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各章內容簡述

本書一共分為八章,包含理論問題討論和漢語個案研究兩大部分。

第一章為緒論。在對西方學界和漢語學界的語綴研究進行概述之后,我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本書的理念、構想、方法以及所用到的材料。

第二章為漢語語綴的性質、分類、鑒別標準及來源。我們在這一章就語綴研究的若干基礎問題進行了討論。首先我們反思了已有研究中的語綴分類現狀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案,繼而在此基礎上確定了本書所認定的語綴的性質。這里得出的結論并非僅僅針對漢語,而是適用于多種語言的。隨后我們對現有的語綴鑒別標準進行了修正,并就漢語語綴的研究調整了相關標準。最后我們借助包括新興的去語法化學說在內的語言演變理論,討論了語綴的來源,提出了針對語綴形成機制的更全面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為漢語的助詞與語綴。由于“助詞”這一頗受爭議的術語實際上所標示的只是成員性質繁雜的一個“剩余類”,其中可能包含詞、詞綴,以及語綴,因此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從以往漢語研究中被歸為助詞的成分里面剝離出語綴。我們首先判定了語氣詞和結構助詞這兩類助詞整類的性質為語綴。隨后,我們討論了和助詞相關的三個語言現象,即準定語結構中的“的”,粵語表示語氣的“先(至)/至得”,以及重慶方言表示程度的“之”,并均將其判定為具有語綴性質。

第四章為漢語的詞綴與語綴。詞綴和語綴具有相似性和相關性。鑒于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討論在語法化方向上從語綴演變為詞綴的現象,這一章則通過漢語方言的材料討論去語法化方向上從詞綴到語綴的演變。利用共時研究結合歷時分析的方法,我們先后探討了粵語的語綴“仔”以及漢語小稱標記的去語法化現象,還有粵語的語綴“阿”以及漢語方言前綴“阿”的去語法化問題。

第五章為漢語的詈詞語綴。罵詈語言在語言學意義上充滿價值,其中的詈詞具有非常豐富的語法功能,理應得到嚴肅的學術研究。我們在這一章主要討論了漢語普通話及方言中詈詞用作插入語的功能,并通過跨語言的材料論證了其語綴性質。

第六章為漢語的復指代詞語綴。這一章討論了復指代詞用于增強處置義的問題。該現象在漢語方言中廣泛存在,且體現出不同的語法化演變情況。我們在粵語材料的基礎上分析了這類復指代詞的語綴性質及其形成,并詳細討論了其所涉及的句法問題。

第七章為漢語的言說動詞語綴。這一章討論了漢語中高頻使用的言說動詞所發生的不同途徑的語法化演變情況。我們詳細分析了現代漢語中的“X說”以及用于句首充當條件從句標記和虛擬情態從句標記的“說”,并將它們判定為性質各異的成分,此外還討論了漢語方言中位于句首表示自我表述和位于句末表示引述的言說動詞用例。最后我們對言說動詞用作焦點標記的現象進行了分析。

第八章為研究總結。我們在簡述本書的結論后,指出按照本研究框架對漢語語綴問題進行全面考察,將具有多方面的潛在研究價值。當然,本書的討論還存在若干局限,這也確定了后續研究的一些目標和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宜川县| 长武县| 柘城县| 色达县| 油尖旺区| 民和| 枣强县| 敦化市| 阳高县| 彰化市| 钟祥市| 鹤壁市| 通辽市| 紫阳县| 得荣县| 杭锦后旗| 固原市| 滨州市| 渭源县| 三门县| 新竹县| 乌兰察布市| 玉田县| 错那县| 仙居县| 额敏县| 东宁县| 宜昌市| 南华县| 九龙城区| 高平市| 邳州市| 庄浪县| 西藏| 垣曲县| 通河县| 仙游县| 平南县| 贡山|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