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普京的國家理念與俄羅斯轉型作者名: 劉瑩本章字數: 622字更新時間: 2020-09-25 15:52:46
第二節
俄羅斯專制主義政治傳統
東正教和專制國家作為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兩種因素,對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對俄國專制制度形成和發展軌跡的整理,我們可以在國家政治制度演變的過程中,發現民族文化的巨大張力,看到俄羅斯民族文化心理支撐、推動、改變國家政治生活并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專制主義政治文化的機制。
專制制度是俄國政治發展的主要特點,它不同于西歐的君主制,而更接近于東方式的專制君主制。作為一種政權組織形式,俄國的專制制度不但起到了整合社會關系、統一國家的作用,還從思想和精神上對社會各階層進行控制,促成了俄民族心理中敬畏、崇尚權威因素的形成和發展。專制制度也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植根于俄羅斯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鮮明地體現了俄羅斯文化的深層次結構和特征以及俄社會發展的獨特軌跡。從這一點來說,對專制制度歷史的解讀有助于我們了解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的形成過程,也能幫助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理解俄羅斯文明的獨特之處。
俄國專制制度是在俄羅斯民族反抗韃靼蒙古人的統治和民族國家走向統一、最終成為中央集權國家的過程中得以確立和發展的,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伊凡三世(1462—1505)統治時期奠定基礎,17世紀上半期等級代表君主制(сословно-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ьная монархия)開始發展,到彼得一世(1682—1725)統治時,絕對君主制(самодержавие),即君主專制制度正式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