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以來,一位好校長等同于一所好學校,正在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據此,關注中小學教育的人們對校長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其中,教育界比較強調在中小學培養專家型校長,要求這類校長的價值取向是高度關愛學生與教師,精通教育教學,側重于教育理論的積淀和教學權威的樹立,即重視校長搞研究,做學問,著書立說,使校長成為教學專家、學術權威。在這個過程中的確涌現出一批有影響的校長,推動了學校的發展。領導與管理一所學校,從管理學的視角來看,至少涉及人、財、物、時間和信息五個管理要素的協調處理;以教育學的領域而言,也有德、智、體、美、勞五育的兼顧。對任何一個校長來說,僅靠自己的教學專長來管理學校,都會遭遇捉襟見肘、鞭長莫及的尷尬。單純對校長提出教學專家和學術權威方面的要求,已經不能滿足新的歷史條件下校長面臨的各種問題與挑戰的需要。因此,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教育者與管理者,不僅需要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學能力,更需要具備領導和管理學校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尤其是設計規劃學校發展的能力。

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陸續啟動了對中小學辦學管理體制的改革,導致學校校長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角色的變化與職能的擴大,校長越來越需要對教育的結果負責,或者更直接地說要對學生的學業成績負責。這就使校長能否承擔起這樣的職責,如何承擔起職責,誰最適合做校長,怎樣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校長,成為發達國家教育討論和改革中的一個熱點問題。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發達國家以政府或非政府教育組織的名義,相繼推出了國家或區域性的以突出專業能力為主旨的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經過十余年的試行實踐與修正,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在近年來陸續形成了從內容到形式均比較完善的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發達國家已經出臺并實施的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較全面地反映了處于社會變革時代對校長應具有的專業素養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校長職業實現專業化的基礎框架,明晰了校長的使命以及對學校應承擔的職責。這種情形,表明了要成為一名優秀哪怕是合格的校長,就必須具有謀劃學校發展的視野與理念,掌控、推進與改善學校全局工作的知識與能力。這也是研究和制定適應我國國情與基礎教育特點的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中小學校長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中,規劃設計學校發展的能力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如何培養校長的規劃設計學校發展的能力,引起了中外學校管理領域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的關注,并受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長的日益重視。

學校發展規劃(School Develop Planning)既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又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它是在充分了解校情的基礎上,通過“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相結合的方式,由學校共同體成員一起來確定學校未來的發展藍圖,尋找學校的優先發展項目,制定改革項目的行動計劃,目的是將新的理念、新的規劃方法引入校長的思維體系中,提高校長的管理能力,進而推動中小學的學校管理改革,促進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的學校發展規劃,主要強調兩點:(1)立足于規劃意識,提煉一所學校的教育哲學。校長要樹立強烈的規劃意識,并在這種強烈的規劃意識指導下,系統地梳理一所學校的辦學思想,提煉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明晰一所學校的發展定位,確定一所學校的培養目標。校長必須系統地考慮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定位和培養目標,進而把它們提煉而成為一所學校的教育哲學。(2)把學校發展規劃當做一個動態的實施過程,而不是一個靜態的“文本”。很多學校過去也制定計劃文本,但是這種計劃文本僅僅是這所學校裝點門面的“墻壁文件”和“抽屜文件”,校長并沒有把學校工作與發展規劃結合在一起,并沒有真正地去實施學校發展規劃。學校發展規劃的真正價值體現在它的實施過程之中,一份通過科學、規范的方法制定的學校發展規劃,實施到什么程度,其價值就體現到什么程度。

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方式的學校發展規劃,主要強調四點:(1)系統管理。學校是一個小型的社會系統,在管理中既要協調好系統內部的教學、德育、行政、后勤、學生工作等各個部門的關系,又要協調好系統外部的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需要通過規劃確立一個系統管理的方法。(2)科學管理。學校辦學,從一定程度上講,其實就是科學地處理學校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關系,分析過去,把握現在,預測將來,而過去、現在、將來之間關系的處理,需要一種科學的方法,需要通過一種科學的方法摸清家底、分析校情,也需要一種科學的方法來預測將來。迄今為止的規劃學、發展學領域的許多研究成果,能夠在方法層面給學校發展規劃提供有益的啟迪。(3)自主管理。學校發展規劃在中西方的產生和發展,與學校管理權力下放有著很大的關系,它不僅強調以校長為代表的學校領導,包括校級領導和中層領導,在學校管理上有自主權,也強調學校共同體的其他成員,如教職員工、家長、學生、社區代表等也有自主權,學校發展規劃的流行,與校本管理、自主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4)民主管理。學校發展規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基礎是內源發展理論,它強調把學校共同體成員,尤其是教師和學生,作為學校發展的主體,通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方式,制定與實施學校的發展規劃,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促進學校的發展。從本質上講,它是民主管理方式的體現。

基于上述考慮,我們編寫了這套“學校規劃與校長專業發展叢書”,叢書包括六本著作:(1)《學校發展規劃:理論與方法》; (2)《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研究》; (3)《參與式規劃與學校發展》; (4)《英國中小學發展規劃指南》;(5)《學校發展規劃案例集》; (6)《校長視野中的政府教育管理職能轉變》。

編寫這套叢書有三個目的:(1)介紹學校發展規劃與校長專業發展領域的最新成果,拓寬和加深學校發展規劃與校長專業發展領域的研究;(2)把學校發展規劃與校長專業發展聯系在一起,既有對最新相關理論的介紹,又有對相關內容和相關方法的分析,既有助于中小學校長的系統學習,又有助于為中小學校長培訓提供一個有效的切入點;(3)為中小學學校管理提供咨詢、指導。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本叢書在框架設計上征求了上海地區部分中小學校長的意見,也征求過一些教育管理專家的意見,我們力圖在框架上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邏輯結構,既介紹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又介紹實踐過程中的做法。但是任何一種框架設計總避免不了人為的色彩,它肯定帶有主編者的主觀意圖。好在對于人文社會科學而言,這種主觀意圖的表達也屬于研究的組成部分。我們希望有關專家和讀者能夠提出更好的意見和建議!

陳建華 魏志春

2009年12月于上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山县| 长宁区| 陆丰市| 长子县| 宁夏| 大英县| 邯郸县| 台中县| 买车| 达日县| 大荔县| 信宜市| 商水县| 岳西县| 保德县| 专栏| 永丰县| 南靖县| 靖边县| 公安县| 泽州县| 阿坝县| 焦作市| 文安县| 梁平县| 黄山市| 紫金县| 黎平县| 尖扎县| 将乐县| 鲁甸县| 乐陵市| 澜沧| 响水县| 平南县| 高陵县| 定兴县| 津市市| 永德县| 昭平县|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