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組織行為:成為高效管理者
- (美)忻榕 瓊·皮爾斯(Jone L. Pearce)
- 666字
- 2020-10-16 17:17:32
案例:績效“幫扶制度”
德國卡爾蔡司集團是全球視光學和光電子工業領域中的知名跨國公司。卡爾蔡司光學是該集團的事業部之一,是全球視光學行業的領導者。卡爾蔡司光學(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蔡司中國)是卡爾蔡司光學的全資子公司。
蔡司中國實施績效管理的精益化,績效輔導是精益化管理的四大環節[1]之一。基層員工在操作技能以及團隊配合等方面的表現會直接影響KPI(關鍵績效指標)達成情況,為了在日常工作中實時指導員工提升技能,使之在各方面有所成長,蔡司中國全面實施“幫扶制度”:員工進入公司后,會根據工作時間和所掌握的技能由新員工逐級晉升到入門級、成長級、熟練級,直至大師級。熟練級和大師級員工可以自愿擔任2~4名低級別員工的導師,幫助他們盡快提升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能力。
這個幫扶制度是一個員工自發項目,為了確保最終效果,師徒關系一旦確定,就會由所在班組的領班為他們制訂幫扶計劃,列明輔導項目和完成時限,屆時由培訓員考核。徒弟通過考核能拿到相關操作技能的上崗證,這樣一項項技能累積下來,總有一日徒弟也能晉升到大師級。另外,為了刺激導師的積極性,新的績效管理體系將幫扶數量等指標直接與獎金掛鉤,導師不僅能拿到豐厚的物質獎勵,幫扶的經歷還將成為其日后晉升到管理崗位(如領班、培訓員)的重要依據。
通過幫扶制度,熟練級和大師級員工數量已經占到蔡司中國一線員工總數的近60%,這是實現持續改善的基礎,并且增強了工廠應對員工離職等突發狀況的能力。蔡司中國的幫扶制度不僅給予員工有效的績效反饋,而且幫助員工不斷提升績效。
[1] 另外三個環節分別是績效計劃、績效評估和績效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