宜卻帝號,坐待真主,不則喪家滅姓,悔晚矣。”

友諒得書,看了。

忿恚至極。

嗔道:“將使者斬了,送重八和尚。”

當即斬了使者,將頭顱送與朱元璋。

朱元璋怒。

道:“反骨賊,安敢如此放肆。”

乃屯兵要塞,堵住湖口。

真是。

時來鐵似金,運去金似鐵。

陳友諒想到前些時日還意氣風發,擁兵百萬,坐擁半壁江山,如今卻淪為盤中食,刀砧肉。

悲從中來。

吟道:“

沔陽比屋燈闌珊,慈母手中線曾憶,半碗粥糊,堪心酸。

鳳樓華堂九重天,嚴父破布衫今忘,一壺瓊漿,淚痕鮮。”

諸人聞之惻然。

張定邊聞陳友諒此言,知他斗志盡消。

勸道:“皇上,勝負兵家常事,不必在意,東山再起未可知。”

陳友諒道:“賢弟,兄死,當憐我陳家血脈。”

張定邊虎目隱淚光,跪地磕頭。

陳友諒被困,久之乏食。

絕望下冒死突圍出湖口。

朱元璋道:“陳友諒大限至,諸將與我共誅陳賊,功名富貴,只在今朝。”

諸將聞,施勇武,展雄豪。

與陳友諒大戰涇江口。

漢軍且斗且走,日暮猶不歇息。

朱元璋不見于軍中不見劉基,問屬將:“伯溫安在?”

屬將道:“先生正造神弓,誅殺陳友諒,主公且待,陳友諒必死。”

朱元璋大快。

劉基以諸葛神算知陳友諒天命已盡,三日前便在靜室安立了法壇,秘造天蓬神弓。

鐵木制成上好的弓箭。

去年冬至日所造。

又取了白虎血,灰兔血,鼠血涂抹。

祭壇安三茶三酒,五果齊備,羊頭一個。

油燈七七四十九盞。

刻煉弓秘符刻于其上。

劉基安立六甲壇前,足踏乾坤二卦,卦以白絹布書之,安于足下,手掐決印。

誦天蓬煉弓咒:“

精精靈靈,赫赫長生,通天達地,道氣氤氳,天心正法祭通靈,急急敕旨,賞罰明明,弓矢應念,神人合心,雷霆靈寶,火速奉行,吾奉普度顯圣妙道真君急急如律令。”

如此三日。

知功果已滿,在羊頭上燒化符馬,壽金,答謝天蓬星君。

出了靜室。

命部從:“火速將此寶弓送與主公,誅殺陳友諒。”

“得令。”

部從火急而去。

朱元璋得弓。

策馬前奔。

恰好陳友諒冒出頭來。

朱元璋瞅見。

瞄準了,一箭射出。

卻是。

神箭貫目睛,陳賊命歸陰。

不是天公作妖孽,實是陳漢氣數盡。

朱元璋射殺了陳友諒,豪情萬丈。

虎軀一展:“陳友諒已死,爾等不降,更待何時?”

陳將知陳友諒死,軍心離散,潰敗如水渠垮塌。

降者不知幾何,逃跑者亦不識得多少。

朱元璋與徐達等沖上大船。

殺了親衛。捉的陳漢太子陳善兒。

諸婦人恐。

朱元璋慰道:“勿要驚懼,明軍不辱婦人。”

命人將這干女眷帶走。

張定邊須發皆怒,連斬朱元璋數將。

朱元璋親自率數千精兵圍攻。

高喊:“太尉公,你兄已死,何故負隅頑抗。”

張定邊目眥欲裂,吼道:“張定邊尚在,大漢未亡,莫得再勸。”

朱元璋知其義氣,不肯降服,持天蓬神弓射出一箭。

張定邊被射中左肩。

依舊奮勇,殺散敵軍,挾陳友諒次子陳理遁去。

諸將欲追,朱元璋道:“不得追趕,張定邊天下義士,武藝超群,爾等捉不得,不如放他。歸去。”

常遇春嗔道:“這廝定不甘心,會卷土重來。”

朱元璋道:“一張定邊,何足懼哉?陳友諒死,天下無梟雄也。”

朱元璋將陳友諒尸身安置營帳,命人看守。

徐達密道:“主公好一招欲擒故縱之計。”

璋道:“達知我深也。”

命人放出風聲,張定邊晚夜果來劫尸。

朱元璋上萬伏兵盡出。

張定邊將陳友諒尸體擱置馬前。

冷喝:“公好生看得起張某。”

璋道:“太尉公,世間猛虎,璋安敢輕敵。”

將手一會,上萬精兵殺到。

張定邊橫槍,朔死無數兵將,身中數刀,依然勇不可當,徐達,常遇春,左右金吾,四員戰將竟攔阻不得。

朱元璋感嘆:“當世勇將,無如張定邊者。”

張定邊殺開血路,負傷而去。

贊:

陳漢太尉無雙公,鄱陽湖上翻蛟龍。

三尺龍泉握在手,試問天下誰爭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南县| 仲巴县| 尼勒克县| 新巴尔虎右旗| 都江堰市| 襄垣县| 胶南市| 阿克| 阳朔县| 清流县| 盐池县| 松阳县| 平阴县| 鲜城| 中牟县| 漳州市| 汉阴县| 乌审旗| 定南县| 屏东市| 射阳县| 高密市| 通城县| 贺州市| 玉门市| 上杭县| 常德市| 石城县| 长岛县| 南投县| 道真| 建平县| 诸暨市| 太仓市| 鲁山县| 都昌县| 射洪县| 乐都县| 孟州市| 和顺县|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