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的智慧: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交通強國的實踐
- 趙曙明
- 1706字
- 2020-10-21 11:08:56
堅持融資創新 拓寬融資渠道
江蘇交控堅持融資創新,打通各類融資渠道,不排斥任何金融合作,多渠道、多方式籌集資金,切實保障資金需求。
一是資本金融資方面,取得國家開發銀行特有的軟貸款、專項金融債等低成本資金,穩步采用引進戰略投資、并購融資、永續債、優先股、市場化債轉股等權益資金籌集方式。
二是債務融資方面,直接和間接融資手段并舉,靈活調整融資方式,降低資金成本。例如,H5海上風電項目利用“PSL專項資金+綠色中票”進行組合融資。2019年,子公司云杉清能H5海上風電項目總投資55.66億元,其中需要融資41.75億元。公司敏銳意識到海上風電項目是國家力推的清潔能源項目,國家開發銀行對此類項目有PSL的專項政策資金支持。經過積極申請和扎實申報,公司通過了國家開發銀行對該項目的評審,最終確定借款利率為全程下浮11.32%,這個利率創造了江蘇交控銀行項目融資的新低。與此同時,借江蘇省對綠色項目推行綠色債券補貼的政策,公司及時將融資策略調整為“PSL專項資金+綠色中票”的組合,其中綠色中票為5億~10億元,預計票面利率不超過4%,發行完畢后可申請財政30%貼息,補貼期限為2年。最終該項目綜合融資成本控制在了4%以下,預計節約財務成本約2.70億元,可提高項目凈資產收益率約3個百分點。
三是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通過中長期債券調結構、短期債券降成本、超短期融資券做銜接的總體安排,加大直接融資操作力度,全面降低資本成本。2008年到目前,全系統直接融資余額比重從11%穩步提升至46%。直接融資規模不斷擴大,直接融資比重不斷提高,融資工具更加豐富,在保障公司投融資建設任務的同時,努力降低公司的融資成本,塑造了“蘇交控”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公司的綜合融資成本一直處于行業最低水平,直接融資累計為公司節約財務費用約50億元。江蘇交控2010~2017年直接融資變動情況如圖2-2所示。
在資本市場上,江蘇交控運用DFI儲架發行制度、企業債、公司債,逐步打通以儲架發行通道為主,以定向工具、資產證券化、含權產品(如可轉債、可交債)和創新工具融資(如綠色債、扶貧債)為輔的資本市場融資通道,為公司后續發展提供強勁資金保障。在銀行合作方式上,江蘇交控用流動資金借款、同業借款做銜接,中長期項目借款為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委托貸款、境外借款、保理、專項金融債、郵儲專項借款等為輔助,多品種、全方位開展合作。江蘇交控已經成功打通了交易所市場融資渠道,并取得不錯效果。但相對于銀行間市場債券的數量和規模,交易所市場融資規模占比較小,后續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繼2018年成功向國家發改委申請200億元優質主體企業債額度之后,江蘇交控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報注冊300億元儲架公司債券,獲批后公司將完全打通以儲架發行為主的融資渠道。由于江蘇交控的銀行間市場公募債券操作空間越來越小,在打通交易所市場融資渠道后,交易所市場公募債券融資額度與銀行間市場可分開計算。按目前凈資產40%計算,可為公司預留出超1000億元的公募債券融資空間,為后續發展提供強勁融資保障。雙市場融資渠道可以互相促進、互為補充,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融資能力和市場形象。
在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上,江蘇交控使用保險債權計劃、融資租賃、售后回租、信托借款以及其他各種融資渠道籌集資金,為企業發展提供可靠的資金支持。目前,江蘇交控一直堅持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并重的原則,不斷通過融資創新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資金難題。江蘇交控的主要融資方式如表2-1所示。
實踐+聚焦2-6
DFI儲架發行制度
從2016年起,江蘇交控在銀行間市場注冊發行DFI債務融資工具,2017年江蘇交控向國家發改委申請注冊了200億元儲架企業債券。通過儲架發行模式,可以打包多個債券品種,債券額度匯總一次申報注冊,后期分期發行,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債券發行效率,為公司各類債券品種創造了極佳的發行環境。
2018年7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融資優化監管模式,江蘇交控積極籌備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300億元儲架公司債券。完成申報后,江蘇交控將完全打通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大市場、三種儲架發行通道,加之在公開市場上頂尖的AAA評級和良好的“蘇交通”品牌形象,將形成兩大市場互相促進、互為補充的格局,為公司后續發展提供強勁融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