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國際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
- 劉悅 徐奇淵 陳哲 張博一等
- 552字
- 2020-09-17 18:10:53
三、城市參與“一帶一路”的動力
如今,全球超過50%的人口聚居在城市中。據世界銀行估計,到2025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將超過60%。世界銀行《2009年世界發展報告: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指出,世界大部分生產活動集中在城市、領先省份和富裕國家,不斷擴張的城市、人口遷移和專業化生產使地球表面1.5%的陸地區域成為空間經濟權利占有者。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及節點城市作為戰略支點崛起的過程中,由于區域經濟、基礎設施、人口和商貿流等的密切聯系,區域城市功能體系和地理格局將被重組,由“點”(核心城市、城市群)及“線”進而達“面”(世界城市網絡新板塊)(見表1-1)。
表1-1 “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與節點世界城市

數據來源:本文作者根據公開數據整理。
從《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這一文件及具體實施中可以看出,“六大經濟走廊”已成為走廊組織的基本框架。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承擔基礎設施投資和資源能源安全功能;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主要承擔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安全的功能;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承擔國際貿易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功能;中巴經濟走廊主要承擔能源安全、園區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多項功能;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主要承擔資源能源和國際貿易、投資等功能;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主要承擔國際投資和貿易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