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失敗了我從樓上跳下去

(一)“貿工技”之路走到盡頭

1987-1997年,是華為從“貿工技”到“技工貿”的戰略轉型時期。

1990年后,隨著國內電信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特別是諸如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跨國公司在中國電信設備市場主導地位逐步確立,華為依靠進口設備謀發展的道路愈走愈窄,盡顯步履維艱,“貿工技”之路走到盡頭。

擺在華為面前的,是交換機極度稀缺和國內設備提供商空白。而當年在IT產業領域除華為外,還有聯想也在研發交換機。所不同的是,華為在做代理有了初步積累后,果斷地走向了自主研發和自主生產之路。

當時郵電部下面幾家國營單位都生產小交換機。華為第一款產品叫BH01,從國營單位買散件自行組裝、做包裝、寫說明書,然后打上“華為”品牌,再到全國找自己的代理商進行銷售。

但訂散件需要向廠家提供更大量的訂單,這要求公司擁有更強的周轉資金和市場銷售能力。而散件廠家自己也銷售,這樣供貨常常得不到保障。沒有想到的是,由于華為服務好、售價低,第一款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缮⒓嗔素浽?,收了客戶的錢,卻沒有貨可發。

1989年,深知做代理不能長久的任正非,決心自主研發。但自主研發沒有技術、沒有人才,從哪里開始入手呢?

“成敗在此一舉!”1990年,華為被再次“逼上梁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突破自主研發,自己控制生產、控制產品。否則客戶追上門來要貨要退款,公司就會面臨斷流及關門的危險。

(二)自主研發的小交換機問世

1990年,華為開始自主研發面向酒店與小企業的PBX技術并進行商用。所謂PBX是Private Branch Exchange的縮寫,即“用戶級交換機”。公司內部使用電話業務網絡,系統內部分機用戶分享一定數量的外線。

華為研發隊伍量力而行,從6個人開始。自主研發從摸著石頭過河開始,一款產品做好,成功了,賺錢了,再多做幾款試試。

1991年,自主研發面向酒店與小企業的PBX問世。

經過將近一年的研發到試制的努力,華為終于研發生產出具有自主產權的BH03型用戶交換機,并通過了郵電部的驗收,1991年取得正式入網許可證。而價值100萬元的8臺BH03用戶交換機,全部是工程師們一臺一臺地調試、修改、測試通過后,再拿給公司其他人貼標簽和包裝,并在公司的辦公室里出貨。

1991年,華為破釜沉舟,決定集中全部資金和人力,開發和生產華為品牌的新型用戶程控交換機。50多位研發人員,工作和吃住在一幢租下來的工業大廈的三層。同一層樓分隔為四個工段,庫房、廚房也在同一層。十幾張床挨著墻邊一溜排開,床不夠,用泡沫板上加床墊代替。所有員工,包括公司領導,通宵達旦地工作。累了就趴在桌上,或在地上找張泡沫板、紙板,席地而臥,睡一下,醒來接著干。有位工程師累得連眼角膜都掉了,不得不住院手術,才保住了視力。

這一年的12月底,設備測試成功,華為終于有了自己的產品。而華為的賬面上已沒有什么資金了,再發不出貨,公司就要破產。

與此同時,華為很快推出HJD48小型模擬空分式用戶交換機,一臺機可以帶48個用戶,在產品的集成度上大為提高。作為對比,前兩款產品BH01、BH03一塊板只能帶4個用戶。

關于自主研制,下面是BBC記者和任正非的對話。

BBC記者Nicola Eliot:

如果當時自主研發沒有研制成功,潛在風險在哪里?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任正非:

因為那時我們無路可走,根本沒有想過研制不成功會怎么樣,還是相信我們會研制成功。那時是模擬通信設備,并不很復雜,所以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第一階段從賓館酒店用的40門交換機開始。40門成功后,我們就有信心研制100門交換機,后來是200門。應該說,我們是一步步往高處走,并非一次就做出大產品。

(三)“華為之寶”鄭寶用

鄭寶用從1989年開始,專注于通信產品的研究、開發,擔任多項程控交換設備的總體設計,短短幾年時間里取得了多項重大成果。1991年,華為總工程師鄭寶用主導開發的HJD-04 500門的用戶機,一臺機可以帶500個用戶,采用了光電電路和高集成器件,被郵電部評為國產同類產品質量可靠用戶機。

鄭寶用還為華為制定規劃并帶領研發人員成功開發出一臺能帶100門、200門、400門、500門等系列化用戶交換機,極大地填補了市場空白。

(四)“我們活下來了!”

1993年初,在深圳蛇口的一個小禮堂里,華為召開1992年年終總結大會,全體員工參加。當時員工有270多人,大家第一次目睹任正非滿臉沉重、嗓音滄桑地流露真情。

“我們活下來了!”任正非淚流滿面,他只說了一句就再也說不下去,雙手不斷在臉上抹著眼淚。

“一個堂堂的中年男人,和一幫年齡只有他一半的年輕人一起奔波在市場一線、生產現場,為了企業生存什么都干過。所付出的艱辛,所承載的委屈之重,可見一斑?!薄度A為研發》作者張立華的敘述令人不無感慨!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1992年,鄭寶用領軍研發的用戶交換機系列產品,給華為帶來年總產值超過1億元、總利稅超過1000萬元的銷售業績。

1992年,華為開始研發并推出農村數字交換解決方案。1992年是華為公司財務狀況很好的一年,也是房地產業迅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華為銷售業績剛剛突破一億元大關。

與此同時,華為依然繼續開展代理業務,以彌補投入研發帶來的資金缺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溆浦县| 荣昌县| 海宁市| 罗定市| 普定县| 金堂县| 西平县| 临湘市| 阳朔县| 神池县| 本溪市| 塔河县| 新泰市| 离岛区| 盐池县| 大渡口区| 岳阳县| 巩留县| 梓潼县| 青阳县| 尉犁县| 夹江县| 云霄县| 吉林省| 兴宁市| 和顺县| 红原县| 锡林郭勒盟| 平昌县| 静乐县| 乌拉特前旗| 营口市| 壶关县| 虹口区| 南昌县| 平度市| 临湘市| 东丰县| 德州市|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