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的智慧: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交通強國的實踐
- 趙曙明
- 1379字
- 2020-10-21 11:08:52
“謀定而后動”,戰略定位是企業在“商海”中航行的指南針。江蘇交控董事長蔡任杰先生提出的“四度思維”,即“寬度一厘米”的戰略方向,“深度一百米”的創新精神,“長度一千米”的產業布局,“高度一萬米”的國際視野,為江蘇交控推進“一主兩翼、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提供了系統性、科學性、前瞻性的思考框架。
“變化是唯一不變的主題。”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改變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都充滿風險。然而這又是一個孕育各種可能性的時代,這就需要用企業的使命與愿景去引領每一個人不斷前行。企業的使命是企業的存在理由,是企業最根本的、最有價值的、最崇高的責任和任務,是企業存在的終極意義,回答了“企業為什么存在”這一重要問題。企業的愿景是企業的藍圖,回答了“企業最終走向哪里”這一問題。企業的使命與愿景是企業戰略設計的基石,也是驅動企業前進的風向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目標,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江蘇省委、省政府將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全省“十三五”規劃中的重中之重。我國的發展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以及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交通運輸則處于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展,將為交通運輸發展賦予新的動能和新的優勢,也必將為江蘇交控的發展帶來新機遇。一旦抓住機遇推動公司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完成省委、省政府賦予的各項使命,江蘇交控將在更高層次上助力江蘇“兩聚一高”,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做出貢獻。江蘇交控圍繞著“交通強國、交通強省”的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總體目標,以“服務于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完成省委、省政府交辦的投融資任務”為首要使命。這也是江蘇交控人奮斗的初心。
當然,企業使命和愿景的實現為企業的戰略奠定了基石。“謀定而后動”,如果戰略謀劃存在問題,愿景則會像海市蜃樓般虛無縹緲。美國著名的戰略學者邁克爾·波特認為:“競爭優勢源于企業為顧客創造的價值,或者在提供同等效益時采取相對低的價格,或者不同尋常的效益用于補償溢價而有余。”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要在整個行業面向廣大的市場建立起產品的差異化或成本領先優勢是不現實的;反之,專注于某個細分市場提供差異化或更低成本的產品更容易實現高于行業平均利潤水平的業績。基于以上背景,波特提出了聚焦(focus)戰略。具體而言,聚焦戰略包括兩個維度:一是將產品的目標市場從大眾市場轉向細分市場;二是結合成本領先和差異化戰略,形成與競爭對手或者之前產品的差異化或低成本優勢。
例如,中國民營先鋒企業華為公司就提出:聚焦主航道,實施針尖戰略,堅持壓強原則。華為公司的發展戰略是集中力量于電子信息領域,將有限的資源聚焦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再針對該領域積聚力量、釋放能量,“有所為有所不為”。正如任正非所說:“戰略,戰略,只有略了,才會有戰略集中度,才會聚焦,才會有競爭力。”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大部分都是能夠集中優勢和力量打造主航道的“專才”。比爾·蓋茨聚焦軟件行業,可口可樂把碳酸飲料做到極致,所以它們都在自己的主航道領域中成為全球企業的領導者。
本章將解讀江蘇交控的戰略是如何塑造核心競爭力的,以及戰略形成背后依賴的系統思維指導下的四度思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