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改擴建設計理論與實踐
- 袁勝強 鄭曉光
- 7字
- 2020-09-17 18:32:53
2.2 國內發展狀況
2.2.1 技術發展狀況
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較國外發達國家整體較晚,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我國公路建設多以新建為主,關于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的研究較少,相關工程經驗也比較欠缺。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極大地帶動了公路事業的發展,原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越來越不能適應急劇增長的交通量需求,我國高速公路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道路拓寬建設。這之后,國內工程技術人員對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的研究不斷深入,并在設計和施工中進行了大量的實踐。
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初期,由于投資及用地條件的限制,建設時大多沒有預留用于拓寬中央分隔帶,使得大量國內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需要在道路兩側進行拼接,路基不均勻沉降導致的新老路基結合問題較為突出。因此,在我國對高速公路改擴建技術研究初期,主要研究內容是路基填挖結合部不均勻沉降處治技術、匝道拼接技術、路堤加寬技術等,并以此為主開展了大量工程實踐和理論研究。
隨著對高速公路改擴建內容研究的越來越深入,以及新技術的不斷融入,研究重點開始轉向改擴建條件與時機、改擴建標準化、拓寬路基差異沉降控制標準、橋梁涵洞拼寬、路面再生技術以及高速公路改擴建交通安全和施工組織等方面。
2004年11月,交通部專家委員會在南京主辦了高速公路擴建工程技術研討會,會議總結了近幾年國內幾條高速公路擴建的經驗和技術問題。會議在方案制定、路基拼接處理、路面材料應用、橋梁與互通的改建等多項議題作了專題討論,總結了國內近幾年來在高速公路擴建研究中的最新成果。這次會議豐富了我國對高速公路改建領域的技術成果,為日后的標準化制定和進一步的技術研究無疑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012年12月,中國公路學會青年專家委員會主持召開了第六屆全國公路改擴建技術交流會,目的在于推廣公路改擴建新技術和新成果,交流新經驗,會議對高速公路改擴建的技術政策、工程精細化管理、改擴建設計與施工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2013年10月29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有關技術問題處理的若干意見》(交公路發〔2013〕634號),是交通運輸部首次專門針對改擴建工程發布的指導意見,共分四個部分33條,從改擴建工程中方案選擇、指標選用、資源節約、建設組織、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
另外,近十年,一些早期的改擴建工程已先后建成通車,這些工程在改擴建方案論證比選等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對于后期高速公路改擴建研究具有極重要的借鑒價值。其中主要的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實施情況如下述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