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改擴建設計理論與實踐
- 袁勝強 鄭曉光
- 672字
- 2020-09-17 18:32:59
3.8.2 路線交叉評價
根據調查收集的基礎資料,應對擬改擴建工程的幾何技術指標、交通適應性、路基、路面、橋梁、隧道和收費站等的服務現狀等進行評價,應對既有路線交叉進行復合型驗證和安全性檢查分析,并應評估對總體改擴建方案的影響,評價結論應作為確定路線交叉改擴建重點和改擴建方案的主要依據。路線交叉評價內容包括:
(1)應評價互通式立體交叉、分離式立體交叉、通道、天橋等路線交叉范圍內的各項技術指標的規范符合性,評價其運行狀況,并提出利用和改建措施。
(2)對路線交叉范圍內事故多發路段或事故黑點,應評價建筑限界、安全視距、車道平衡、平縱線形、車道寬度、超高加寬、變速車道、交通標志等各項技術指標的合理性。
(3)應評價相鄰互通式立體交叉間距的合理性。
(4)應評價既有設施的使用狀況,并提出利用和改進措施。
(5)應評價收費廣場設施的可利用條件,并提出利用和改進措施。
對于互通立體交叉改擴建工程,評價包括幾何技術指標評價、交通適應性評價、運行安全評價、其他評價。幾何技術指標評價:包括各交叉道路和匝道設計速度與實際運行速度的一致性、運行速度的連續性以及技術指標與有關技術標準的符合性等。交通適應性評價:包括各交叉道路、匝道及匝道連接部實際服務水平與現狀和預測交通量的適應性等。運行安全評價:應重點對立體交叉的位置、間距、形式、匝道及其出入口、視距、標志、標線、運行安全狀況等進行全面分析,并應結合調查資料對交通事故成因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改擴建對策。其他評價:包括路基、路面、橋梁、隧道和收費站等的使用現狀、結構安全與穩定狀態、病害及整治情況以及是否滿足利用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