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的智慧: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交通強國的實踐
- 趙曙明
- 981字
- 2020-10-21 11:08:52
“一主兩翼”初現端倪
江蘇交控在“十二五”期間提出了“一體兩翼”的戰略定位,即以交通基礎設施及關聯產業為主體,以功能性地產和新能源等資源開發及金融服務為兩翼,這與其在“十三五”期間提出的“一主兩翼”在內涵上存在著一些區別。“一體兩翼”有其存在的歷史情境,是由江蘇交控當時的能力以及所處的外部環境決定的。
江蘇交控自2000年成立以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十二五”期間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面圓滿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交通投融資和服務管理任務,這有力地支撐了綜合交通大發展。但是江蘇交控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比如,路橋主業絕對比重大,營業收入與盈利貢獻率分別達到70%和85%以上,是江蘇交控投資能力的基礎,但由于投資任務和收費政策的不確定性,保持投資能力壓力較大,若完全依靠主業來支撐持續增加的、大量的投融資任務,難度會進一步加大,現有發展模式給江蘇交控的長遠發展帶來較大制約。
江蘇交控的決策層也發現,雖然路橋等基礎設施主業一直是江蘇交控的立身之本,但是投資任務的加大也需要企業不斷地尋求新的利潤來源。金融租賃和新能源等板塊快速發展并逐漸嶄露頭角,但它們可以成長為江蘇交控的新增長點嗎?作為一家投融資發展平臺,江蘇交控的投融資能力是具有一定實力的,江蘇金融租賃在“十二五”期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個性化、差別化和高效率的服務。在新能源領域,江蘇交控也具有一定的優勢。結合國家和沿海地區新能源開發的產業政策以及沿海地區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規劃,江蘇交控試圖在風力發電、火力發電等新能源領域發展。
在功能性地產方面,江蘇省著力推進區域、城鄉和產業一體化進程。在這一過程中,江蘇交控以促進產業集聚、企業集群、土地集約利用為目標,以推動基礎設施、產業、城市互動發展為途徑,滿足特定集聚區域對地產物業的需求,打造功能性地產開發的商業模式。當時的公司決策層認為,江蘇交控依托交通基礎設施,具有天然的土地資源優勢,可以利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機會,與地方合作,從而形成功能性地產開發的優勢。這里的功能性地產開發主要包括產業綜合體開發以及城市商業綜合體及配套住宅開發,比如工業用廠房、貨物倉儲等地產形式。江蘇交控開始有選擇地參與滬寧沿線、沿海地區港口建設以及臨港產業集聚綜合功能地產開發。后來,江蘇交控組建功能地產開發公司,統籌負責項目的投資、規劃、建設與運營,實現管理資源集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