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組織行為:成為高效管理者
- (美)忻榕 瓊·皮爾斯(Jone L. Pearce)
- 1549字
- 2020-10-16 17:17:15
前言
這是一本寫給企業家與管理者、可以應用于各種工作場景的組織行為學系統讀本,它的最大特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實用性。本書研究管理者在組織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對組織行為學經典理論的系統性解讀,并配以中國企業實踐的最新案例分析,鑒別出哪些組織行為和實踐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本書的兩位作者——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忻榕教授和美國加州大學的瓊·皮爾斯(Jone L. Pearce)教授擁有豐富的教學、研究與咨詢經驗,加上中西融合的視角,使本書在更為廣闊、深遠的視野下,兼具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務實的鮮明特色。
目前,國內現有的組織行為學圖書,多半是翻譯自國外的,往往難以作為管理者解決實際問題的參考,或未能與中國企業的實踐相結合。由于缺失管理場景,這些著作對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相關管理理論幫助不大。
美國是最早開展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的國家,哈佛大學推出的MBA項目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北美最早的組織行為學理論同樣誕生于20世紀初,但美國的組織行為學專家發現,目前美國排名前50的MBA課程中,有80%在組織行為學課上不使用教科書,主要有三個原因:
·美國現有的一部分組織行為學教科書主要針對大學本科學生,這些學生幾乎沒有組織方面的實踐經驗。教科書也不需要解決實際的管理問題。
·另一些教科書的理論同質化嚴重且頗受質疑,其中比較誠實的會注明這些理論是“有爭議的”。既然有爭議,是否應該讓讀者看到爭議另一方的意見?這種以偏概全的著述方式不僅誤導學生,也是對那些致力于研究工作并提出新知識理論的學者的不尊重。
·還有一些教科書通過討論流行話題來吸引年輕讀者,內容缺乏與組織行為學的相關性;一些教科書內容雖然包含實操性建議,但這些建議通常并不是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而是來自其他暢銷的管理類圖書。
中國國內組織行為學研究起步較晚。盡管目前相關研究已涉及該學科的不同領域,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在于,未能將西方的理論框架與中國的特殊國情相結合。
隨著國內越來越多富有實踐經驗的管理者參加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和高級管理人員培訓課程,企業對組織行為學的需求與日俱增,這門學科應該為管理者提供實踐指導。我們撰寫本書,正是希望它能彌補這方面的空白,滿足企業管理的實踐應用需求。
本書對企業的日常管理實踐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它不但適合在校學生作為課本使用,也適合未進入商學院學習而又渴望更有效地解決日常管理難題的企業各級管理者使用。它可以成為管理者案頭的“秘籍”、隨身攜帶的“應用寶典”,管理者遇到現實問題可以隨時查閱相關內容,從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一些方式、方法以及建議。
與那些注重解讀概念的管理圖書不同,本書不僅闡述了管理者會遇到的實際組織問題,而且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這些建議基于大量嚴謹的研究成果,具有現實意義。本書的每一章都研究了管理者會遇到的一個組織問題或挑戰,例如:
·如何成為既高效又成功的管理者?(第2章)
·如何招聘到優秀的員工?(第3章)
·提高組織績效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第5章)
·如何在激勵方面做得更好?(第6章)
·如何創建高效的團隊?(第8章)
·如何創建高績效的企業文化?(第9章)
·管理者如何修煉領導力?(第11章)
…………
在研究特定實際問題的每一章,各部分內容均以一個判斷題引出,這些判斷題都是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常見或是需要思考的具體問題。例如,“高效管理者的工作是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精準評估員工績效,只需要一個更好的績效衡量體系”“外在獎勵會降低員工從工作中獲得的內在獎勵”等。另外,每部分內容的結尾都有應用指南,為管理者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參考思路。
本書得到了許多專業人士的幫助,其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張菱、仲進、樊劼和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的張競余協助我們做了大量的中文編輯工作,在此我們向他們致以誠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