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維多利亞女王——“日不落”帝國的締造者

中文名: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

外文名:Alexandrina Victoria

別名:歐洲祖母

國籍:英國

民族:德意志

出生地:英國倫敦

出生時間:1819年5月24日

逝世時間:1901年1月22日

職業:政治家

維多利亞女王以其在位64年(1837~1901年)成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同時她也是首位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而在歷史上,“維多利亞”并非僅僅代表著女王的名字,它更是一個歷史時代的象征。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期間,英國成為一個強大的、稱霸全世界的帝國,并不斷壯大發展成“日不落帝國”。這一時期正是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鼎盛,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這個時期,帝國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君主立憲制也進一步確立起來,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征。

這是女王給英國人民留下的最好遺產,對于她一生政績的評價,也因為這個強有力的證據而無須多言。而這位坐在皇位上的女人,不僅如此出色地完成了身為一國之君的職責,同時又得到了平凡女子所擁有的幸福。

女王的失落童年

維多利亞出生于1819年5月24日,她的父親是愛德華王子、肯特和斯特拉森的公爵,是英王喬治三世的第四子,母親是德國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的維多利亞公主。當時,為了能讓維多利亞出生在英國,她的父母專程從遙遠的巴伐利亞趕回英國,最終讓這個被給予厚望的孩子降生在倫敦的肯辛頓宮。夫妻二人對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的降生十分激動,尤其是對母親來說,小維多利亞的出生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只有她在未來才有可能成為大英帝國的君王。父母二人在一番思索之后,給這個注定與眾不同的女嬰取名為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其中有兩層含義,一是表示對孩子的俄國教父——亞歷山大一世的尊敬,二是用“維多利亞”來紀念她的母親。

有如此家庭背景的小維多利亞的童年卻不像很多人想象當中的那樣幸福。在她還不滿一周歲的時候,父親就突然因患肺炎去世。在愛德華王子死前不久,一個星相家曾對他說,王室中不久之后就會有兩個人死去,但是一向健康硬朗的愛德華王子是絕對不會想到自己便是遭此厄運的那個人。在一次打獵中他受了風寒,再也沒有好起來,不久便去世了,留給妻兒的只是沉重的債務。從此維多利亞一家不得不節衣縮食,小維多利亞總是穿同一套衣服。從小她就擁有這樣的一種價值觀:女人頻繁變換服飾不僅是揮霍浪費,而且是一種不良的品行。之后,即便成了女王,維多利亞也沒有在服飾上鋪張浪費,她的王冠上價值連城的珠寶并非是出于她對寶石本身價值的向往,而是為了顯示對王權的尊重。

從11歲開始,維多利亞逐漸意識到自己有重任在身,而通向她輝煌未來的道路上更是充滿了艱辛。維多利亞開始學習煩瑣的宮廷禮儀,還有遵守許許多多的行為禁忌,她被要求不許和陌生人交談,不能輕易在外人面前流露情感,不許按照自己的好惡選讀書籍,每日的飲食也有定量規定。這些都是她11歲以后必須要遵守的法則,這對于一個處于童年階段的孩子來講可以說是一件殘酷的事,因而在很多年以后,維多利亞回憶起她的童年,用“相當憂郁”來形容。

維多利亞從小受到母親十分嚴格的要求。維多利亞每晚與母親睡在一個房間當中,按照規定的作息同家教學習,或者與玩偶、查理王獵犬達什度過娛樂時間。維多利亞要學習法文、德文、意文與拉丁文等語言,不過在家中,她只使用英文。維多利亞的童年絕對是與其他兒童相隔絕的,對維多利亞來說,這樣的生活方式稱作肯辛頓系統。而這個系統的設計者則是肯特公爵夫人與她的緋聞情人——主計長約翰·康羅伊爵士。這套系統目的在于將公主與“不良”的人隔絕開來,而誰是“不良”的人,也是由肯特公爵夫人與康羅伊所定奪的,其中包含了維多利亞父系家族的大部分家族成員。因為這些人不想讓維多利亞變得堅強而獨立,而是希望維多利亞變得軟弱,同時用計謀讓維多利亞依賴他們。

在1830年,在公爵夫人與康羅伊的帶領下,維多利亞越過英格蘭中部游覽馬爾文山,在沿途的城鎮、鄉間別墅停留。在1832~1835年的這段時間中,維多利亞也都在他們的帶領下前往英格蘭與威爾士等地區進行這樣的瀏覽。維多利亞在沿途的各站中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但她本人卻并不喜歡這些旅程。勞累的奔波,以及在公眾場合的頻繁出現讓維多利亞難以應付,她因為過度疲倦而生病,但并沒得到充足的休息時間。威廉四世將維多利亞的旅程與他自己的入城儀式進行比較之后,開始逐漸將她視為對手,而不是繼承人。維多利亞本想借國王反對這個理由提出暫停旅程,但她的母親認為國王的反對是源自于他的嫉妒心,強逼維多利亞繼續這個旅程。在1835年10月,在公羊門,維多利亞數次發燒,康羅伊則認為她是假裝的,沒有理會。維多利亞發燒期間,康羅伊與公爵夫人試圖讓康羅伊成為她的私人秘書,不過以失敗告終。年輕的維多利亞不斷阻止康羅伊進入她的隨從的行列。有一次,她禁止康羅伊在她面前出現,但他還是在她母親家中留下來了。

鐵腕統治與空前繁榮

1837年6月28日,18歲的維多利亞坐著金光閃閃的馬車,等待她的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即將舉行的加冕大典。那時的維多利亞還難以遏制心中的緊張,悄聲問她的侍從:“求求你,告訴我,應該做什么?”然而登基后不久,這位年輕的女王就很快成熟起來,這樣的惶恐不安已永遠成為歷史。女王的即位十分順利,維多利亞很快就向人們展現出她的政治才能。當時,新任首相墨爾本勛爵向女王提出建議,希望她將身邊的兩個女侍更換掉,理由是兩人的丈夫是前政府的效忠者。年輕的女王則如此說道:我不會換掉其中的任何一個,我對她們的政治觀點沒有興趣,因為我沒必要和她們討論政治問題。

在維多利亞女王初登皇位之時,英國已經完成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開始尋求殖民地和自治領土,來完成對于原料地和銷售市場的拓展。在維多利亞的統治之下,大英帝國開始大肆地進行對外領土擴張,為了達成這一目的,英國不惜使用一切手段。1840年英國占領了新西蘭,就此,英國在全世界的殖民體系形成了。

之后,英國瞄準了中國這片土地,但是一直以來他們并沒有尋找到合適的機會打開中國的大門。最初,英國與中國的貿易商品主要是茶葉、絲綢的貿易等,這些在英國市場上屬于奢侈品的商品,但在中國卻并沒有多高的價值,這樣,英國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就形成了巨大逆差,為了彌補這點,英國商人開始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傾銷鴉片。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對于英國政府的傾銷政策給予了巨大打擊,英國便以此為借口發動了對華戰爭。1840年初,維多利亞女王在議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說,以“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為名義向中國發動戰爭。歷史上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便開始了。

1857年,英國通過一場設計巧妙的陰謀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掌控權,當時英法兩國正在為蘇伊士運河的統治權爭奪得不可開交,而此時法國卻只好乖乖地退讓。第二年,大英帝國又將印度納入了自己的殖民地當中,這片土地成為大英帝國王的一塊寶物。之后,英國還讓俄國在1877~1878年間與土耳其的戰爭中獲得的勝利果實幾乎化為烏有。當時,俄國的軍隊只差一步就將跨入伊斯坦布爾,俄土雙方簽訂協議,許給俄國巴爾干半島的一部分土地。而俄國勢力深入到巴爾干半島卻是維多利亞十分不想看到的,在維多利亞的武力和外交雙重壓力之下,俄國只好做出讓步。

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期間,英國的經濟實現迅速成長,國家日漸繁榮強大。女王登基的時候,英國只有幾條鐵路,但她去世的時候,英國已經有了發達的鐵路網,將各個城市都囊括其中。隨著經濟和工業的不斷發展,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科技的進步為他們的生活帶來種種便利,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就建立了不少公共設施,比如倫敦的污水排放系統和倫敦街頭出現的白熾燈。1891年,也就是女王去世之前的10年,英國的所有小孩都可以得到免費的教育。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文化和科學也蓬勃發展,世界聞名的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和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都是這個時期的杰出人物。當時,為了讓人們得知英國的昌盛和強大,維多利亞女王積極致力于第一次萬國博覽會的召開,終于,在1851年,倫敦出現了舉世矚目的盛世。

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雖是君主立憲制度,但大臣們還是受到了女王的巨大影響。在她位期間,大英帝國極度擴張,達到空前的繁盛,成為稱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而大英帝國的繁榮昌盛,并沒有隨著維多利亞女王的去世而宣告終結。據歷史學家們的分析,“維多利亞時代”實際上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作為句號的,而它的終結的標志性事件則是第一屆世博會時期的水晶宮的倒塌。

如今,維多利亞仍然是世界上許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港口、街道、公園、學校、建筑物的名字,其中有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加拿大維多利亞市,新加坡維多利亞紀念館,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維多利亞公園,塞舌爾群島首都維多利亞,非洲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等等。

愛情與家庭

1836年,維多利亞母親的弟弟利奧波德一世,希望他的侄子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的阿爾伯特能娶自己的侄女維多利亞。通過利奧波德,公爵夫人同意邀請阿爾伯特與自己見面,并將女兒維多利亞介紹給他。當時威廉四世極力反對這門婚事的成立,并提出以奧蘭治親王的次子亞歷山大親王作為代替人選。此時的維多利亞也開始衡量各個候選丈夫,她的日記也透露出她的態度。一開始,她非常鐘情阿爾伯特。見到他之后,她寫道:“阿爾伯特非常英俊;他的發色與我一樣;他的眼睛大而藍,并有一只美麗的鼻子與一張非常甜美的嘴巴,里面的牙齒白凈整齊。但最令人開心的是,他善于用表情表達自己的感受。”而另一位候選丈夫亞歷山大,維多利亞只是將對他的印象概括為:“很平淡。”事實上,此時維多利亞早已在心里認定了阿爾伯特,她給她所認為的“最佳、最善心的顧問”舅父利奧波德寫信,對他向自己介紹了阿爾伯特而表示感謝,稱阿爾伯特帶給了她極大的快樂。

不過,17歲的維多利亞雖然對阿爾伯特十分感興趣,但也覺得結婚的時機尚未來到,而皇室成員也沒有馬上做出任何決定。

阿爾伯特親王是渾身散發出魅力、舉止優雅的男人。他學識淵博,被人們號稱是“走動的百科全書”。他興趣廣泛,更是在擊劍方面表現出出色的才能。如果說維多利亞對音樂的欣賞只停留在輕歌劇,那么阿爾伯特則可以說是具有十分高雅的音樂品位,他對古典音樂十分精通。兩個人簡直是佳偶天成,在他人的眼中是一對模范夫妻:彼此忠誠,相敬如賓,甚至任何有損夫妻關系的激烈話語從未從他們二人的口中說出過。

1839年,維多利亞與自己表弟、來自德國撒克遜-科堡的阿爾伯特結為夫妻。當初維多利亞對阿爾伯特洋溢出激情的愛戀和柔情。而英俊博學的阿爾伯特對于維多利亞抱有同樣的愛,在家庭生活中,他是妻子的好伴侶,在國家政務上,他是女王的好幫手。夫妻倆一起跳舞,出游,打球,跟孩子們捉迷藏,生活得十分幸福。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親王一共生了9個孩子,長大成人的女兒們都成了歐洲王公們的妻子,兒子們則迎娶了各國的公主。幾乎整個歐洲各王室都有他們的血脈,維多利亞也因此獲得了“歐洲王室的超級祖母”的稱號。但是,由于近親通婚,維多利亞的9個孩子都受到遺傳病的威脅,4個王子中的3個都是血友病患者,雖然5個公主自身健康,但也是血友病基因攜帶者,由于歐洲王室中都有他們的血脈,血友病這一可怕的疾病在歐洲王室中蔓延。

天有不測風云,阿爾伯特親王42歲英年早逝,這給了女王無比沉重的打擊。阿爾伯特親王對于女王來說,幾乎代表了一切。他既是自己無比深愛的丈夫,也是政治事業上的摯友、謀臣和助手。他們舉案投眉,心靈相通,在女王厚厚的書信集和日記中,幾乎很少有一件他們觀點有分歧的事情。

痛失丈夫的女王離開倫敦,將自己禁錮在房間里,毫不關心外面世界發生的事情。她在給親戚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世界已經死去了。”女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黑顏色成為她余生40多年衣服的主色調。她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感情難以回到正常狀態,臉上的表情經常是悲傷的、冷漠的,有時又突然焦躁不安,整個生活都被她對丈夫的懷念所占據了。維多利亞女王寫了厚厚的回憶錄,來紀念與丈夫的共同生活。她還用了另一種方式進行紀念——在英國各地建起了規模宏大的文化中心、濱河大道、橋梁、造價昂貴的紀念碑等。女王坦言,她余生的所有意義就是實現丈夫未完成的事業。

“他的觀點就是我的法律。”女王以此為原則,漸漸地,這種觀念招致了周圍人的不滿。經過艱難的內心斗爭,女王終于醒悟過來,她意識到她還有身為女王的義務和責任。

女王的一生共遭遇過6次謀殺,都是由愛爾蘭人策劃發起的。他們刺殺女王失敗,就炸毀了阿爾伯特親王的雕像。女王對此竟是悲痛萬分,就好像炸掉的是阿爾伯特親王本人或者是她自己。

女王也有女人經

維多利亞女王的樣貌恐怕不能用世俗意義上的審美進行衡量,或許她沒有人們口中所謂的“美貌”,但她的臉透出一種聰慧,一雙明亮、有些凸出的大眼睛充滿求知的欲望,頗為吸引人。女王年輕時身材苗條纖瘦,她一生都在努力保持一副好身材,但不太成功,因此有了照片上雍容華貴的樣子,對于自己的身材,女王也曾幽默地說道:“我的個子,對于女王來說,是太矮了。”

如今新娘們所穿著的婚紗還與維多利亞女王頗有淵源。1840年,維多利亞女王結婚時,穿著一襲由漂亮的中國錦緞制作而成的白色禮服,裙尾長達18英尺,同時搭配了白色頭紗,這一身純白可謂是別出心裁,因為在此之前,英國皇室成員的結婚禮服都是鑲滿珠寶銀飾的晚禮服和寶石皇冠這樣的組合,同時還會外披一件毛皮大衣。而維多利亞的裝扮一下子就驚艷了所有人,這樣的打扮更迅速成為一大風尚廣泛流傳。如今,新娘身穿白色結婚禮服已經成為西式婚禮的一個重要傳統習俗。白色婚紗代表內心的純潔和孩童般的天真無邪,同時有著童貞的意味。

1870年代后期,維多利亞女王結束了長時間的離群索居的生活,重新活躍在人民面前,1897年,為了重新樹立女王和王室的威望,維多利亞允許臣民們為自己舉辦登基60年的盛大慶典。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當時英國國力強大,是稱霸世界的“日不落國”,她也一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大概是因為自己的高高在上和對于權力的掌控,她不知道世俗女子的苦楚,所以她雖然身為“最有權力的女人”,對于女人爭取權力卻抱有強烈的反感,在她眼中,那是一種“瘋狂、邪惡的舉動”。

不過事實也不都是如此。有學者在維多利亞女王寫給她女兒的家書中,發現了她對身為一個女人有著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親愛的女兒,你說給予一個不朽的靈魂以生命,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但我自己卻難以產生這種想法。我覺得在生育中,我們女人更像一頭母牛或一條母狗。我們可憐的本性變得如同動物一般……整天哺育嬰兒和換尿布,這對于很多優雅而聰明的淑女來說是一種毀滅。”

維多利亞女王因難以忍受生育的痛苦,在生第八個和第九個孩子時用氯仿作為麻醉劑,她可以說是“無痛分娩”的先驅者。生育了不少兒女的她是“母職神圣的象征”,然而她也同世界上千萬位母親一樣,背負著身為人母的辛勞和苦楚,甚至這種感受是難以言喻的,她只能私下向女兒透露,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傷。

1900年12月,維多利亞女王拖著虛弱的身體堅持前往懷特島,因為那里是她和已去世的丈夫阿爾伯特都十分喜愛的地方。在這個十分有意義的地方,女王寫下了遺囑,并對于自己葬禮方面的細節進行代替,希望在自己死后,人們為她穿上白色的衣裙。

1901年1月22日,一個輝煌的歷史時代結束了,82歲的維多利亞女王在懷特島去世。在維多利亞女王生命垂危的時候,她的兒子,也是她的繼承人威爾士親王守候在她的身邊,當時他已以愛德華七世之名成為王位的繼承者。她的孫子德皇威廉二世以及其他的后代也聚集在女王的床前。

女王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1837年,還是少女的維多利亞登上皇位,她還獲得了同丈夫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的阿爾伯特親王之間不渝的愛情,她像普通的女人一樣依賴自己的丈夫,聽取他的意見。1861年,丈夫的去世為維多利亞帶來沉痛的打擊,但她為了她的人民,不得不將這份悲痛沉淀,在其后的40年中,一直將對丈夫的感情藏在心底。一個看似強勢的女王也有著細膩的內心情感,她用她畢生對丈夫的感情向人們證實了這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宜君县| 开平市| 郓城县| 垫江县| 闽清县| 汉沽区| 依兰县| 平舆县| 绥江县| 孟连| 康乐县| 平阳县| 石屏县| 南乐县| 宜黄县| 奉节县| 武宣县| 沅江市| 呼图壁县| 清流县| 理塘县| 喜德县| 本溪| 丰顺县| 汉阴县| 应城市| 奈曼旗| 平江县| 双桥区| 宁波市| 仁寿县| 桂林市| 余江县| 墨竹工卡县| 福海县| 江川县| 阿克陶县| 济南市| 东平县|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