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的智慧: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交通強國的實踐
- 趙曙明
- 2831字
- 2020-10-21 11:08:56
滾動發展 提質增效
第三階段(2016年至今):高質量發展新謀劃。
交通強則城市強,交通興則城市興。江蘇交控的高質量發展,不單單是企業戰略實現和勇擔使命的需要,也是增強江蘇經濟發展后勁和活力的迫切需要,對于江蘇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江蘇交控始終著眼于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瞄準重大戰略需求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把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為全省全局性重點工作和“最迫切”的任務加以推進,在國家規劃大框架下,按照“整合資源、優化布局”的思路,以及對江蘇交控發揮投資建設主渠道的功能定位,“一盤棋”謀劃、“一張圖”作戰、“一股勁”以我為主、系統謀劃,逐步由以高速公路項目投資為主,轉變為對高速公路、高鐵、機場、港口、航空等綜合大交通的全面資本布局。
當前,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總體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目標,這對江蘇交控的投融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三年是江蘇交控成立以來經營狀況最好的階段,連續實現利潤超百億元,在全國省級交通投融資平臺中列首位。江蘇交控處于一個較好的機遇期,一是前期積累了較好的利潤和現金流,具備較強的投資能力。高速公路整體板塊效益提升,以此來支撐控股承擔機場、港口等集團其他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二是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分析論證,江蘇交控找準了未來增量的發力點,即金融投資、“交通+”,可實現對路橋業務的有效反哺。
江蘇交控依托高速公路較好的現金流和多年來積累的投融資能力,積極推進高鐵、機場、港口、碼頭、航空等其他專業化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響應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增資組建了江蘇省鐵路集團;參與組建了江蘇省港口集團,投資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和中國東方航空江蘇有限公司,并參與增資組建了東部機場集團,構建了大交通協調發展的主業格局,發揮了整體優勢,實現了以豐補歉,以好帶差,做到了長期的平衡。但客觀分析,因多種不利因素的疊加效應,江蘇交控現有較好的財務狀況和經營質態也面臨著挑戰,融資能力與承擔的投資任務不匹配。面對項目建設急、持續盈利難、財務風險大、解困任務重的外部形勢,在總結提煉過去運作經驗的基礎上,江蘇交控創新性地提出“四個一點”的發展思路,即爭取政府支持一點、社會資本進入一點、投資規模和節奏控制一點、江蘇交控自身再努力一點,集全力、聚合力推動江蘇省構建綜合現代交通運輸體系。
首先,用好政策,爭取政府支持一點。積極爭取國家層面建設資金優惠政策,部分高速公路項目采取政府收費還債模式投資建設。在鐵路項目投資建設大提速階段,爭取到鐵路專項補貼資金,對于進一步提升江蘇交控的財務報表狀況和籌集鐵路項目建設資金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積極爭取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優化投資節奏和建設進度,并適當為公司注入優質資源。積極爭取國有資本收益返還等政策性支持資金落實到位,力爭后續鐵路建設專項補助發揮最大效用。
其次,調動資源,社會資本進入一點。堅持市場化運作機制,在投資建設、資金籌集和運營管理各個領域,合理設置交易結構,發揮公司資本的帶動作用,積極引入社會資本特別是中長期資金進入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為支持江蘇交控參與組建各專業化交通集團,省財政將其現金出資撥付至江蘇交控,再由江蘇交控直接出資,省國資委將持有的部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股權注入江蘇交控,現金和優質資產的注入,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報表狀況和投融資能力。
最后,提前介入,投資規模和節奏控制一點。對于新建和改擴建高速公路項目,深度參與項目初步設計階段路線方案、主體結構、設施布局、投資估算、財務評價等方面的研究,在項目前期階段進一步加強投資規模的把控力度。在投資上,創新投資模式,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完善高速公路以市為主建設的模式,以鹽射高速為試點,并將該模式在徐州、南通等市的項目中推廣運用。全面梳理測算系統內路橋企業的投資能力,統籌協調具備潛力的企業共同出資投資新建路橋項目。主動對接省級國企混改基金等各類基金,選擇具備條件的項目,引導其投入江蘇綜合交通建設和發展。
實踐+聚焦2-5
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協調機制的建立與運作
江蘇省三輪高速公路網規劃出臺后,高速公路新建里程將增加1680公里,擴建將增加1120公里,在當前及未來較長時間內,江蘇交控每年的高速公路項目投資將超過200億元。為合理控制高速公路項目投資規模,有效降低建設資金籌措壓力,江蘇交控主動作為,積極協調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工程建設局、沿線地方政府等省市各級單位部門,共同建立了穩定、高效的溝通協調機制:與以往公司僅參與項目的投資方案研究不同,通過形成固定管理溝通機制,讓公司的職能部門深入參與項目攻克、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關鍵環節,從項目投融資及運營角度,提出投融資模式選擇及項目成本、建設節奏合理控制的意見。在此機制下,相關建設方在項目主要控制性指標如線路走向、技術標準、互通設置及沿線設施上充分征求江蘇交控的意見,有效降低了工程建設成本,提高了江蘇交控在項目實施階段的話語權,增強了與地方政府的協調能力。僅鹽城至洛陽高速公路宿城至泗洪段一個項目就可為公司節約投資約14億元。在該機制的不斷作用下,江蘇交控在高速項目投資模式、投資方案、技術方案等方面都能夠對項目建設規模實現有效控制,通過建設節奏方面的考慮和協調,預計每年可為公司增加投資能力近10億元。
下一階段,江蘇交控投資發展部將進一步結合現階段投資環境,完善企業內部在前期工作上的體制機制建設,強化自身管理,充分利用目前剛形成的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咨詢專家庫機制,提升公司在項目前期研究中的參與程度,深入項目設計、建設過程中的各環節,強化投資方在項目研究、實施過程中的話語權,突出一個“省”字。在確保項目功能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項目投資規模。同時,積極探索解決“錢從哪里來”的重大難題,遵循統籌化、長效化、平衡性原則,充分發揮企業投融資潛能,結合對系統內各投資主體經營、負債、投融資能力的分析及對未來項目收益回報的測算,提出存量路橋資產的優化整合方案以及新增投資項目的分解落實方案。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問題是建設資金的來源。當前,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我國目前的融資渠道主要有:國家財政資金、銀行信貸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企業資金、境外資金等。在目前國家的投融資體制和財政管理體制下,加快研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問題,促進地區經濟科學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江蘇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總體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目標,這對江蘇交控的投融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要求江蘇交控充分發揮江蘇省交通投融資的體制優勢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資本優勢,集全力、聚合力推動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以及江蘇“交通強省”的建設。同時,繼續發揮省級資本的杠桿作用,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效率和效能,保持公司財務穩定,實現良性和滾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