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急行,回到木家大宅,也已是午后。昨夜竟去得如此之遠!
“二公子,您回來啦?!庇邢氯撕暗?,一如往常,根本不知眼前的人昨夜經歷了一場生死。
“嗯,回來了。”
木少云笑著與眾人一一打過招呼,直奔書房而去。
房門緊閉,四周禁法也無損,里面的窗戶半掩著,桌上散亂著銅爐碎片,黯淡無光,不復之前半點靈氣。
木少云心中五味雜陳,將碎片掃入袖中,再一清點,獨缺了《元虛經》。
難道真是這本書引起自己走火入魔,還是因為別的原因,只是恰巧在走火入魔之時看了書?
門外響起一聲清脆的呼喊,打斷了木少云思考。
“義父?!?
“是無塵啊,快進來吧。”
“義父,你一大早去哪里了?現在才回來?!蹦緹o塵進來就問道,滿臉不悅,“都忘了答應我的事。”
原來這小子是來問罪的,木少云搪塞道:“都怪義父只顧著上山采藥,忘了與你去放紙鳶。”
“哼!盡騙小孩子。”木無塵別過頭去。
木少云蹲下身子抱起小無塵,伸出兩根手指搭在其手腕上,道:“這樣吧,三日后鎮上有廟會,義父陪你玩個夠。你看能不能原諒義父這一回?”
木無塵一聽有廟會,登時兩眼一亮,“可有舞獅的?”
“有。”
“可有雜耍的?”
“有”
“晚上的煙花也要看?!?
“好?!?
“不許食言!”
“不食言?!?
木無塵這才露出笑臉,從木少云懷中掙脫下來,故作老成道:“那我就再信你一次。”
“臭小子?!蹦旧僭七有Φ溃讲旁\脈并無異常,看來是自己多想了,“昨夜睡得可好?”
“昨夜乳娘把門窗都開著,格外清涼,衣衫都未汗濕?!蹦緹o塵言昂著頭,好似昨夜里贏了一場戰斗。想了想,又說,“還做了個夢,夢見一束光跑進了我的腦袋,暖洋洋的,可舒服了?!?
木少云笑著摸了摸義子的腦袋:“無塵,義父還有事要與爺爺商量,你去找玉兒玩一會?!?
木少云口中的玉兒,長無塵三歲,幼年喪父,其母薛王氏為生計進木府做了乳娘。木東離見薛王氏良善,薛玉兒乖巧,不忍母女二人分開,一并接入了府中。薛王氏感念木家恩情,待木無塵無微不至,如同己出,薛玉兒與無塵日日嬉鬧玩耍,亦是情如姐弟。
“那好吧,想來玉兒姐姐今日的女紅也學完了?!睙o塵施了禮,一步一跳地出去了。
使走小無塵,木少云稍作收拾,也往北院去了。
雖已知曉無塵體內為火毒,但天下火毒繁多,木家盡三年之功,集書萬卷,也未查明是何種火毒。
而自己所謂的水火相濟之法,即是找一種與無塵體內火毒性質完全相反的毒物,使二者相互消耗殆盡,或是形成一種平衡。如此一來,即便最終無塵仍不能修煉,至少可保性命無虞。
但是此種方法,從未有之,可借鑒的,也只有傳言中巫族的‘以毒攻毒’之法,但此法掌握在巫術極高的大巫師手中,從不外傳,所以對需要作何準備、如何施藥等等,也是一無所知。
這‘水火相濟’是受《元虛經》啟發而來,眼下這唯一的依據也遺失了,當如何與父親道個清楚明白?又想,是否聶弈秋與冷若雪二人往荒州也是尋找此法?
木少云想得入神,腳步自然慢些,也未留心其他,穿過花園,便到了北院。
剛踏過門檻,突然后背寒毛卓豎!不及回頭,木少云立刻一個縱身向前一掠,同時抽出折扇,向后一甩,射出幾道銀光!又一腳蹬在廊柱上,借勢轉身落在院中假山上。
卻見一人正站在院門口,右手握著一把古樸的寶劍,左手捏著幾枚銀針,青衣冷面,正是他長兄木少青。
“大哥,你什么時候回來的?”木少云轉驚為喜,縱身躍下,大步迎了過去。
木少青卻仍是冷面相向,將銀針推到木少云身前,冷冷說道:“換作別人,你就沒機會開口了!”
木少云剛想辯駁幾句,靈光一閃,立刻笑著作揖道:“是,是,是,大哥教訓的是!小弟一定謹記在心,時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絕不給人可乘之機?!?
木少青生性冷峻,又久習劍術,整個人就如同他手中的寶劍一般冷峭,旁人見了,往往是不寒而栗,躲得遠遠的。偏偏這個胞弟整日嬉皮笑臉,沒個正形。多說也無益,木少青輕哼一聲,不再理會。
木少云‘奸計’得逞,心中暗爽,但也不敢過分,假作輕咳了兩聲,換作一副認真模樣站在兄長身旁。
等了一會,書房門緩緩打開,二人即入,見木東離趺坐于案前,顯然是方收功,一齊施禮道:“孩兒見過父親。”
“你們來得巧,這是今年的新茶,坐下來嘗嘗。”
二人稱諾,將手中物件收起,同跽坐一側。
木東離掀開案上風爐上的釜蓋,爐中火不大,釜內的水剛剛冒起涌珠般的氣泡,木東離拿起木瓢舀出半瓢水放在一旁,用竹夾在水中輕輕攪動。
很快,水再次沸騰,倒入早已準備好的茶葉,待茶沫一起,木東離又把舀出的水倒了進去,旋即起茶,倒入三個玉盞中。
三人各取一杯。木少云品了一口,贊道:“好茶!入口微苦而不澀,入喉甘甜而生津,口鼻生香。爹,您這用的是寒潭深處的泉水吧?!?
“正是?!蹦緰|離微微頷首,將目光轉向長子,微笑道:“少青,算時日,此番出行尚不足三月吧。”
“是。”
“不是說要去那萬魔窟中磨練劍氣,須一兩年才能回來,為何今日便歸?”
木少青放下玉盞,正色道:“孩兒在途中聽聞幾件事情,頗不尋常,是故折了回來?!?
木東離心頭一緊,長子一向極有主見而且謹慎,能令他半途而返,定然是非同小可的事。
“何事如此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