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比較研究

中德土地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概念比較

Bj?rn Ahl 陳大創

通過對中德土地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要件進行比較,本文認為外國法上對公共利益概念進行界定的經驗,無法為解決中國土地征收難題提供幫助,原因在于公共利益要件的制度功能存在差異,任何法律制度都運行在具體的制度環境中,其制度功能的發揮受到其他外部條件的制約。在德國,由于私有土地制度的存在,德國法上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性質是技術性的司法解釋和價值衡量。而在中國,新中國成立以來土地制度和征收制度的變遷,土地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要件的制度功能出現異化,必然會出現其外延無限擴張的結果。在現行土地法律制度不改變的前提下,要保護被征地者的合法利益只能依賴于提高征收補償。

英國法和香港法判例中對公共利益的解釋

梅 虹

本文意在通過介紹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英國的一些有關判例以了解如何闡釋公共利益。在香港,公共利益在關于財產的立法以及土地收回的判例中被解釋為“為了公共目的”。在為了執行公共工程項目而以“公共目的”征用私人所有的土地時,在多數案件中,政府必須通過其法定的權力從所有者或土地的其他利益享受者手中獲得土地。在英國,“公共利益”被認為很難直接定義,因而只能是從個案中,如公共利益豁免、強制性土地轉移、信息自由與個人隱私平衡、表達自由和版權保護平衡等,以判例的形式進行闡述解釋。

城市房屋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概念及其界定

黃 卉 毛亞滿

中國城市房屋征收之法律框架已經建成,即《憲法》第13條第3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收并需補償,2011年國務院出臺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則提供了具體的法律基礎,其第8條對何謂公共利益作了“列舉+概括”的規定,第14條規定對征收決定不服者可以進行行政訴訟。然而,現實中政府征收決定基本不考察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或者輕易就認定房地產開發項目符合公共利益,從司法實踐看,被拆遷者主要關注和爭執征收補償數額而很少質疑公共利益之認定,在少數涉及公共利益爭點的案件中,則表現出法院過度遷就政府決策以及沒有清晰的審查標準的現象。改善城市房屋征收的途徑必須兼顧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而兩者最終落實有賴于加強司法訴訟階段建設,學者當擔當整理和總結個案裁判經驗之任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梓潼县| 县级市| 海城市| 浮山县| 黎平县| 东海县| 弥渡县| 望奎县| 舟曲县| 崇文区| 界首市| 同心县| 麻城市| 麟游县| 呼伦贝尔市| 麟游县| 扬州市| 沅江市| 平昌县| 门源| 句容市| 全南县| 雅安市| 冷水江市| 祁门县| 新安县| 万州区| 小金县| 南宁市| 沁阳市| 安阳县| 襄城县| 建宁县| 金门县| 黄骅市| 深圳市| 赣榆县| 斗六市| 石屏县|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