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改擴建設計理論與實踐
- 袁勝強 鄭曉光
- 16字
- 2020-09-17 18:32:54
第三章 既有高速公路現狀調查與評價
3.1 概 述
既有高速公路經過若干年的運營,路基、路面、橋梁等構筑物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害,部分路段可能還存在事故頻發的情況。在進行改擴建前,應該對既有高速公路進行現狀調查和評價。目前交通運輸部關于公路的技術狀況評定的標準和指南是:《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1420—2007(以下簡稱《技術狀況標準》)和《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指南》JTG H20—2007(以下簡稱《評定指南》)。《技術狀況標準》和《評定指南》中要求的公路技術狀況評定內容有:路面性能、路基狀況、橋隧構造物狀況、沿線設施狀況,并且詳細規定了公路技術狀況評價指標、各指標相應的檢測與調查方法,以及指標的評定。
但這兩本標準和指南是針對我國公路的養護而編寫的,其目的是通過評定,進行必要的養護和維修,保證既有公路能提供不低于原設計的標準,不能完全應用于改擴建工程。
改擴建工程中不同的拓寬方案,對既有公路調查的側重點也略有不同。對于分離式擴建,新建路基、路面、結構物和沿線設施基本與既有部分相互獨立作用,所以對既有公路該部分內容的評價可參照《技術狀況標準》的規定進行;對于整體式擴建,由于新建路基、路面、結構物和既有公路的銜接部位需要相互制約,相互依托,共同作用,所以應細化需要拼接部位的評價內容,也可根據需要有理有據地提高評價指標。
改擴建工程實施前,必須對既有高速公路的交通運營、技術狀況等進行調查和評價,然后才能針對既有公路改建條件,確定拓寬改建方案。交通運營包括交通事故、交通流量、交通組成特性等內容;技術狀況包括路線、路面、路基、橋隧構造物及沿線設施五部分。
對既有高速公路進行改擴建,不僅僅是通過車道規模的增加來提高既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而且還包括恢復或提高既有高速公路的技術狀況來達到安全運營、延長高速公路使用壽命并提高通行能力的目的。對既有高速公路的調查和評價應首先滿足規模擴建的技術要求,然后要滿足對既有病害進行徹底治理的技術要求,最后還要實現新建部分和既有高速公路部分協同工作的目的。因此,對既有高速公路現狀調查與評價應遵照以下原則:
(1)遵循客觀、科學、高效的原則,采用先進的檢測手段和合理有效的評價方法,對既有高速公路現狀進行調查與評價。
(2)根據改擴建設計需求,廣泛收集設計、竣工、養護等資料,采用現場調查、檢測、勘查試驗等相結合的方法,按照各專業特點進行調查。
(3)整理通過調查、試驗獲得的數據,運用經驗判斷、統計分析、指標對照、結構計算等方法,從構筑物安全、行車安全、規范符合性、功能適應性等方面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評價。
(4)對路面、路基、橋涵構造物、沿線設施等進行檢測與調查,宜以1000m路段為基本檢測或調查單元。整體式擴建路段的路面宜以200m路段為基本檢測或調查單元,最長不應大于500m,局部損壞嚴重的路段可以50m作為單獨的檢測或調查單元。
(5)施工期間要維持交通運營的路段,應評估施工期間維持交通運營,車輛對高速公路技術狀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