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規(guī)范解釋

中國公法中公共利益條款的文本描述和解釋

鄭永流

在現(xiàn)行中國法中,有憲法、55部公法法律、87件行政法規(guī)、9部司法解釋規(guī)定了公共利益;關于“公共利益”的用法及類似表述有近20種;公共利益的表述方式主要有概括規(guī)定、列舉規(guī)定、示例規(guī)定等三種;界定公共利益表現(xiàn)出概括性實體化傾向;設置公共利益的目的分為四種;要形成對公共利益的共識,需平衡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應采用示例加排除的立法模式對公共利益具體化。

憲法與公共利益

楊登杰

近代自由主義把公共利益立基、導源從屬于個人權利,憲法為公共利益的程序化設定了框架條件。19世紀中葉以后,原來形式化了的公共利益再度實質(zhì)化,即對基本權利的限制,但對它的限制愈強,就應受到更為嚴格的審查。不應把焦點只放在個別的法官或個別的判決,必須把視野放大到作為溝通網(wǎng)絡的法律系統(tǒng),尤其是在其中所進行的動態(tài)法律論辯與對話。中國憲法應采取“某某自由得以公共利益加以限制”,而非“自由不得違反公共利益”的規(guī)定方式,這為基本權利與其他公共利益的法益衡量創(chuàng)造了較大的空間。

公共利益的民法意義
——以《民法通則》第7條為中心

朱慶育

公共利益概念的民法功能可概括為兩方面:控制法律行為效力及限制私法權利。二者均源于《民法通則》第7條。本文指出,前項功能可為公序良俗原則所吸納,后項功能則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重合,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之功能與誠信原則相近。規(guī)范功能重疊之數(shù)項原則不必并存。公序良俗與誠信原則在我實證法上雖尚未得到明確或準確的表述,但早已成為學界共識,且較之公共利益概念更貼近民法的私法性質(zhì)。有鑒于此,本文認為,公共利益概念實屬冗贅,可退出民法領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民勤县| 屯门区| 石门县| 张家川| 务川| 上蔡县| 合作市| 如东县| 昭觉县| 武陟县| 锦州市| 牙克石市| 富民县| 绿春县| 平果县| 溧水县| 余干县| 镇赉县| 临江市| 兰州市| 洛川县| 承德县| 连南| 临沂市| 盐源县| 灵武市| 沙雅县| 休宁县| 黄冈市| 尖扎县| 南安市| 白银市| 云林县| 邵武市| 札达县| 浮梁县| 成安县| 施甸县| 靖边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