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高手:教你正確分析解決技巧和快速切換思考方式
- 李翠香
- 2351字
- 2020-09-30 12:42:07
第二節 鄰居的兒子就像偷斧子的人——真真假假的直言命題
這則寓言出自《呂氏春秋》,丟斧子的人先后對鄰居的兒子使用了兩個命題,一個是“鄰居的兒子是偷斧子的人”,一個是“鄰居的兒子不是偷斧子的人”。后來的事實證明,第一個命題是假命題,第二個命題是真命題。而且,從下面的陳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個命題都屬于簡單命題中的直言命題。
命題可以分為簡單命題和復合命題。根據復合命題中包含的聯結項的不同,可將其分為聯言命題、選言命題、假言命題。根據斷定的是對象的性質還是對象間關系,可將簡單命題分為直言命題和關系命題。
直言命題就是直接命題思維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性質的命題,它是簡單命題的一種,具有簡單命題的性質,即命題中不包括其他命題。比如:
(1)所有的歌曲都是有聲的。
(2)有的動物不是脊椎動物。
(3)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
上述三個命題中,都是直接斷定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些性質的,而且除此之外這些命題都不包含其他命題,所以它們都是直言命題。
直言命題是由邏輯變項(即主項和謂項)和邏輯常項(即聯項和量項)組成的。
1.主項
在前面所舉例的命題中,“歌曲”“動物”“事物”是主項。由此可知,主項就是命題中被斷定的對象,或者說是反映思維對象的那個概念。邏輯學中,主項通常用“S”表示。一般來講,任何直言命題都是有主項的。不過有時候,尤其是在一定的語境中,根據上下文的提示,主項也可省略。比如:“你們班有人考了全校第一,是誰啊?”“是我們班長。”這組對話中,因為有上下文的提示,所以在回答時就省略了主項“考第一的人”,完整的表達應該是“考第一的人是我們班長”。
2.謂項
在前面所舉例的命題中,“有聲的”“脊椎動物”和“有兩面性的”都是謂項。由此可知,謂項就是指命題中被斷定的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性質的概念,或者說是反映思維對象屬性的那個概念。邏輯學中,謂項通常用“P”表示。同主項一樣,謂項有時候也可省略。比如:“天津是中國的直轄市,還有哪個城市也是直轄市?”“上海。”這組對話中,在回答時省略了謂項“直轄市”,完整的表達應該是“上海也是直轄市”。
3.聯項
在前面所舉例的命題中,“是”和“不是”都是聯項。由此可知,聯項就是聯結主項和謂項的那個概念,或者說聯項是表示被斷定的對象和其性質間關系的那個概念。一般來講,聯項只包括“是”和“不是”兩個。其中,“是”是肯定聯項,它表示思維對象具有某種性質;“不是”是否定聯項,它表示思維對象不具有某種性質。在命題的表達中,有時也可以省略聯項。比如:地球,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這個直言命題就省略了聯項“是”,完整的表達應該是: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4.量項
在前面所舉例的命題中,“所有的”“有的”和“任何”都是量項。由此可知,量項是表示主項(或被斷定對象)的數量或范圍的概念。量項一般置于主項之前,從語言學角度上講,量項對主項起修飾限定的作用。在前面所舉的四個命題中,“所有的”“有的”和“任何”這三個量項都在主項前。不過,量項也可放在主項之后、聯項之前,比如在(1)、(3)兩個例子中,聯項前都用了“都”字,這實際上就是量項。量項一般可分為三種:全稱量項、特稱量項和單稱量項。
全稱量項是指在命題中對主項的全部外延做斷定的量項。常用的全稱量項有“所有”“全部”“任何”“一切”“都”“凡是”“每個”“個個”等。特稱量項是指在命題中對主項的部分外延做斷定的量項。常用的特稱量項有“有的”“有些”“并非所有”等。需要說明的是,特稱量項在表示“有的”或“有些”主項具有某種性質時,只是對主項的這一部分外延做斷定,這并不代表主項的另一部分外延完全不具有這種性質。反之,特稱量項在表示“有的”或“有些”主項不具有某種性質時,也只是對主項的這一部分外延做斷定,也并不代表主項的另一部分外延完全具有這種性質。看下面這則故事:
在這則故事中,有兩個直言命題:
(1)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是狗婊子養的。
(2)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不是狗婊子養的。
顯然,這兩個命題中都使用了特稱量項“有些”,不同的是,命題(1)是斷定主項“議員”具有某種性質,是肯定命題;命題(2)是斷定主項“議員”不具有某種性質,是否定命題。但是“肯定此”并不意味著“否定彼”,“否定彼”也并不意味著“肯定此”。所以,馬克·吐溫斷定“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是狗婊子養的”并不是說其他議員就一定不是“狗婊子養的”,反之亦然。馬克·吐溫正是通過這種方法來表達他對那些議員的嘲笑的。
單稱量項是指在命題中,當主項為單獨概念時用來斷定主項的量項。比如:
(1)這個人是英國人。
(2)這道題是錯的。
這兩個直言命題中,“這個”“這道”都是單稱量項。在全稱量項、特稱量項和單稱量項中,特稱量項是不能省略的。比如:
(1)有的同學是我的鄰居。
(2)同學是我的鄰居。
顯然,省略特稱量項“有的”后,主項的外延便不再受限制,該命題也成為一個新的命題了。不過,有時候,全稱量項和單稱量項是可以省略的。比如:“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和“孩子是父母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