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的合作體系建設

(一)構建東中西合作新體系

一是能力建設。吸引中高端全球化人才,培育跨國企業,改善貿易投資便利化條件,增強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是提升“一帶一路”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關鍵。

二是體制高地。從政府推動轉向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從簡政放權轉向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從激勵大眾創業轉向激勵萬眾創新,形成高標準市場規范,是走好“一帶一路”的制度保障。

三是離岸體系。包括離岸貿易、離岸金融、離岸貨幣的軟硬件體系建設等,其核心是全球綜合運作能力的體系建設。

(二)構建兩岸四地合作新機制

一是兩岸四地合作發展成為全球創新策源地。創新分為兩類,一類是間接創新,包括新產品、新市場、新管理和組織方式、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在這個領域,兩岸四地企業有各自創新優勢。現在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培育“一帶一路”間接創新的新優勢,如中亞和南高加索市場、南亞次大陸市場、西亞北非市場如何培育差異化創新的新優勢。另一類是直接的技術創新,兩岸四地企業沒有明顯的技術優勢。能否探索“4+X”新模式,把兩岸四地技術創新資源與國際大跨國公司技術創新優勢相結合,打造出技術創新型的高品質商品、高質量服務、高價值品牌、高效率渠道等競爭新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

二是兩岸四地合作發展成為全球綜合樞紐地。“一帶一路”建設網絡將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連接最有活力的東亞經濟圈,一頭進入最富有的歐洲經濟圈,中間是貫穿亞歐大陸的經濟腹地。在這個區域內構造跨境基礎設施供應鏈,將形成航運、航空、公路、鐵路、管道、物聯網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實現互聯網+的新模式,滿足整個地區碎片化需求、個性化需求、本地化需求。在這個區域內構造跨境生產和貿易供應鏈,將形成上下游、產供銷、內外貿、上下線全流通網絡,為亞歐非大陸居民創造最好的消費者剩余和經濟福利。

三是兩岸四地合作發展成為全球新型金融中心。新型金融中心的本質特征是為全球經濟社會平衡性發展、可持續發展、包容性發展提供新型金融服務體系。包括用創新思維辦好亞投行、絲路基金,用創新思維提升金融為實體經濟轉型服務的質量和效益,用創新思維為“一帶一路”發展提供金融創新市場體系。

(三)建設全方位國際合作新格局

一是在“一帶一路”沿線設立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以及各種特殊功能的產業園區。目前,國家已經在全球50個國家建設118個經貿合作區,其中涉及“一帶一路”國家共達77個。這些境外經貿合作區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承接點,包括加工制造型、資源利用型、農業加工型以及商貿物流型四類園區,投資金額接近100億美元。目前已經入區的中國企業達到2790多個,入園企業投資額達120多億美元,累計產生480多億美元的產值。

二是在亞歐非大陸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1)亞歐大陸橋或西伯利亞大陸橋。這是一條跨越亞歐大陸、將太平洋和大西洋連接起來的交通要道。其意義不僅僅是一條運輸通道,而且是區域經濟發展的軸線,全長13000公里左右。(2)新亞歐大陸橋。這是從連云港到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交通干線,出境后可經3條線路(北線、中線、南線)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全長10900公里。其優勢是避開了高寒地區;縮短了陸上運距2000—5000公里;輻射亞歐大陸30多個國家和地區。(3)泛亞鐵路將構成第三座亞歐大陸橋。從上海出發,無論是到伊斯坦布爾還是到塞得港,都是11000公里,里程超過并連接第二亞歐大陸橋。這是一座連接亞、歐、非三大洲的最大的“橋梁”和通道;是一條溝通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大陸橋。這些國際大通道建設,將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體全方位互聯互通,增加沿線國家人民的經濟福利。

三是加強與美日歐全方位國際合作。“引資”,全面深化中國與美日歐的金融合作,將其儲蓄高效率轉化為投資的市場體系、融資工具和各類風險管控機制全面引入“一帶一路”建設;“引智”,全面深化中國與美日歐的人才合作,將其全球化人才、中高端專業人才和各類職業經理人全面引入“一帶一路”建設;“引技”,全面深化中國與美日歐的技術創新合作,將其低碳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科技最新成果全面引入“一帶一路”,造福于沿線發展中國家人民;“引制”,全面深化中國與美日歐在國際高標準制度規范方面的合作,將其現代市場經濟制度、法治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全面引入“一帶一路”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桃源县| 新源县| 鄂托克前旗| 乳山市| 祁东县| 固始县| 同江市| 酉阳| 乡城县| 茂名市| 安达市| 靖远县| 建瓯市| 依安县| 新营市| 阆中市| 抚远县| 武鸣县| 包头市| 拉萨市| 康保县| 兴化市| 浪卡子县| 荆门市| 岫岩| 阿荣旗| 绥化市| 措勤县| 鲜城| 嵊州市| 商城县| 分宜县| 桂东县| 长葛市| 辰溪县| 宿松县| 固阳县| 酒泉市| 腾冲县| 南溪县|