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喜歡你
——卡耐基金言
當然,為了要得到友誼和情愛,我們必須先認清“施比受更有?!保缓蟀堰@種認知用實際行為表現出來。我們不能只是把金礦藏在內心,黃金必須使用才能顯示其價值,像《圣經》所說的:“由所結的果子,便可認出他們來?!?/p>
我常聽到許多人埋怨:“我性情過于羞怯,很難引起別人注意”,“沒有人會對我感興趣”,或是“別人并不想認識我”等。
不錯,別人為什么要喜歡你呢?這世界并沒有義務非要喜歡你或我,或任何一個人。有什么特別理由別人會特別選中你(無論是工作或社交的理由)?除非我們具有他們所要的特質,否則,他們沒有必要特別注意到你。
瑪麗安·安德遜曾經很生動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時事業失敗,整個人很不得志,幾乎就要放棄歌唱生涯。后來,憑借禱告和心靈的追求,她才逐漸恢復勇氣和信心,準備繼續為自己的事業奮斗下去。有一天她興致勃勃地向母親說道:“我要再唱下去!我要每個人都喜歡我!我要繼續追求完美!”
母親回答道:“很好啊!這是很好的志向——但是,要知道,耶穌以完美的形象到這世界上來,卻還是有人不喜歡他。人在成就偉大的事業之前,必須先學會謙卑?!爆旣惏猜犃松钍芨袆樱虼藳Q心在音樂造詣上“力求”完美,而不是“想要”完美?!爸t卑先于偉大”,這是母親給她的最好贈言。
名作家荷馬·克洛伊是我的好朋友,十分懂得交友之道。凡是碰到他的人,無論是清道夫、百萬富翁、婦孺老幼——都會在與他相處15分鐘之內對他產生好感。為什么呢?他既不年輕,又不英俊,更不是百萬富翁,他有什么魅力可以吸引人呢?很簡單,因為他一點也不矯揉造作,并且能讓別人感覺到他真的喜歡、關心他們。
小孩會爬到他的膝上,朋友家的仆人會特別用心為他準備餐點,而且,假如有人宣布:“今晚荷馬·克洛伊會到這里來!”則當天的宴會一定沒有人缺席。除朋友間深厚的感情之外,荷馬·克洛伊的家人也都十分敬愛他。他的妻子、女兒,還有好幾個孫兒,全都對他稱贊不已。
究竟這位作家是如何贏得這種幸福的?說來也很簡單——就是待人誠懇、熱愛人類而已。對他來說,對方是什么人,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會在意。只要是身為一個人,對他便意義重大,值得付出關愛。每次他遇見陌生人,很快就能像老朋友一樣交談起來——并不是專談自己的事,而是盡量談對方的事。他借由問一些問題,可以知道對方是從哪里來,做什么事,有沒有什么家人,等等。他也不會嘮叨個不停,只是向對方表示自己的興趣和關心,借以建立起友誼。
這種方法,連最愛嘲笑人生的人,都會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吐露芬芳。正像約瑟夫·格魯大使所說的:“外交的秘訣僅在5個字:我要喜歡你。”
得到友誼的最佳方法,是必須注重施予,而不是獲得——但應該是親自贏取得來的,而不是靠一時的吸引或哄騙。所謂贏取友誼的能力,并不是指勾肩搭背、與人攀談、動作滑稽或講些逗趣的笑話等。那應該指的是一種心境、一種處世的態度或是一種愿意把自己的愛、興趣、注意力及服務精神獻給他人的愿望。
一個有經驗的推銷員懂得對自己能否成功推銷產品的擔心會給心理造成障礙,這樣會影響他適當地介紹他的產品。通用制造公司的董事長哈瑞·布利斯在大學期間靠推銷縫紉機為生,他總結說:要想在推銷員這個崗位上取得成功,就要忽略自己渴望銷售出去的數量,而應該集中心思向客戶介紹自己能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如果一個人將精力用在為他人服務上,內心就會充滿難以抗拒的力量。你怎么會拒絕一個企圖幫你解決問題的人呢?
“我對推銷員們說,”布利斯先生說,“如果他們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我今天要盡力多幫助一些人’而不是‘我今天要盡力多賣出一些產品’的話,就會發現接近買主不是那么困難了,然后銷售業績會出奇地好。能夠幫助同胞獲取快樂、輕松生活的人,是最高級的推銷員?!?/p>
打高爾夫球時,會有人叮囑我們不要讓眼睛離開球;向成年人傳授說話技巧時,我們告誡學生要把精力集中心思在他想要傳達的信息上。緊張、害怕都是擔心結果的表現,這是不可取的。
我自己就是從吃過的苦頭中學到這一點的。我曾經是一個害羞的人,天生不善于公開講話,要我面對一群聽眾就好比要一個普通人面對國會調查委員會一樣費力。
好幾年前,我準備發表演講,當時的聽眾據說相當難纏。我事前與一位好朋友共餐,免不了流露出緊張的情緒。“假如聽眾不同意我講的話,那怎么辦?”我神經兮兮地問那位朋友,“假如他們不喜歡我,該怎么辦?”
“不錯,”朋友回答道,“他們為什么要喜歡你呢?你能給他們干什么?你認為自己要講的話很重要嗎?”
我承認那些東西對我來說的確意義十分重大。
“很好,”她繼續說道,“我倒不覺得聽眾喜不喜歡你有什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把想講的信息傳達出去。至于他們喜歡或討厭你,又有什么關系呢?至少,你已完成了任務?!?/p>
朋友的這番話,改變了我對演講的整個看法?,F在,每當我準備發表演講的時候,都會在事前先靜心禱告:“神啊,求你幫助我傳達出對這些聽眾有益的信息來,讓他們有所收獲,滿心歡喜地回家?!边@樣的禱告對我十分有用,而我也的確希望能對聽眾有幫助。這樣的禱告使我謙卑地體會到自己只不過是個傳達某些信息的演講員,而不是要顯露自己的學問或風采。我的目的是要帶給聽眾一些鼓舞性的思想,以期對他們的生活有助益。
好萊塢的J.艾倫·布恩是著名的喜劇片《狗明星“強心”》的主演,他在觀察“強心”表演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因而他又為此寫了一本名叫《給“強心”的信》的暢銷書。據布恩先生介紹,這是一只很了不起的狗,總是欣然地執行他的命令,在電影中表演為劇情所需的各種動作。難得的是它這么做,從來不是為了得到報酬,而是出于愛和享受把事情做好而帶來的快樂。有好幾次,“強心”都純粹是為了自身的樂趣而表演。這也許正是它能成為電影明星的原因。
布恩先生還曾談到有一次他面對一個跳舞的年輕女孩。她第一次試跳的時候,緊張得像新娘出嫁,怕自己會失?。∮谑撬参克骸安灰诤踅Y果,只當是純粹為了享受跳舞的樂趣而跳,為了上帝而跳吧。”
很快地,她的心態來了個徹底的轉變。
同理,獲得友誼的全部秘訣也在于不要擔心結果,不要在意別人是否會喜歡我們,現在就著手去做所有能激發愛和友情的事。在這方面,威廉·奧斯勒爵士的話很值得我們思索,他說:“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張望縹緲的未來,而是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p>
現實的情形是:
當我們還是處在做夢年齡的時候,常常夢想有朝一日要寫出最偉大的小說來。想象別人是如何欣賞那本書,如何聽到掌聲,如何得到那永遠的榮耀。
想象自己要穿什么樣的衣服,所到之處,別人是如何贊美、追求、不斷引用自己講過的話。我們想了許許多多,就是從來不曾想過可能會遭到的困難,或是那些沉悶辛苦的工作,那些在創作過程中所要流出的淚和汗。我們想的都是有關榮耀的報償,而不是如何努力去贏得這份榮耀。
像這種幼年時期的稚氣行為,可說是典型的“一顆寂寞的心靈想要得到友誼”,或是“想要與他人建立良好關系”的心理表現。只是,我們把次序弄錯了——我們是希望別人先來喜歡我們,卻不曾想到要如何才能讓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