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竹君:一首激揚的命運交響曲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董竹君是20世紀的傳奇,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民國女杰,其人正如其名一般堅韌而耿介。
有一種堅韌,走過紅塵萬丈,一抬頭仍舊傲然于世。
有一種赤誠,闖過滂湃洶涌,仍不停止前進的步伐。
她的獨立,她的信仰,她的事業,乃至于她的苦難,成就了她一生的輝煌與傳奇。
她生于晚清,行走在上海灘,著一件戲服,指尖輕彈,歌一曲低回婉轉。她從堂子賣藝女到督軍夫人,用的是膽識與才智;她從督軍夫人到著名女企業家,用的是練達與睿智;無論是執著于孩子的教育發展,還是投身革命事業,她以她的赤誠和篤定,闖出了婦女的一片天!
董竹君的人格魅力體現在她的智慧與美貌上,不但人生得美,而人生亦是過得美。她一生之中所有的美,都是靠她所付出的苦與善去收獲的。
她的人生很長,長達近一個世紀,經歷了繁華,也歷盡了貧困災難。在那個英雄才人輩出的年代,她恍若風雨飄搖中的一棵竹子,以特立獨行的性格在風景中留下獨立的印記。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亦不因年邁而放慢腳步。”
董竹君曾在那個男尊女卑的舊社會被人尊稱為“董先生”,她靠著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立足,從不依附于家庭,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個人。
小時候她是十里洋場中貧困的一員,為了孝道投身堂子賣藝,后在她一低頭的溫柔中感動了那個辛亥革命的英雄夏之時。夏之時傾心于她的美貌與智慧,而她則仰慕他的赤子丹心。本是得此良人更復何求的美事,可她卻不是那種滿足于相夫教子的女人。
董竹君為求獨立以及孩子的教育發展,毅然地逃離那個封建大家庭,帶著雙親和女兒獨闖上海灘。
魯迅先生曾研究過“娜拉出走”的結果,一則墮落,二則回來。在當時那個社會環境之下,出走的娜拉必定沒有什么好結果。可董竹君以她的堅韌戰勝了坎坷,以勝利者的一生開辟了娜拉出走的第三條道路,那就是自強不息,自力更生,闖出一片新天地。
風云詭譎的上海灘上行走著各色各樣的人,董竹君在上海灘創業談何容易。無論是奔走異國招商引資,還是企業不幸毀于戰火,更甚是雙親病故,這些幾乎讓她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
絕處是風景,歷經磨難之后,她創立舉世聞名的“錦江”二店。創業成功之后,她一如既往地積極支持革命事業,盡心培養孩子,最后全國解放,時代發展,她成為近代企業家,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連續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有人把她比作煙花,可她比煙花還絢爛;有人把她比作梅花,可她比梅花還堅韌。她用竹子的堅韌、梅花的不屈不撓,打造了傳奇的一生!
董竹君走過近一個世紀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可她對人生的坎坷從來沒有怨言。在亂世之中,她謀愛亦謀生,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女性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