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從北坡攀登珠峰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勝利登上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峰(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它的北坡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南坡在尼泊爾境內,而頂峰位于中國境內,是世界最高峰。

當年,中國隊從北坡攀登珠峰的原因是國家尊嚴受到侵犯,通過登頂珠峰激發民族斗志。

對于珠峰的歸屬,中尼雙方存在爭議。劃界談判時,中方提議將邊境線劃在珠峰頂峰,但尼方認為珠峰完全在尼泊爾境內,與中國無關。“你們中國人都沒上去過,怎么能說是你們的?”這樣的反問,緣于尼泊爾人的率先登頂。

1953年5月29日,尼泊爾向導丹增·諾蓋,和新西蘭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從南坡登頂珠峰,成為歷史上第一支成功登頂的隊伍。

尼泊爾當時是印度的附屬國,因此印度人也一度聲稱,“中國人從來沒有登上過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根本不能算是中國的領土范圍。”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使得中國攀登珠蜂,成了一項莊重的國家使命。

1955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組成了35人的登山隊,蘇聯登山專家擔任教練,開始準備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

然而北坡登頂,困難重重,風險極大。

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是非常不被看好的,因為他們要從位于中國境內的北坡出發登頂。但是北坡早就被登山界認為是“死亡之路”,連飛鳥都無法逾越。

中國登山隊不畏艱險,毅然踏上“死亡之路”。然而經過三次登山行軍,登山隊損失慘重。與此同時,印度登山隊正在南坡爬攀珠峰,要與中國試比高。

最后,組建不到5年的中國登山隊隊員們,終于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這一壯舉。

而正在南坡攀登珠峰的印度登山隊,卻因天氣原因未能登頂,只好鎩羽而歸。

珠穆朗瑪峰北坡攀登路線

2019年4月,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

華為過去30年是爬北坡(珠穆朗瑪峰)的30年。中國過去發展幾十年,所有最容易掙錢的事情華為都沒有做。中國過去幾十年最掙錢的就是幾個領域:

第一,房地產,很多中國企業依靠房地產業務掙了很多錢。華為在中國擁有的產業和我們的規模,在中國發展房地產業務的話,在每個城市都可以獲得大量支持,掙很多的錢。我們如果在中國做房地產,絕對是頂級的。任總本人就是重慶建筑學院畢業的,現在合并到重慶大學了。

第二,這么多年在中國沒做投資,沒上市。中國過去這些年投資上市是最掙錢的。如果我們也像互聯網公司一樣投幾百家公司,圍繞我們的生態和供應鏈,我們不做業務只做投資就有足夠的錢可以掙。

第三,盡管有強大的品牌和各方面的能力,但是我們聚焦在ICT,長期持續地投入,在這個窄的領域上實現追求,而沒有去多元化。如果我們想多元化發展,很多產業都有可能。甚至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中心城市、中心地帶,華為不是沒有房子、沒有地的。我們放棄了中國過去30年最容易掙錢的領域,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和資金投入到一個領域,走到今天。當然這是我們能走到今天的一個原因,也是讓大家不理解的原因。作為成長在中國的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非常清楚,別說讓西方來理解和認可我們,即使在中國國內得到理解和認可也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為什么不做?我們內部是有共識的。如果掙錢太快了,會影響高管層的核心價值觀。如果讓大家感覺到這錢太好掙了的話,對聚焦的ICT產業,會認為做起來沒價值,或者不能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和時間,這樣反而把真正聚焦的領域做不好了。

中國有這種情況,發現做房地產太容易掙錢,一心一意做房地產,主業反而沒有做好,這樣的企業在中國比比皆是。

(一)對準敵人“城墻口”沖鋒

任正非在接受外國媒體采訪時,曾就華為聚焦ICT戰略進行過一番詮釋。

我講的是壓強原則。坦克可以走過柔軟的沼澤地,但是在一個很堅韌的地方,針是可以扎進去的。我們公司是投資有限、技術有限,樣樣都有限。如果我們做一個很寬的面,一定不可能成功。我們就要像針一樣,盯死一個地方,針是可以戳進去的。這個壓強原則,我們把它比喻成攻克一個“城墻口”,幾百人沖鋒對準這個城墻口,幾千人沖鋒對準這個城墻口,幾萬人、十幾萬人沖鋒還是對準這個城墻口。每年炸這個城墻口的研發經費已經達到了150億~200億美元。所以我們公司很熟悉一個名詞,叫范弗里特彈藥量,這是美國將軍發明的。我們對準這個口“轟炸”,逐漸在一個窄窄的面上開始領先西方,這樣我們就有了市場基礎,就有了資金積累。資金積累以后我們還是不分散,集中對這個城墻口進攻,所以我們逐漸在這個窄窄的面上開始領先了市場。

其實所有西方公司都這樣做,比如微軟只做Windows和Office,Intel只做芯片,亞馬遜、Google也只做很窄的領域。美國公司不像中國公司一樣,辦很多企業,每個企業都不優秀。美國公司就是在一個窄窄的面上前進,其實我們是向美國公司學習的。

為什么會用一些術語呢?因為術語最簡單,容易讓大家明白。我們要解釋商業上的行動,沒有好的名詞來形容,就借用了這些名詞。

記者好奇:

您這種軍事化風格的演講方式是讓華為員工充滿了干勁呢,還是有時候被軍事化的演講風格所嚇到了呢?

任正非回答:

我認為,被嚇到的人應該也很多,因為我們歷年的離職員工有16萬人。現在公司總員工數是18萬多人,經過華為公司這個門的總人數有30萬~40萬人。大家為什么能接受?因為要生產糧食,要創造成果,不然就養不活自己。養不活自己就不可能生存,所以大家就習慣了這些名詞,也不存在被嚇到的問題。

(二)華為沒有盜取思科技術

談到知識產權,不能不令人想起思科起訴華為的十年戰爭,最后以思科撤訴和解告終。當年思科指稱華為侵權,但華為送交產品給第三方機構(該機構沒有中國人,全由美國人組成),檢測后發現華為產品200萬行源代碼,沒有與思科產品2000萬行源代碼相同的,思科實際上屬于意淫。

這里,把任正非最近回答記者問題的過程實錄如下:

記者問:

批評人士對華為的指責之一是說,“這么多年以來,華為都在竊取他人的知識產權,從而促進公司的發展。”一直到今天仍然有人持這樣的批評意見。對于這些指責,您的回應是什么?

任正非回答:

我們公司自始至終尊重知識產權,和絕大多數公司達成了專利的交叉許可。

第一,我們每年在科研投入上很大。比如,我們現在有700多位數學家、800多位物理學家、120多位化學家,有15 000人左右從事基礎研究,這些人是在把金錢變成知識。這方面的經費大約在30億~50億美元。

第二,我們每年大概有150億美元投資到研發上。研發有6萬多人,他們把知識變成商品,從而再換回金錢來。因此整個鏈條過程中,我們是大量的投入。如果靠偷幾樣東西,不可能成為世界領先的企業。領先這個東西,不可能偷得來。

第三,我們每年200億美元投入費用中有34億美元是作為戰略費用,其中一部分是支持大學教授搞科研。我們遵循的是美國拜杜法案的原則,即美國政府可以給大學錢,但是成果歸大學,不歸美國政府。我們現在也在投錢,成果歸大學,不歸我們。如果我們要大學的成果,可以通過商業交易獲得,而不是投資就獲得。這樣我們超前的速度就會越走越快。當然,美國公司也會在世界各國投資支持這些大學,Google等很多公司都做得很好。他們在招聘人才時用6倍工資把優秀人才招走了,我們才發現自己太保守了,將來也要用五、六倍的工資和Google去爭奪世界優秀人才。

所以,在知識產權上,我們是自己創造。中國政府更加尊重知識產權,推動國家法律體系建設上,我個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我們公司也涉及一些案子,這些案子都是個別人不遵守規矩,是個人行為,我們是要處罰的。

(三)財務報表KPMG審計

任正非進一步指出:

我們在中國是一家中國公司,首先要遵守中國的法律。第二要向中國政府繳稅。我們和中國政府的關系主要是以上兩點。我們在別的國家有很多子公司,也是這兩點,遵守所在國家的法律,在這個國家繳稅。如果我們在170多個國家沒有繳納稅收,沒有遵守所在國家的法律,我們在那個國家也不會生存下來。主要是這兩個原則。

我們的財務報表,是由KPMG審計的。至于中國政府是否給我們提供了支持,在財務報表上會有反映的,KPMG不會去刻意隱瞞。所以我們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成長起來。

未來5年,我們的研發經費將超過1000億美元。要完成網絡重構,除了網絡極簡、網絡安全、隱私保護等,銷售收入要從今天1000多億美元提升到2500億美元,我們要實現這個目標。

(四)華為也要做偉大公司

任正非說:

喬布斯的偉大不是創立了一個蘋果,而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這個時代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他的偉大不能被簡簡單單地評價,我認為他是超級、超級偉大。

蘋果也是一家偉大的公司,蘋果公司的偉大在于始終把市場帶著做大,而不是做小。蘋果打著“傘”,賣的產品價格高,提供的性能好,市場空間很大,讓很多其他廠家可以生存。反思華為公司在電信領域,我們過去走的路是有錯誤的,我們是基于成本來確定銷售價格。我們的成本比較低,一是因為技術上進步速度比較快,把商品做得成本比較低。另外我們引進了西方管理,運作成本也比較低。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價格定低了,給西方公司造成了生存困難。我們已經在反思這一點了。

現在我們把商品銷售價格提起來了,大家也覺得華為貴了,給其他公司留下了空間。其中賺了很多錢,我們不打算分給員工,不打算分給股東,而是打算分給很多大學,分給科學家,去搞研究,去探索未來。這個未來可能跟我們有密切關系,也可能跟我們沒有關系。

我們的標準是,在距離我們目標20億光年的地方,投一粒“芝麻”。距離目標2萬公里的地方,投一個“蘋果”。距離目標幾千公里的地方,投一個“西瓜”。距離目標5公里的地方,我們投范弗里特彈藥量,撲上去,撕開個口子,縱向發展,橫向擴張,產品就領先世界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平度市| 洛南县| 昭觉县| 汶上县| 平山县| 莆田市| 东乡族自治县| 砚山县| 凤阳县| 登封市| 延庆县| 即墨市| 郴州市| 阿瓦提县| 德安县| 正定县| 开鲁县| 鹤壁市| 彰化市| 阳曲县| 郴州市| 长垣县| 龙泉市| 东港市| 太和县| 林西县| 高雄县| 从江县| 开江县| 东兰县| 天等县| 监利县| 龙南县| 宁河县| 拉萨市| 渑池县| 杭锦旗| 云龙县| 兴安县| 阳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